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代诗词中的叙述和议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谈古代诗词中的叙述和议论2018年1月一、叙述叙述就是记述事情发展的过程和人物的经历。往往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果几方面。叙述要求清楚明白,通顺流畅,有主有次,详略得当,富于变化。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叙述的节奏比叙事性散文要快,主要是由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所决定,所以,表现出叙述的简约性、精炼性和跳跃性等特点。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也是很多的,主要有:《孔雀东南飞》、《花木兰》、《观刈麦》、《卖炭翁》、《琵笆行》、《长恨歌》等等《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两句,就是诗人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观刈麦唐代: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记叙了一个家庭割麦的经过。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低着头割麦。一个贫妇人怀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穗。二、议论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进行评价的、论说,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观点、见解的一种表达方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议论也包含着揭示事物外在与内在,或者与它事物之间的哲理及其关系。也就是说,诗人对诗歌中的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高考对古代诗词议论方法的考查中,多见于哲理诗和时事、人物评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面对月圆月缺的自然现象,发出人事难测的感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表明了一种生活和治学的态度,要不断吸收新的东西,才能保持长足的进步和永久的活力。因物缘理,诗人皆自然界中的客观现象,表达自己的思考。《菊花》元稹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第一句写屋外所种菊花之,第二句写赏菊兴致之浓.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第四句道出了原委,表明了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因事缘理,指诗人通过某一行事,引发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借登楼之事,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想看得更远,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人借虚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发表议论,不要畏惧眼前的艰难阻碍,有高瞻远瞩的气概。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借秦汉兴亡的故事发表议论,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借古论今,指诗人借古人古事,论今人今事,发表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借物喻人,以现实中的物、景为依托,表达对人事的看法和态度。七步诗两汉: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借燃萁煮豆的生活场景,劝诫人们,同胞兄弟,手足相连,何必自相残杀?墨梅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高尚情操,鄙薄流俗,高洁端庄,不求功勋的品格。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