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场地分析本章内容:分析被各种条件界定下的场地最大可建范围(含平面、剖面)场地分析试题是根据给出的环境和法规条件,对场地平面进行分析,绘出该场地开发的最大范围,有时还加绘分项开发的范围(如高层和多层住宅的用地范围等)。依据的环境条件主要是:现有的地形、地质、地貌、地物、风向及日照等。法规条件主要是:规划退界、防护距离(管线、噪声、卫生、古建与名木、视线)和防火间距等。知识要点:1.建筑退界-----用地红线、道路红线、蓝线、城市绿线、城市紫线2.防护距离-----古树名木、地下工程、高压线、卫生隔离3.防火间距-----多层、高层4.日照间距-----日照间距系数5.日照分析-----太阳方位角、太阳高度角6.防噪间距-----建筑物和噪声源之间7.建筑高度控制8.通视要求-----停车场(库)出入口9.现有地形-----标高、地形高差、坡度分类、坡度分析10.边坡或挡土墙退让-----建筑物与边坡或挡土墙的上缘、下缘的距离尽管人们可以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对地形进行调整和改造,但从经济方面考虑,设计中往往选择用地条件良好的地段。从生态和环境方面来看,应对原有的绿化植被、林木等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以展现该地段的空间特色和环境风貌。建筑师必须对场地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明确的概念,如建筑密度(建筑覆盖率)、容积率、绿地率、用地面积等。因此,场地分析中对上述建设条件和概念必须完全掌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一节场地的地形条件1、地形坡度根据坡度的大小,可以将地形分为六类。地形坡度的分级标准与建筑的关系见表1-1地形条件的依据是地形图(或现状图)。地形指地表面起伏的状态(地貌)和位于地表面的所有固定性物体(地物)的总体。类型坡度值坡度度数建筑区布置及设计基本特征平坡地3%以下0°~1°43’基本上是平地,道路及房屋可自由布置,但须注意排水缓坡地3%~10%1°43’~5°43’建筑区内车道可以纵横自由布置,不需要梯级,建筑群布置不受地形的约束中坡地10%~25%5°43’~14°2’建筑区内须设梯级,车道不宜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建筑群布置受到一定限制陡坡地5%~50%14°2’~26°34’建筑区内车道须与等高线成较小锐角布置,建筑群布置与设计受到较大的限制急坡地50%~100%26°34’~45°车道须曲折盘旋而上,梯道须与等高线成斜角布置,建筑设计需作特殊处理悬崖坡地100%以上45°车道及梯道布置极困难,修建房屋工程费用大,一般不适于作建筑用地表1-1地形坡度分级标准及与建筑的关系2、等高线一个地面的等高线的形成,就犹如切面包片一样。从认定的一个水平面开始,以相同的间隔切开起伏的地面为一个个片,把每一个片的边缘线取出来,叠落在水平面上,就形成了表达三维的等高线图。等高线间距等高线间距指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等高距等高距指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高差)。对于某张地形图来说,该图纸中的等高距是固定的数值;而等高线间距一般是变化不定的,除非地形是个斜平面或者非常有规律的起伏面,才会出现相等的等高距。因为同一张地形图内等高距是相同的,所以等高线间距的大小直接与地面坡度有关。等高线间距越小,地面坡度就越大;等高线间距越大,则坡度越小;坡度相同,等高线间距相等。因此,可以根据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判定地面坡度的缓、陡。等高距越小,显示地貌就越详细;等高距越大,显示地貌就越简略。等高线是实际不存在的线,是人为的一种描述大地起伏的工具。于是它的存在就有完整的规则,正确的表达和理解等高线规则,可以减少在场地设计中对原地形和设计地形理解上的困难。场地高程(海拔高度)高程是指某一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我国的高程系统使用黄海平均海水面的平均值为零点起算作为中国国家高程系统。等高线上的高程注记数值字头朝上坡方向,字体颜色同等高线颜色。注意:每个等高线都是封闭的,在图纸上看到的往往是等高线的一段,井不代表等高线没有封闭,只是因为取图范围有限的缘故,而造成的错觉。3、地形图上的主要图例(a)山丘(b)凹地(c)鞍部(d)峭壁(e)护坡(f)挡土墙(g)露岩如何判断山脊(分水线)和山谷(汇水线)等高线凸出的方向,高程越来越小,为山脊。等高线凸出的方向,高程越来越大,为山谷。第二节场地的气候条件风向日照1、风向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用8个或16个方位来表示。可以根据风玫瑰图来了解。风向频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各种风向出现的次数占所有观察次数的百分比。根据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按风向从外向中心吹,描在用8个或16个方位所表示的图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一个形式宛如玫瑰的闭合折线,就是风玫瑰图。图中线段最长者,即外面到中心的距离越大,表示风频越大,其为当地主导风向,外面到中心的距离越小,表示风频越小,其为当地最小风频。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某一地区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还可分别绘制出全年(实线围合的图形)、冬季(12月-2月)(细实线围合的图形)或夏季(6月-8月)(细虚线围合的图形)的风玫瑰图。2、日照日照标准是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冬至日或大寒日阳光直接照射到室内楼、地面上的小时数。一年之中,冬至日相对太阳高度角最低,照射范围最小,如果冬至日能够达到1h的日照标准,那么一年中其他天数就都能够达到1h的日照。大多数城市由于土地使用方面的原因,无法达到冬至日1h的日照标准,因此将日照标准定的宽一些,更符合国情。目前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的两级标准。第三节场地内建筑间距的要求一、建筑限高二、防火间距三、日照间距四、视觉卫生间距五、防护距离六、道路与建筑物的间距1、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表:高层多层高层13m9m多层9m6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减少,如相邻两座建筑物中外墙为防火墙的情况。一、防火间距2、车库及其它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汽车库、修车库、厂房、库房、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汽车库修车库一、二级101214三级121416停车场6810高层汽车库与其它建筑物之间,汽车库、修车库与高层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从表中规定增加3m。二、日照间距日照间距是为满足日照标准,两栋建筑物之间需要的最小距离,以确保后栋建筑不受前栋建筑的遮挡。住宅建筑的日照间距按下列公式计算:L1=i×H其中:L1=日照间距;i=日照间距系数;H=建筑的遮阴计算高度住宅建筑的建筑间距按下列公式计算L=L1±L2其中:L=建筑间距;L1=日照间距;L2=遮挡建筑遮阳点至该建筑背阳面外墙的距离三、视觉卫生间距从人的视觉感觉来看,1200米以内能辨别出人体,24米内能辨别对方,12米内能看清对方的容貌,1~3米内与对方有直接接触的感觉,一般多层住宅居室之间的距离,以不小于20米为宜,12米为极限,对于底层的小住宅则至少应保持7.5米,以保证住户的私密性,提高居住质量。四、防护距离1、文物古树的防护距离场地中或场地外有大树、古建筑时,需设置必要的防护距离,或按照视觉保护角度留出不可开发范围。根据《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规定,古树名木保护范围的划定必须符合下列要求:①成林地带外缘树树冠垂直投影以外5.0m所围合的范围;②单株树同时满足树冠垂直投影以及其侧5.0m宽和距树干基部外缘水平距离为胸径20倍以内;地下电缆保护区地下电缆为线路两侧各0.75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1-10千伏35-110千伏154-330千伏500千伏5米10米15米20米2、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高压走廊高压走廊指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和安全距离情况下,高压架空电力线路两边导线向外侧延伸一定距离所形成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专用通道。根据国家《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在一般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的边线延伸距离如下:3、噪音防护距离学校教室长方向与城市主要干道距离不小于80m;与铁路距离应不小于300m。教室之间长边相对时,间距应不小于25m。教室长边与运动场地间的间距不应小于25m。五、道路与建筑物的间距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03.02.0多层3.03.02.0有出入口-5.02.5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02.01.5多层2.02.01.5围墙面向道路1.51.51.5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m)《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六、汽车通视间距《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汽车出车道中心线上距城市道路红线9.5m处作视点的120度范围内不应有视线障碍物习题一设计条件图示为私人出售的地产,卖方还拥有该地块东面的地产。卖方对出售的地产要求买方不得在共同的用地界限15.9m以内建造房屋,并有下列限制:1、前院后退:19.0m2、边院后退:12.7m3、后院后退:15.9m4、公用设施用地宽度:19.0m在上述后退距离及公用设施用地段内均不得修建建筑物。停车场可设在所有用地界线的6.3m以内。任务要求在图中所示的平面内有如下要求:1、用虚线画出所有的控制线,并表明该线的不同性质及尺寸。2、用实线画出并标明可作为停车场的控制线,但可不标注尺寸。3、用方格网线画出最大可建用地范围。评语1、除东侧院外,其他用地范围和尺寸均表示正确,其中,停车场用地在公用设施用地内被中断是允许的,故不扣分。2、除西北角处的小三角形可见用地被遗漏外,其他的可见用地范围均表达正确。评语1、停车范围以及东侧建筑控制线、前院、后院和西侧院的范围和尺寸均表示正确。但东侧院的范围和尺寸未表示。2、对公用设施用地总宽度理解错误,以致该地块中心线两侧都留出了19米宽的地段,实际只需一半即可。3、由于上述错误,可建范围大大缩小,因此未能正确表示其最大范围。其中西北角处的小三角形可见用地全部遗失。评语1、东侧建筑控制线以及公用设施用地、前院、后院和西侧院的范围和尺寸均表示正确,但东侧院范围和尺寸未表示。2、停车场用地错误地画在控制线以内,说明对用地界线及各类控制线的概念未能正确理解。3、基于前述错误,可见范围不是最大值,西北角三角形用地也遗漏了。4、可见范围内未用方格线图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