大众阅藏与中国佛教的未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众阅藏与中国佛教的未来什么是大众阅藏?大众阅藏,是指在三宝的加持与统领下,由民间发起,普通佛教信众乃至广大尚未生起佛教信仰的教外人群,系统、全面阅读佛教三藏的活动。在阅读次第上,首先是阅读经藏,然后再是律藏(在家众不读出家戒律)与论藏,在修行次第上,首先是读经、闻经,然后是思惟,再是将闻思落实在修行上。在佛教传统上,阅藏都是少数出家人和深入佛教修行的在家人选择的专业修行方式,往往是在闭关时进行,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对行人的福报要求较高,不具有普及性。大众化阅藏工程,试图通过理念宣导,提供方便,加强辅导,将传统上少数出家人才可以运用的修行方式,向大众推广普及。大众阅藏服务中心计划,力争在十年内,让一百万人阅读一百万字佛经。如果真能实现,就将阅藏变成一种人人可以参与的大众修行方式。通常人们提到阅藏,崇敬之余想到的就是闭关数年方得成就,乃至有阅藏十年、数十年不出者;再有就是大藏经数千部,其中《大般若经》六百卷,《华严经》八十卷……规模巨大,难以想象;再有就是图书馆或藏经楼里的书,现代用小字印刷的版本也有几大书柜。总之,在大众心中,阅藏是一项艰巨无比的事业,需要大毅力、大精进、长时专精,方能完成。但具体说到阅藏到底有多难,有多大工程,要多长时间,则很少有人知道。实际上,很多佛经非常短,如《阿弥陀经》、《心经》等等,也算一部经,而《大般若经》、《华严经》也是一部经,篇幅相差太大了。再如,很多经有同经多译,如《中阿含经》有六十多个单译本,都是其中某一部经的单译,读一部《中阿含经》就等于把这六十多部都读了。《大正藏》总共有二千九百二十部,但其中包括了中国乃至日本的著作,比如《高僧传》和梵文字典都在其中。经律论三藏本来是指印度传来的,如果扩展对三藏的理解,可以把中日佛学著作算论藏,印度传来的经律论三藏只有一千六百九十二部。这一千六百九十二部中,经藏、律藏由佛宣说,共一千五百一十一部,减掉论藏一百八十一部。居士不能读比丘律,可先不考虑律藏,专注于经藏,这样又减掉九十一部。佛经共一千四百二十部,其中又有五百七十三部密教经,未受灌顶者不能阅读密教经,所以也不在阅藏范围内。如果把范围限制在大小乘佛经,则只有八百四十七部。这八百四十七部就是显宗的经藏,再加上律藏九十一部,论藏一百八十一部,就是汉传显宗经律论三藏,通常所说的阅藏应该就是这些。而第一步当然是阅读经藏。很多佛经都有不同的译本,如果每种佛经我们再选一个翻译最好的善本阅读。去掉异译本,最后统计共有四百五十一部经。如果不是为了深入研究,普通修行人仅仅出于学习佛陀教法的目的,阅读这些佛经就够了,不必再阅异译本了。如果按《乾隆大藏经》的排列顺序,一上来就读《大般若经》六百卷,闭关三个月才能完成,是对毅力的一种考验。一部《大般若经》就这么难,后面还有数千部经,大部分人就此望而却步,阅藏就永远无法开始。而如果先读短经,把大部分佛经快速读完,到剩下小部分大经时,有了前面的经验,而且知道大部头佛经就这几部,心里就不慌乱了,可以从从容容地一部一部慢慢读。八十卷《华严经》,可以在二十一天读完。按照这个速度,三个月时间就能把前四百一十部经读完。剩下五十一部经中,《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楞严经》、《楞伽经》历来被特别重视,可以再花一个月读完,这样就把重要佛经都覆盖了(《金刚经》等篇幅短的重要佛经,在四百一十部中已经包括了)。其他四十六部经,半年多时间就可以读完了。也就是说,全部佛经,在一年之内可以读完。第一步,我们可以先读二百九十三部篇幅在二十页纸以下的短篇佛经,共九十二万字,装订成五册,比《新旧约全书》还少一万字,占全部经藏总部数的百分之六十五。从我们二〇一五年七月份推广阅藏开始,已经有许多佛友用一个月时间阅读完,体验了直接阅读佛经的法喜,从此对阅藏充满了信心,开始阅读中短篇(篇幅在二十到五十页纸之间)的佛经。中国佛教传统上也非常重视读经,但是零星而不系统地读经与系统全面地阅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读经是不知道、不关心大藏总体格局的前提下,一部部佛经地阅读。即使读了很多佛经,对大藏的了解也只是限于局部的认识,缺乏总体认识。而阅藏是在对大藏总体格局所有认知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阅读佛经乃至戒律、论典的过程。即使读的佛经数量还很不够,会对总体格局有所了解,对于佛陀完整教法有所认识。11月21日大众阅藏广州素食学校群阅藏开阅仪式举行大众阅藏是佛教史上的新现象一部中国佛教史,乃至整个世界佛教史上,其实从未出现过普通佛教信众大规模、全面、系统阅读佛教经典的现象。在印度佛教史上,佛教在信众中的传播,虽有从小乘发展到大乘,虽有中观与唯识学的争论,乃至后期密宗的广泛影响,但是,对佛经的深入研读仍然主要局限于出家众。广大在家信众主要还是护持三宝,接受出家人的教导,对于经典的阅读和研究,仅限于少数经典,很少有全面阅读了解佛经全貌的。中国佛教史更是如此。佛教进入中国之后,首先是翻译引进佛教经典、建设僧团制度等等,到了唐代,在主要佛经都已翻译的基础上,中国佛教宗派的修行方法的确立和理论建设是主要工作。后来在三武一宗灭佛之后,为了适应中国特殊的国情,禅宗、净土宗异军突起,成为主流,而重视理论构建与止观修行的唯识宗、华严宗、天台宗逐渐衰微。由于儒家的强势打压,朝廷对于宗教事务的深度干预,使得三教合一的趋势日益严重,祖师大德也只得顺应这一趋势,以此为方便接引儒、道两家进入佛门。信众全面系统闻思教理的理想,显然不可能真正落实。相比之下,藏传佛教反而比较重视经典的闻熏,值得我们汉地佛教界学习。只是相比之下,他们对论典更为重视,对佛经的闻熏有所欠缺。万法因缘生,今天大众阅藏运动之所以能够开展是因为各种因缘的聚合。首先要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在娑婆世界示现成佛,然后是历代取经的高僧们去人成百归无十的生命奉献,再就是翻译佛经的大德比丘殚精竭虑,接下来要感恩历代整理印刷流通守护大藏经的僧俗二众,使得千载之后,我们仍然可以聆听本师的教诲。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感恩蕅益大师编著《阅藏知津》,他最早系统地整理了大藏经,清点了各部经的长度,对佛教异译本做了系统的堪同,并标出最好的译本,为大众阅藏工程开展提供了最好的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前辈高僧、大德、学者们对大藏目录学做了深入的研究,我们今天才得以坐享其成。大藏经的电子化,有众多义工默默奉献,使得佛子更加容易得睹佛经,也使得佛经汇编简便易行,差错减少。当然也要感谢中国政府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大众识字率,使得普通大众具备了阅读经典的基本能力。最后也要感谢读经运动使大家方便阅读文言文和正体字。总之,大众阅藏的推广,将使佛教经典真正普及到信众的心田,为佛教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2000多年佛教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盛事,令人欢欣鼓舞。另一方面,如此重要殊胜的大众阅藏运动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我们在三宝加持下,和合发心共同克服。第一期阅藏共修活动大众化阅藏工程是近代佛教发展的必然归宿中国近代佛教的最大任务是,应对两千多年未有之巨变,迎接现代化挑战。中国佛教界僧俗大众的确进行了各种不同的探索。其中较为显著者有:1.支那内学院的唯识学研究,强调教理的研究,突出佛教的理性特色,力图洗刷社会给佛教误贴的迷信的标签。支那内学院的工作,刺激了佛教义学研究,倡导佛教回归理性精神,对中国传统佛教的某些积弊进行清洗。但是,过分偏重理性,对佛教的宗教属性重视不够,只重视学术研究,有将佛教义学学术化的倾向,对于中国佛教传统否定过甚,流弊不小,会导致佛法无法在广大信众层面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一系的末流,甚至走到了淡化信仰,否定信仰,将佛教等同学术的地步。2.太虚法师的人生佛教乃至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强调社会关怀,主张在社会关怀中落实菩萨救世精神,以此来回应社会上对佛教的偏见,解决了佛教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合理性的问题。然而,过分重视社会关怀,过分重视佛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往往沦为人天善法,对于解脱的迫切性有所忽略,与其他宗教乃至世俗人文主义的张力不够凸显,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不够。在缺乏对佛教义理深入理解基础上的慈善,往往容易产生流弊。3.印光法师推崇的因果念佛法门,看似是传统净土宗的保守延续,其实也是回应近代社会变迁的对机之谈。针对宋明理学对因果的破斥,针对当代科学世界观断灭见、无神论的猖獗,印光法师特别重视三世因果的宣说。针对大众文化程度低的特点,利用儒家、道教的相关典籍与民间善书,宣说因果报应的道理,鼓励大众行善止恶,以守住佛教修行的底线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弘扬净土宗《五经一论》,提倡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可以解决现代人忙于工作,世俗生活压力较大,无法用大块时间专修的烦恼。在印光大师的弘扬之下,净土宗俨然成为汉地佛教第一宗派,影响最大,修行人数最多。然而,利用儒家、道教经典来宣传因果报应以及做人的基本道理,在三教合一的背景下,如果缺乏全面系统的佛经闻思,广大信众容易混淆佛法与外道的区别,分不清《弟子规》与《佛说十善业道经》的区别,搞不好就破了三皈依。而老实念佛的净土法门,虽然是易行却难信,除了少数善根深厚者之外,有很多世智辩聪之人,常常在长期闻熏佛法,尝遍各种法门之后,才肯死心塌地老实念佛。所以,缺乏佛经的大量闻熏,上来就劝他们一心念佛是有一定障碍的。而大众化阅藏工程,正可以对上述佛教发展路线补偏救弊。因为,只有大众都能参与阅藏活动,佛经广为人们所掌握,佛教的理性精神才能真正在信众心中发挥作用,信众才会用经文来辨识某一位法师讲的是否符合佛理。也只有广读佛经,受到佛经的加持,才能避免佛教学术化的误区。大众只有深入经藏,才能真正理解社会关怀背后的菩提心,才不至于沦为世间的慈善行为,佛教的社会关怀才能真正成为积攒成佛资粮的菩萨行。也只有广读佛经,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引导到解脱之路上,佛子们才能真正领会佛法与外道的区别,在深刻理解大乘佛教的前提下,才能为修学净土法门打下坚实的基础。短篇佛教汇编大众阅藏是传统佛教复兴的必由之路大众阅藏将为传统佛教的各宗派复兴打下深厚的基础。禅宗是中国传统佛教极具特色的宗派,其不立文字、直指见性的宗风深受广大知识分子的喜爱。但是,后来禅宗逐渐衰败,多数禅人缺乏教理基础,对于坐禅修行所遇到的各种境界无从判别,往往陷入盲修瞎炼的境地。大众阅藏的推广,将使得禅宗行人教理通达,上根利智的禅人因指见月,明心见性的修行之路会因此而更加顺畅。念佛似乎要容易得多。但是,净土宗其实是易行而难信。真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真实不虚,阿弥陀佛的慈悲大愿生起无伪的信心,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许多祖师也是在勤苦修了其他法门多年之后,在罹患重病时,发现功夫不得力,才死心塌地修行持名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的。除了少数善根深厚者,一闻即信之外,大多数佛子还是要通过大量闻熏佛经,才能逐步生起对大乘佛法乃至净土法门的正信。今天,许多佛子没有大量闻熏佛经,缺乏真信切愿,则念佛虽喊破喉咙,也不能往生西方净土,只能种下来世往生成佛的远因。所以,净土宗修行也需要深入经藏,领会教理。粗看起来,大众阅藏与密宗的修学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在阅读藏经时,是将不受灌顶就不能阅读的密宗经典排除在外的。但是,事实上,大众阅藏也在为密宗的弘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密宗修学需要以显宗经论的学习作为前提和条件。藏地佛法比汉地兴盛,有许多种原因,根本原因在于重视显教的次第熏习,对于经论学习比汉地下功夫要大得多。同时,没有灌顶不读密宗经典,这也是对密宗规矩很好地遵守,让大家重法。因此,大众阅藏活动的普及,对于密宗的弘传是一个很好的铺垫。在中国传统佛教的各个宗派中,相对来说,天台、华严、唯识等教下诸宗比较衰败,现在修学的人数较少。原因很复杂,但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原因是大多数佛教行人对佛陀经教缺乏闻思,教下宗派的修学基础相对薄弱。而且,由于全面、系统阅读藏经的行人较少,深入思考教理的佛友也较少,出家僧众深入教理在教内往往也得不到鼓励和肯定,这又会反过来打击出家人研究教理的热情,形成了不利教下诸宗发展的恶性循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众阅藏运动的开展,佛子经过正闻熏习,逐渐有能力开始思考教义问题,教下诸宗也会得到很好地复兴。诸宗兴盛,中国佛教兴盛的前景还会远吗?大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