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十段功法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太极拳十段功法论陈正雷1.熟练套路,明确姿势。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要求。初学时主要要求侧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套路已达到熟练的地步,那么就必须侧重于姿势的正确。在求得姿势的正确以及套路熟练的前提下,才能逐渐产生内气,发挥防病及技击上的效应。现分两个方面,谈谈这一阶段的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1、动寓静之内,静寓动之中。我们初学太极拳时,心情是过于火热的,追求欲达目的心情过于亢奋。因此,而使大脑神经处于兴奋的紧张状态。再加上内外环境及其影响从而导致情态,意识上难以清静,由于这些不利因素的影晌,,所以我们从练拳开始到拳架的结束,每招每势务必做到精神上的“恬怡虚无”,就是要保持思想上的清静,一切干扰无动于衷的样子,整套拳架都要做到动寓静之中,静寓动之内,看起来象是在做意识体操。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收敛内气,便利引起鼓荡,正如《拳谱》所说:“静养灵根,气养神。”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肾脏。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脏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静则养根”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清静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以养,故动作矫健。初学练拳的人,不容易做到平静,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大脑对新的事物、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不相适应,也就是不习惯。只有我们有毅力地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地练习,那么练一段时期,就会自然而然地习惯了。〈2〉注意身法,初学拳势的练习,不得要求过高,也不可操之过急。这就和写字一样,从思想上认识到竖、横、点、钩等笔划,能组合成方块就行。练拳也是这样,初学身法上只要求,头部自然端正,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即可。从步法上,能理解做到弓步、虚步、出步和收步,知道方位。至于不可避免出现的毛病,象挑肩架肘,横气填胸,呼吸发喘,手足颤抖等现象,在此段不宜究。但必须加以说明,拳式套路的运行方位、角度及顺序必须绝对正确,向姿势上柔软、大方顺随的方面力争。这样每天坚持十遍左右,两个月余,即可套路熟练,这时就可进一步考虑动作要求,从头至足,一招一势地纠正(纠正方法参照“陈氏太极拳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一文去理解和对照)。同时要细心揣摩,克服急躁情绪,由表及里,承上启下,接骨斗榫地去理解和精心默识,不可急于求成。在动作速度上尽量放慢,以利于揣摩思考动作的正确与否。这样在求得姿势正确的情况下,每天坚持十遍拳,再练一个时期,就可以通过这一阶段而进入第二阶段了。2.调整身法,周身放松。所谓“身法”是指练拳时对周身各部位要求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方能做到。所以第二阶段的练习,着重应放在放松上。为了使骨关节放开,伸筋拨骨,也可以练习些猛打、猛甩的劲别,如“金刚捣碓”、“掩手肱拳”、“摆脚跌叉”等动作。但要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即笨力气)。《拳论》讲:“一层深一层,层层妙无穷。”我们已经掌握了第一步的姿势要求,而又使拳势套路达到了熟练的程度,那么就要进一步地调整姿势、动作和身法,使其达到周身放松。现将第二阶段容易发生的毛病和纠正方法以及具体要求简述如下:第二阶段主要容易出现的毛病,是以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等现象为主,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放松”这个词含意理解不够,无法朝着“放松”这个目标去努力、去争取;二是腿的支撑力不足,使之难以放松。《太极拳论》中说:“身体必以端正为本,放松以周身自然为妙。”也就是说套路架式的练习,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所以说的“端正”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导躯干四肢及头的位置中正,即身体不偏不倚之意;另一种是身体在有意歪斜的情况下,保持着力学负重点的相对平衡,如开步时的上行下进动作,足以说明了这一点。所谓“放松”,就是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下,这样才有利于气沉丹田,初学时由于这些问题没有能够理解或加以注意,加上功力浅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上述毛病。纠正的办法除了参照前面“陈氏太极拳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之外,还必须认真地理解立身中正、周身放松的内在含意,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练习体会去揣摩,同时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在身体适应的情况下,增加练拳遍数,最好能做一些单腿或双腿下肢运动及桩功。这样坚持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由于腿力的增长,身法上的放松,从而可使胸部、背部、肋部及膈肌下沉,这样体内的气机升降协调,呼吸自然,肺活量增强,象横气填胸的毛病也就会消除。保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在胯关节放松的情况下,曲膝、园档,肩关节自然下沉。留意在姿势上调整,但须注意的是手一定要领起,不可软散无力。通过这一段的练习,有3—4个月的时间,身法得到调整,姿势基本正确,并随着练习质量的提高,逐渐引动内气,也就是以外形引内气的过程,这个时期虽然感有内气活动,但时有时无,如“无源之水,断薪(注:薪即柴也)之烟渺渺乎而不连”。外形上不能园满顺随,表现为断劲顶劲,外刚内空,在技击上,则表现为全身有劲,但力不从心,头重脚轻,使用不上,故称“一阴九阳根头棍”。3.疏通经络,引动内气。“经络”有路经和网络之意,它们错综复杂地交会联结,遍布全身,内联脏腑,外浮肌表。从而沟通人体上下表里,是调节肌体和运行气血的通道。“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极其细小的物质微粒,难以直观地察觉。因此,只能通过人的感观,根据事物的各种变化而体现气的存在。人体的气的来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禀赋于先天父母之精气;二是饮食物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以及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脾、肺、肾三脏的生理功能综合作用而生成。我们所说的气,原本就是中医的理论体系,被引进拳术领域之后就逐渐形成了具有武术内含的基本概念,这就不是简单指医学理论中的气,而又包括了武术上的内气。内气即是太极之理气,内气的引动与鼓荡,也必须依附先天和后天之精气做为物质基础。陈鑫在《太极拳论》中说:“气者,生之本,经者,气之路,经不通则气不行也。”又说:“以吾身自有之元气,运行吾身。”“以气运行,一气贯通。”这都说明了:气是本身固有的本元物质。只有在经络道路畅通无阻的情况下,则有利于引动与鼓荡,才能一气贯通,产生防病和技击效应。前面已经谈过:“调整身法,周身放松。”这时体内已经有内气流动的感觉,练拳也有兴趣。但是这个感觉时有时无,甚至又经过一段时间则全然无有,如波浪起伏,时隐时现。这都说明了经络之气流通不畅,气机运行不利,内气引动不力所致。这个内气即包含着先天之真气元气和后天水谷之精气,又包含着太极理气鼓荡之气。这就概括地说明了拳术领域中的气,既是物质基础,又是功能效应的双重含义。如练到炉火纯青的高级境界,就会产生一种奥妙莫测,只可意会,难以口诉的感觉。人体之气运行在经络内外,骨肉之间,内养脏腑外固肌表。只有保持经络畅通,才能环流不息气遍全身。就象灌溉农田一样,只有保持沟渠畦拢的通畅,才有利于正常的灌溉。这一阶段,在练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僵硬、丢顶等毛病,从而影响内气的流通,使气难到梢节(即手足指端)。因此在练习中必须注重于意念引导,在大脑意识的指挥下,以意运形,使内气节节贯通。如往里合,以手领肘,肘领肩,肩领腰(某手合领某侧腰)。往外开,以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在缠丝劲的催动下,上肢表现为旋腕转膀,下肢表现为旋踝转腿,身躯是旋腰转背,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条根在脚,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的空间旋转曲线。根据这些规律,在练习时,有不顺之处,可以自行调整身法,以得劲为准。练习速度宜慢不宜快,一招一式要精力充沛,活泼无常,外形尽量与内气意识表现一致,这样进一步练习一段时间,内气就会自然地有所畅通,僵硬拙力也会有所克服,以达到周身相随、连绵不断,内气会按拳势的要求,产生有规律的鼓荡,达到一气贯通。这一段最易产生失去信心半途而废。它产生的原因,是在练习过程中,由于产生偏倚丢顶等缺陷,和内气的起伏间断,所以身体各部位有不相顺随别扭之感。有时兴起,一时自觉运劲顺随,发劲呼呼有声,但推手却一点也用不上,对这些客观规律,误认为师不传秘,从而使情绪低落。古人云:“练拳者千人万人,成手者一人半人。”这就是在此期间中途而断的原因。正如陈鑫所说:“人言此艺别有诀,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艺无甚奇,自幼难以打到老,打到老来自然悟,豁然一贯神理妙。”这都说明了太极拳没有什么秘传诀窍,只要循规蹈矩,持之以恒,定能成功。4.形气结合,如环无端。所谓“形”是指形体,也就是拳式动作的外在表现;“气”即指的内气,它一方面包含着禀赋的先天之精气,和在饮食物中摄取的水谷之精气以及来自自然界的清气。另一方面,包含着起于丹田,由太极引动的理气,这些细小的细小微粒,在大脑的指挥下,周流全身,往复如新。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形气是统一的。是相互依附、相互为用的。《拳谱》规定:“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又说:“以气运身,务令顺随。”可以看出,《拳谱》中所谈的心,就是中医学中神明之心了。它包括了大脑的意识思维活动。因此,我们每招每势,都要注意,以意运气,以气运身,顺其自然,引运外形,只有这样形气结合的反复练习,细心揣摩,久而久之,就会有较深的功底,内气周而复始如环无瑞地在体内运行。我们对形气结合已经有了正确的理解,那么就不会“欲到扶桑,没舟莫适”。至于此段的练习方法,就是在大脑的指挥下,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引动内气,使气有规律地随着意识而催动外形,这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周身一致、内外合一,以外形在内气的催动下,一动则周身全动,静则周身全静,动静开合,起落旋转,无不顺其自然,但是由于在练习过程中,身与手,内与外某一部位不够协调,某一部位即产生矛盾,就会影响内气的贯通,从而使之意气与形体难以结合,如动作运行速度的快慢,以及身法位置角度掌握不够,难以适得其中,周身涣散、没成系统,因而在套路架式的练习中,表现为身慢手快眼不随等散乱现象,不能身手一家,动作周到。《拳诀》云:“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身到手也到,击敌如摧草。”这都说明了形气结合,身肢顺遂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内,容易产生的毛病还有丢、顶、压抗。丢顶产生的原因,是在开手时,手未动而肩先架,其手就叫丢,肩就叫顶,另外含胸过度则弯腰弓背,塌腰过度则扛肚腆胸。压的产生是对沉肘松肩理解不够,正如单鞭与斜行成式时的合劲,只知道两肩下压,不知曲膝松胯,含胸塌腰,束肋放松,象这种不自然地沉肘松肩称之为压。具体纠正的办法,是在注意周身各部位要求的前提下,使矛盾统一起来,个个击败,不可顾此失败,同时注意内气与外形的结合,外形一定要顺随内气表现自然开合。陈长兴在《太极拳十大要论》中指出:“三合者,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左手与右足合,左肘与右膝合,左肩与右胯合;左与右合亦然。以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孰非外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孰非内合,然亦得从变而言之。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脏百骸都在其中矣。”由此说明,这一阶段太极拳的练习,要重于意念与形体姿势的结合,也就是心到、意到、气到、形到,使内气一气贯通,往复循环如环无端。同时应当理解,某一部分的开合,是整体开合的局部表现,全身总的毛病,也可以在局部反映出来,因此,凡是调整局部的姿势时,务必注意整体的调整,从而也要留心意气合一,以适应变而变,在周身放松的情况下,来克服丢顶抗压等毛病,每日坚持练十五遍拳,这样有三年时间,就可以达到此般水平,具体表现为肌肤发胀,手指发麻,足跟发重,丹田有发沉的感觉,但在技击上,还是威力不大,时感力不从心,这是没有掌握知己知彼、引进落空、粘连粘随的功夫,这是只到“二阴八阳是散手”的水平。5.周身相随,内外一致。“周身相随,内外一致”,意思是指全身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它是由形气结合,引动内气在周身上下内外,如环无端地运行,起丹田运四末复归丹田。这是由于反复地揣摩体会,刻苦锻炼而达到的。《拳论》云:“太极拳者,无往非劲,切勿妄动,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所谓一者,自足至顶,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