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意境与畅游——山水画的笔墨情趣主要内容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山水画的白银时代2山水画的青铜时代3山水画的白铁时代4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黄金时代”指的是五代和北宋,换言之,10世纪到12世纪这一段时间之内。因为这两百多年之间,名家辈出,形成前所未有的光辉灿烂,称之为黄金时代,当之无愧。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中国人论画史,喜欢讲画家姓名串编为歌诀,达到以简御繁的效果。如论五代的山水画家,有“荆关董巨”的说法,北宋的山水画的高标,则有“李范郭米”的口诀。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五代宋初是中国山水画的第一个高峰,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基本面貌.更注重对自然的体悟,从笔墨技法题材内容上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五代的山水画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代表了这一时代的艺术成就和造诣。深远雄奇、温润秀丽——五代“荆关董巨”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唐末五代的乱世中,一些洁身自好的文人隐居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进行山水画的创作,荆浩是其中代表者之一。他在技法上承系唐代的水墨山水而又有创新,他说吴道子的画“有笔无墨”,有的山水画家项容则“有墨无笔”,他要兼二者之长,既重线条运用,又重墨色渲染。荆浩、关仝tong其弟子关仝刻苦学习,技艺更加成熟,据说是追随荆浩而又超过了荆浩,当时号称“关家山水”。他喜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在山水画中注入更多的抒情因素。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荆浩《匡庐图》运用坚劲而密集的皴法,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山石的凹凸明暗和纹理结构,并以虚实浓淡变化多端的水墨,创造出富有质感的画面,表达了既雄伟又深远辽阔的意境,有“全景山水”之称。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匡庐图》五代荆浩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关仝构图上以一条河从左向右斜下而流,将画面分割成“z”字形。河右边是起伏的山峦,以高远法向上画出巨峰,突兀高耸,形如卷云,这是关陇山川的特色;河左岸地势略为平缓,有一座木桥连接两岸,桥上及岸边都有行人,骑驴或者徒步向旅店走来。《关山行旅图》,水墨绢本,144*97台北故宫博物院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荆浩、关仝的山水画被认为是以黄河中游两岸的真山真水为描写对象的,为大山大水式的全景构图,是北派山水的代表。荆浩、关仝tong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江南山明水秀,对这一地域山水描绘的画家以南唐的董源最有名。董源,南京人,官作南唐的北苑副使,宫廷画家。他既画水墨山水,也画着色山水。描画江南江河纵横,草木丰美,山峦明秀的风光。他的画没有明晰的浓墨勾勒的外轮廓线条,而是将笔、墨、皴、染结合为一,传达江南草木华滋,湖光山色的特点。传世作品有《潇湘图》、《夏山图》等“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灿然”。董源、巨然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董源《潇湘图》画面上山峦平缓圆润,林间雾气弥漫。画中那份江南秀美圆润的神韵中,传达着清幽朦胧,平淡天真的意境,令人从中体味出画家那种静观、深思和内省的精神境界。《潇湘图》卷是董源的代表作品,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作者以江南的平缓山峦为题材,取平远之景,江上有一轻舟飘来,江边的迎候者纷纷向前。中景坡脚画有大片密林,掩映着几家农舍;坡脚至江水间有数人拉网捕鱼,生机盎然。《潇湘图》董源,南唐画家江南山水的草木繁盛,郁郁葱葱以及温润的江南气候俱得以表现。《潇湘图》董源,南唐画家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巨然董源的学生巨然和尚,也以擅长画草木茂盛的江南山水著称。南唐灭亡后他来到北宋,曾在翰林院绘制烟岚晓景的壁画。他的《秋山问道图》则表现了比较高爽的秋季景色。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巨然《秋山问道图》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董源和巨然的作品显示了江南地域丘陵江湖的动人景象。适应自己的表现目的而产生他们的皴法“披麻皴”,元明以来山水画家不断摹仿,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董源、巨然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皴(cun):画时先勾出轮廓﹐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表现山石﹑峰峦的﹐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斧劈皴等。皴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皴披麻皴斧劈皴雨点皴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北宋四大家——李指李成,即所谓的李营丘;范是指陕西范宽;郭指郭熙,是黄河北岸温县人,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郭河阳;米是指米芾,居住襄阳很久,也被称之为米襄阳。北宋“李范郭米”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李成是唐代宗室,以画寒林为世人所景仰。李成对寒林景色别有会心,在极艰苦中包含无限希望。他的传世的作品有《晴峦萧寺图》、《寒林平野图》、《小寒林图》、《观碑图》等。李成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李成《观碑图》《观碑图》为双拼绢绘制的大幅山水画,表现冬日田野上,一位骑骡的老人正停驻在一座古碑前观看碑文,近处陂陀上生长着木叶尽脱的寒树。故事是蔡邕关曹娥碑因书“黄绢幼妇、外孙齑韭”的一段佳话。现存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观此图不禁使人陷入一种苍凉冷落的情境之中,一块残碑,几株枯树,原野凄凉。作者表现出人世沧桑,往事如烟,不堪回首之感,表现出他愤世嫉俗、高傲孤寂之品格。画中残碑以淡墨染正侧面,斑驳漫漶;环绕残碑周围的枯树盘复,枝干下垂如蟹爪。荒石孤立、荆棘枯草,所有的景物都烘托出无限凄怆之气氛。《读碑窠石图》李成北宋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范宽《溪山行旅图》范宽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可称作是古代山水画中的典范。画面上矗立在正中的雄峻的大山占有三分之二的画面,顶天立地,壁立千仞,给人鲜明的印象。一泻千尺的瀑布,山路边淙淙溪水和山路上的驴队行旅,极其生动真实地画出北方山川的壮美,在静谧的山野中,使人仿佛听到水声和驴蹄声,颇为动人。《溪山行旅图》,双拼绢本,206.3*103.3,台北故宫博物馆范宽签名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郭熙《早春图》此图成功地画出了严冬刚刚过去,大地复苏的微妙变化,土地转暖、旭日初升,阳光照射在晨雾弥漫的山谷间,溪水在山间奔流,河已解冻,点缀渡船、渔夫和行旅的活动,画中充满一片生机。山水画的黄金时代1米芾米芾(105l~1107),字元章,本太原人,迁居襄阳,曾长居镇江。北宋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与其子米友仁(1074~1153)并以画水墨云山著名,自称“墨戏”,用水墨淋漓地表现江南烟雨迷蒙的景色,自刨“米点皴”,世称“米家山水”。米芾《春山瑞松图》,纸本山水画的白银时代2南宋山水画的演进,形成我国山水画的又一乐章,和北宋的仁者乐山的黄金时代相连,因称之为白银时代,长江大河,景色不同,诗情画意,益为明亮照人。山水画的白银时代2南宋山水画改变了雄壮浑厚的北宋画风,而走上了一条追求空灵秀雅的道路,四名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代表了这种转变,被称为“南宋四大家”。马、夏尤擅剪裁,突破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代表了中国画以虚代实的空间意境。南宋四大家李唐《万壑松风图》局部斧劈皴《四景山水图卷》刘松年《寒江独钓图》马远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虽然只是寥寥数笔,却勾画出了令人无限遐想的空间。画面四周皆不着墨迹,只是在船边勾出淡淡的几条水波纹以示江面,使人可以联想江的空旷。人在画面中央,更突现出一个“独”字。此画是写柳宗元的《江雪》诗意第六章五代两宋美术《溪山清远图》是夏圭的传世佳作,纸本长卷,墨色,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图绘晴日江南江湖两岸的景色:群峰、岩、茂林、楼阁、长桥、村舍、茅亭、渔舟、远帆,勾笔虽简,但形象真实。山石用秃笔中锋勾廓,凝重而爽利,顺势以侧锋皴以大、小斧劈皴,间以刮铁皴、钉头鼠尾皴等,再加点,笔虽简而变化多端。第六章五代两宋美术夏圭非常擅长运用墨色的变化,在惯用的层层加皴、加染的“积墨法”外,往往加用“蘸墨法”,也就是先蘸淡墨,后在笔尖蘸浓墨,依次画去,墨色由浓渐淡,由湿渐枯,变化无常。再加上“破墨法”,以墨破水,以水破墨,以浓破淡,以淡破浓,使墨色苍润,灵动而鲜活。空旷的构图,简括的用笔,淡雅的墨色,极其优美地营造了一幅清净旷远的湖光山色。“南宋四大家”的山水画给南宋后期,元、明时期的山水画创作以深远的影响,也给日本的山水画以极大的影响,如在日本被称为是画圣的雪舟的山水画,就具有浓郁的南宋院体山水画风韵。综观两宋的山水画,总的来说,北宋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南宋则以秀丽、工致、优美胜,两美(壮美,优美)并峙,各领风骚。山水画的青铜时代3元朝人画山水的基本态度有了改变,不像宋朝人那么追求真山真水,却注意自己的有笔有墨,大家所谓的“宋人丘壑”和“元人笔墨”正是对比。换言之,宋朝人爱大自然胜过笔墨,而元朝人爱自己的笔墨胜过大自然,这就是元朝画家笔墨趣味特重之所由来。山水画的青铜时代3元代于1279年灭南宋,并废除了五代两宋的画院制度,遂使中国山水画的演变自然而然走向另一个方向,那就是文人的气息重了,书法的气味重了,笔墨的趣味重了。由于文人多半书家,就形成了题跋泛滥的一种特殊现象。山水画的青铜时代3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鸥波先生、水精宫道人等,宋太祖11世孙。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入元后受到忽必烈的重视,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他学识渊博,诗文、音乐、书画都很精通。在绘画方面,人物、鞍马、竹石,无所不能。元代画坛领袖——赵孟頫山水画的青铜时代3作为一位变革转型时期承前启后的大家,赵孟頫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他在这里所标榜的“古意”,其实是指要崇尚晋唐、五代、北宋绘画传统,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并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元代画坛领袖——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赵孟頫元代山水画的青铜时代3生活在元代末年的文人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自明清以来备受推崇,被称为“元四家”。他们因不满现实而隐居江湖,在艺术上受赵孟頫的影响,以画山水为主,兼工竹石;其创作既有真山真水依据,又重视笔墨表现,表达了淡泊孤寂的情趣,文人气味浓厚。元四家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修养与笔墨情趣、性灵表现与师法自然相结合的中国文人山水画传统已经形成。元四家——黄、吴、倪、王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代表作品为《富春山居图》,作品为画家79岁时作品,画卷描绘富春江两岸峰峦平缓、渔村小桥等多种景色。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元代《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山水画的白铁时代4从山水画史的观点来看,明清两代虽有五百四十余年之久,但是其主要潮流,几乎全是在元代画风的影响之下,临摹风盛,创意式微,因而称之为山水画的白铁时代。山水画的白铁时代4明代的四大家:沈周、文徵明、仇英、唐寅,他们都生活在江南水乡,能诗善画,风流放达,又各有自己的特色,被称为吴派,也称吴门四家。他们都主要继承宋元文人画传统,兼能几种画科,但主要以山水画见长,作品多描写江南风景和文人生活,抒写宁静幽雅的情怀,注重笔情墨趣,讲究诗书画的有机结合。明四家山水画的白铁时代4“四王”是中国清代绘画史上一个著名的绘画流派,其成员为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人。四王的画法一来重视文人笔墨,少自然真精神的启发;二来是临摹风气形成了画坛主流,尤其对元代黄公望特别崇敬,所谓“家家子久,人人大痴”,形成了一种不敢越其规范一步的坏现象。清代“四王”山水画的白铁时代4“四王”的摹古守古的画风使得画坛上的一些革新派十分不满,一些有创造精神的画家带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以愤世、压抑的情感,在新的审美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清初“四僧”。四僧——自由主义的新风格“四僧”指的是朱耷、石涛、髡[kūn]残、弘仁四位遁迹空门的画家。山水画的白铁时代4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驴屋等,汉族,江西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山水画的白铁时代4八大山人——山水图鼠瓜图山水画的白铁时代4八大山人的鱼鸟都有一种“白眼看他世上人”的冷漠表情,其签名,也有“哭之笑之”的哭笑不得的样子。山水画的白铁时代4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