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二版)解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二版)解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1月22日内容一.目前形势与基本认识二.总体防控方案(第二版)三.病例监测方案(第二版)四.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二版)五.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二版)六.第二版方案与第一版方案的区别现有疾病认识-1•新型冠状病毒所致肺炎为主的急性严重呼吸系统综合征•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可以肯定存在飞沫传播–几乎可以肯定存在接触传播–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空气传播•具备人传人能力–已发现医疗机构传播–已发现社区传播–传播能力:基本传播指数Ro=2-3,代际间隔Tg=3-5天(仍在根据更新的数据优化这两个重要指标的数值)现有疾病认识-2•有限数据估计的潜伏期为4-10天,平均7天•疾病临床严重性:存在轻症,比例仍需观察•核酸检测方法可用于病例识别诊断和解除隔离/出院依据–上呼吸道标本检测阳性率低于下呼吸道标本–疾病病程不同阶段检出率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影响检测阳性率–检测阴性可能是非病人或病人排毒低(传染性低)•没有疫苗,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二)疫情防控方案(第二版)目的•及时发现和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了解疾病特征与可能的感染来源•规范密切接触者管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各地开展防控工作•本方案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更新。九项防控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病例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与检测•病例救治及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宣传教育与风险沟通•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培训•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及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四项单独方案介绍,此处略(一)加强组织领导•负责疫情控制的总体指导工作•落实防控资金和物资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开展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和评估,进行监测资料的收集、分析、上报和反馈•开展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和专业技术培训•开展对公众的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各级疾控机构•负责病例的发现与报告、隔离、诊断、救治和临床管理•开展标本采集工作•并对本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五)病例救治及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病例需收治在指定医疗机构•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实行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当进行单间隔离治疗•做好医疗救治所需的人员、药品、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等保障工作•应当重视和加强隔离、消毒和防护工作(七)宣传教育与风险沟通•积极开展舆情监测,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向公众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做好疫情防控风险沟通工作•要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以及大型人群聚集活动的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八)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培训•开展以下相关培训,提高防控和诊疗能力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医疗救治院感防控密接管理个人防护(九)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及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各省级疾控机构•具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地市级疾控机构•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实验室诊断方法建立和试剂、技术储备–随时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规定开展各项实验室检测工作附件•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二版)•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二版)•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二版)•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二版)(三)病例监测方案(第二版)内容•病例监测目的•病例定义•病例监测工作内容调查目的及时发现和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和聚集性病例。掌握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特点,及时研判疫情发生发展趋势。病例定义—疑似病例临床表现(三者兼有)•发热•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流行病学史(任何一项)•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聚集性发病或与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确诊病例•实时荧光RT-PCR检测疑似病例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痰液、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或血液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通过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或者在聚集性病例判定过程中□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发现的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经采样检测后,如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按确诊病例报告聚集性病例•疑似聚集性病例: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现1例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聚集性病例:在上述情形下,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且病例间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病例监测内容•病例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病例诊断流程要求病例发现临床医生诊断时:要提高诊断意识•对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的病例,询问发病前14天内的旅行史或可疑的暴露史→有无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地区的旅行史→有无与类似病例的密切接触史→有无哺乳动物、啮齿动物、禽类等接触史,尤其是野生动物接触史病例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应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立即向当地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并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寄出–县级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后续信息的订正•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确认审核•注意:既往确诊病例要补报病例发现与报告再次强调:•三种情况下,即使没有肺炎表现,但经采样检测后实验室确诊阳性,也要进行网络直报:按确诊病例–通过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聚集性病例判定过程中–通过其他途径发现的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病例发现与报告•网络直报病种选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诊断类型”中符合疑似病例标准按“疑似病例”上报,病例确诊后,病例报告单位应及时将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疑似及确诊病例需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报告临床严重程度分类,在传染病报告卡新增副卡“临床严重程度”中选择“非肺炎病例”、“轻症肺炎病例”“重症肺炎病例”、“危重症肺炎病例”,根据临床症状的进展及时进行订正聚集性病例的报告聚集性病例(含疑似聚集性病例)一经确认后,辖区疾控中心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事件级别可先选择“未分级”在卫生健康部门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事件定级后,可对事件级别进行相应调整并将相关初次、进展和结案报告及时进行网络直报流行病学调查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并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详见:–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二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二版)》。•完成个案调查后,应在调查后2小时内将个案调查表及时通过网络报告系统进行上报。•及时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报送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网络报告访问方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发病死亡报告访问地址:访问条件:疾控虚拟专网、数字证书、浏览器IE10及以上传染病病例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病例个案调查•选择“病例报告”报告传染病报告卡•选择“病例个案调查”报告调查信息•选择“信息共享”查询传染病报告卡相关信息信息共享•传染病报告卡与个案调查表中字段相同的变量,以传染病报告卡为准•若需要变更,需要先修订传染病报告卡中的信息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收治疑似病例的医疗机构: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标本,通知县(区)级疾控机构尽快将标本送至当地指定的疾控机构或医疗机构进行相关病原检测•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上呼吸道标本(如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等)–下呼吸道标本(如深咳痰液、呼吸道抽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等)–抗凝血和血清标本等•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发病后第3~4周的恢复期血清•临床标本应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具体要求见《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二版)》病例诊断流程要求须将原始标本或PCR扩增产物送中国疾控中心或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复核确认。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下设的诊断组根据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进行评估确认。各省首例病例确认后的其他病例,确诊流程由各省自行确定。省级疾控中心上送标本时,应同时报送标本送检表(参见《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二版)》)各省发现的首例病例(四)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二版)流调内容一.调查目的二.调查对象三.调查内容、方法四.组织与实施五.信息的上报与分析六.个案调查表一、调查目的调查病例的发病和就诊情况、临床特征和可能的感染来源发现和管理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二、调查对象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聚集性病例注意:病例定义参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二版)》三、调查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如果病例病情允许,先调查病例本人再对其诊治医生、家属和知情者进行调查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并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三、调查内容个案流调表(详细介绍)基本情况:人口学信息发病与诊疗: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就诊经过、病情变化和转归可能感染来源:发病前14天的旅行史、暴露史、病例接触史务必详细询问接触时间、方式、频次、地点、接触时采取的防护措施若发现调查表中未列入,但具备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内容也应进行详细追问和记录密接者判定、调查、管理对病例发病后的活动情况和人群接触情况进行追踪和排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参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第二版)》个案调查表•疑似病例仅填写第一部分•确诊病例两部分都调查•聚集性病例两部分都调查•第二部分:诊治情况+感染来源相关信息•接触史•农贸市场活动史•居住环境和暴露情况四、组织与实施属地化管理根据病例发病前的居住地、发病后的活动范围、就诊医疗机构所在的县(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市级、省级、国家级疾控中心将根据疫情处理需要赶赴现场,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五、信息的上报与分析区县疾控机构完成调查后,应于个案调查后2小时内将个案调查表及时通过网络报告系统进行上报具体报告方式和网址另行通知同时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报送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个案调查表:第一部分个案调查表:第二部分(一)诊治信息个案调查表:第二部分(一)诊治信息个案调查表:第二部分(二)感染来源相关信息-接触史•经常:≥4次/周•一般:2-3次/周•偶尔:1次/周个案调查表:第二部分(二)感染来源相关信息-农贸市场活动史•作为一类,需单独填写后面详细信息•作为一类,需单独填写后面详细信息•指非家禽、家畜类动物,例如野生蛇、虎斑蛙、獾、刺猬等•例如老鼠、流浪猫、蝙蝠等可能在市场内传播病毒动物个案调查表:第二部分•从业人员/供货商必须填清楚供货/进货所去过的所有市场个案调查表:第二部分•指路过不做停留个案调查表:第二部分(二)感染来源相关信息-居住环境和暴露史•注意不止养宠物,还有可能家中饲养家禽、家畜类动物•非自己饲养的其他动物例如老鼠、流浪猫、蝙蝠等(五)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内容目的判定标准管理要求表格填写掌握密切接触者和可疑暴露者的判定标准做好密切接触者和可疑暴露者的管理控制疾病的传播目的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识病例存在人传人疾病最长潜伏期为14天潜伏期可能无传染性参照SARS和MERS的防控经验制定依据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但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判定标准-病例密切接触者•如近距离工作、共用同一教室、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的人员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直接治疗及护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