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与幸福人生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一、什么是国学?学国学的意义何在?二、国学中包含的人生智慧三、国学中的修身之法与幸福之道国学智慧与幸福人生一、什么是国学?国学的意义何在?(一)什么是国学?1、国学的定义《辞海》给国学的定义:“一国固有之学”。《现代汉语词典》给国学下的定义是:“国学即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2、“国学”的历史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即国家的大学机构,如太学、国子监。在宋代以前,“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国学指学问一说兴起於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末)西学东渐、文化转型时期,原称「中学」,后改称「国学」,以与“西学”相区别相对立。3、国学释义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广义上的国学指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寄寓“经史子集”国学又有大小之分——小国学就是“四库全书”——即经、史、子、集等四部。大国学则囊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经——分“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15类;子——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类。(总共44类)五术——包括“山、医、卜、命、相”等。是古人“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前四艺为大艺,后二艺为小艺。诸子百家——包括“儒、释、道、刑、名、法、墨、兵”等等各家。4、“国学”的分类国学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经部有以《四书五经》为骨干。(二)学国学的意义何在?时代发展的需要国家兴盛的需要生命成全的需要1、学国学—时代发展的需要时代快多累!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2“五位一体”与百姓幸福实力感公平感获得感愉悦感美好感幸福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近平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学国学—国家兴盛的需要南怀瑾先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习近平论传统文化从在孔子故乡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到“五四”探望国学泰斗汤一介;从政治局集体学习纵论传统文化与国家软实力,到在北师大考察时明确反对“去中国化”;从外事活动中阐释中华文明与海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再到9月24日以国家主席身份高调纪念孔子诞辰…国家民族的需要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3、学国学—自我成全的需要梁漱溟:人在追求幸福的路上会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庄子曰:“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生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肉体生命,一是精神生命(灵魂生命)。人和其他生命体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所谓的幸福,就是让肉体和精神都处在一个好的状态。老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身体、一颗心灵,把这个身体照看好,把这颗心灵安顿好,就是幸福的。杨绛——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精神世界越丰富,心胸越广阔,收获的幸福也就越多。我们曾如此渴望幸福的降临,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自我成全的需要二、国学中的人生智慧国学的核心在人生国学的精华是哲理国学的价值在智慧智慧对人生的意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真正带给我们快乐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有人以为学问是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有了智慧,你就可以在生命的每个阶段,懂得自己往哪里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尤其是遇到重大的转折点、重大的痛苦、或者是重大的灾难面前,找到选择的依据。1、儒道佛关注生命的内在逻辑儒家入世:重生轻死,成就价值道家超世:直面生死,提升精神佛教出世:穿透生死,终极关切儒家入世:重生轻死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儒家哲学具有重生轻死,重人事,轻鬼事,重此岸,轻彼岸的“现实”倾向儒家:重生轻死,成就价值儒家的基本精神六个字可以概括:知分、安分、尽分——“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凛然正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奋进态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义担当等。道家:直面生死,提升精神道家敢于直面生死,认为生死是人生的不同状态,表现出对生命更多的达观与从容。“庄子妻死,鼓盆而歌。”好友惠施大惑不解。在庄子看来,生生死死,如同春夏秋冬的交替运行。道家:解放肉体,提升精神灵(无限)不停滞、不懈怠肉(有限)不否认、不抗拒生命接受死亡的现实,撇开肉体的有限性,使生命不受肉体有限性的制约,专注于扩展人的精神空间。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道家的人生智慧既然生存之需是有限的,物质附加物过多,并不必然增加幸福,那么对于那些超过生命需要的“身外之物”,就要不执着、不苛求、不过分;既然幸福来自心灵,扩展人的精神空间“是无限的和重要的”,就要学会对精神做加法,对精神生活就要不满足、不懈怠、不放弃。佛教:穿透生死,终极关切佛教喜谈“死”后的众生生活,或可称之为人“死”学。佛教强调的是善与恶、因与果之间的关系,现世的境况由前世的行为决定,是前生行为的结果;现世的行为又决定后世的命运,是来生命运的原因,如此流转,互为因果,绵延不绝,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佛教主张“人要怎么收获,就先要怎么栽种。”“世上不结无因果,善报恶报皆由己”。2、国学与人生的不同阶段50岁之前应该读儒家;50岁之后应该读道家;生命的重大转折关头学佛。孔子——“吾十有五而至于学(确定学习的方向),三十而立(人生的目标),四十不惑(不动摇),五十知天命(明白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以儒治世(古人50岁以前)50岁之前要上学、考试、找工作,需要奋斗,学会担负起社会责任,当然得入世,应该读儒家。儒家强调的是一种“有为”精神,读《论语》,让我们了解只要学习就有希望,使人有一种振奋上进的动力;读《孟子》使心中充满浩然正气,因为年轻人作为社会栋梁一定要培养责任感,承担时代的挑战和使命。以道治身(古人50岁之后):刚健有为、奋发进取固然是人生要义,但仅有这一路径,显然无法安顿曲折舛的人生。人生的很多时候,需要缓冲、需要沉潜、需要超越。道家强调的是一种“无为”的精神,因而具有“超现实”的特点,懂得化解,学会看开。“知天命”关键是一个“知”字,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内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佛家治心(重大的苦难)佛教强调的是一种“空无”的精神,因而具有“非现实”的特点。佛教讲的道理,虽然最终的目的是‘出世’的,但它和‘入世’的精神并不抵触。(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从修行一直到成佛,既没有‘入世’,也没有‘出世’,因为一直是在这个世间进行的呀!3、儒释道对人生命题的分工儒家:敢担当,拿得起!道家:常知足,看得开!佛家:名无常,放得下!1、重内轻外、安贫乐道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幸福是什么呢?原本以为权力、金钱、地位、名誉、健康、美貌就是幸福,其实,心才是快乐的根,没有它,上述种种都会给你带来可怕的痛苦!”。今天我们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看物质太多、看精神太少。金钱从来不必然带来幸福,相反,在高贵的灵魂支配下使用金钱会带给人幸福!儒家入世:敢担当,拿得起人生理想:“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境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奋进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义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道家超世:常知足,看得开!道家的人生观是达观、顺变。道家“适意”:逍遥旷达,任性洒脱,空灵飘逸。佛家出世:名无常,放得下佛家的人生观是冷观、忍让、放下。佛家“不在意”“任运自在,不执有无,解缚放下。三、国学中的修身之法与幸福之道修身是我国古代儒家培育理想人格的传统,也是成就理想人格的途径与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和精髓所在。儒释道三大文化体系的中心思想虽说形式各异,表现不同,但殊途同归,其终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的幸福感。严以修身按照中央安排,“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分三个专题开展学习研讨。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列在首位,是前提,是基础,离开严以修身,其余五个方面的要求都难以做到。“修身”自古就是人安身立命之本,是生命的支点、修道的重点、立业的起点。传统文化与“严以修身”三严三实”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和久远的思想来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它的表述是对传统的士大夫道德、君子人格的经典概括和现代阐发。《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居首位。习近平同志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并且将“严以修身”置于首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儒家把《四书》编成一个统一的文献。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修身”。修身的目的是成德,成就个人的道德,但是成德不是唯一的目的,修身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获得幸福,这才是核心目标。《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1、注重修身,德福一致“美德即幸福”是东西方幸福观的重合点。人生的幸福体现在个人的善行之中,人们不断提升个人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个人有了美德,幸福也就随之产生——“仁者不忧”——《论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美德即幸福”2、重内轻外、安贫乐道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幸福是什么呢?原本以为权力、金钱、地位、名誉、健康、美貌就是幸福,其实,心才是快乐的根,没有它,上述种种都会给你带来可怕的痛苦!”。今天我们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看物质太多、看精神太少。金钱从来不必然带来幸福,相反,在高贵的灵魂支配下使用金钱会带给人幸福!安贫乐道的幸福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