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外交课标要求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弱国无外交•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国家利益至上•自主、和平、发展、繁荣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外交箴言60年代恶化中美关系紧张中苏同盟破裂“两只拳头回击”改善“一大片”70年代突破和转机关键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联合国合法利的恢复推动建交热潮80年代调整无敌国外交“不结盟”50年代基础参加两次国际会议同17国建交一边倒国际形势国家性质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一.开拓外交新局面--建国初期的外交1.背景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捍卫主权、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⑴资本主义阵营(削弱)⑵社会主义阵营(壮大)⑶亚非拉国家(独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形势国家利益:国家性质:最大特点:有利形势:不利形势:国内形势历史: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2.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外交政策意义含义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4.外交成就1)与苏联等17国建交;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②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出;③实践:1954年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1955年在万隆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特点:包容性和开放性⑤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存在差异。“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时间成就意义1949.10--1950.10与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美国外交政策1953年提出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1954年参加会议新中国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1955年参加会议加强我国同亚非各国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成就苏联孤立和平共处成熟第一万隆日内瓦知识梳理——外交档案(一)1.外交环境恶化:①美国搞两个中国,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中美关系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②1960年,苏联停止对华经济技术援助,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甚至在边境地区发生武装冲突,从北面构成对中国的威胁2.外交政策:“一大片”的外交方针---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60年代再加上“两只拳头出击”)。3.成就:有2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交,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影响。二、初步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三、重大发展--70年代的外交1.背景: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想以中制苏;②苏联成为中国的主要威胁,中国想以美制苏和影响台湾;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④第三世界的崛起;2.外交方针:“一条线,一大片”3.外交成就: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的正常化c.中日关系的正常化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原因①美国霸权地位衰落;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②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2)恢复1971年26届联大3)意义①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②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中美国家利益共同需求美国①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③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④美国经济衰退,受到西欧、日本的挑战中国①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②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因时间事件意义1971.4美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7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1972.2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1978.12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1979.1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2)过程①结束了长期的对抗,开始了两国友好交往的新阶段,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促使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④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意义;3)意义4)理性看待当前中美关系①基本态势:合作是主要特征,但也有曲折;②影响因素: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及经济因素;③认识: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把握合作大趋势,对于破坏合作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合则两利,分则两伤;c.中日关系的正常化1)原因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2)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3)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4)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过程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正常化3)意义结束了中日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材料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央视主持人水均益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江泽民材料三“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读者》4)理性看待当前中日关系当前中日关系的突出特点:政治——“冷”;经济——“热”,主流是和谐的。影响因素:①政治方面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文化差异;领土、领海纷争,特别是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中日历史问题和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等;②经济方面两国以互补合作为主,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两国在能源、制造等领域竞争的趋势也在日益加强。③美国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知识梳理——外交档案(二)时间成就意义1971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美国政策失败1972访华中美关系由到,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揭开新篇章1979中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但时有波折孤立中国尼克松对抗缓和中日建交四、新时期的外交—八十年代后的外交1.背景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③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外交方针材料一邓小平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材料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基本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两项政策---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政策;两个坚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外交成就:1)四项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a.国际交流与合作2)表现:①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②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③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APEC)④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伙伴关系”2)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3)积极开展反恐外交;4)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如: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发挥大国作用。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和裁军工作,发挥实质性作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全面参与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事务知识梳理——外交档案(三)成就意义自己完成形成全方位外交格局,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发挥大国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做出贡献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还取得哪些重要的外交成就?每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2005年世界财富论坛;举办2008年奥运会;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追踪社会热点命题视角·预测探究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了时空,经受住了考验,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遵循的准则,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胸怀,它必将继续发扬下去,为世界的和平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高考例析(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卷)阅读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表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年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建交国家数495469878895103107110112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等重大事件带动中国外交出现全新局面,故①正确;中国外交在“文革”时期受到干扰,故②不正确;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故③正确;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④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不符。【答案】A尝试命题1右图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的历史图片,你认为它值得纪念的意义表现为()①有利于和平协商和解决彼此间存在的问题,维护地区和平②有利于发展睦邻友好的国家关系,推动双边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③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④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平等、和平地发展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的范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C。本题变相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这一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也为发展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提供了范例,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更有利于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尝试命题2(2011年浙江五校模拟)2009年11月16日,“侬好”,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句美国版“上海话”,作为开场白与数百名上海大学生开始了对话。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这句美国版“上海话”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上海在中美关系中的开创性地位,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中美开始正式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