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矿井防治水第六节注浆堵水第八十六条:工作面煤采完后,对于已经失去使用价值而需关闭的局部疏水降压钻孔,应当进行注浆封闭,并在有关图纸上标明其位置。『释义』本条是关于失去使用价值的疏水降压钻孔的规定。封闭不良钻孔诱发的矿井水害事故不乏其例,由于煤田地质勘探和试验工程的需要,这些钻孔往往切穿不同地层,尤其可能会将强含水层地下水或其它水体导入采掘空间,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做好废弃勘探孔的封孔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地,要求提供完整的封孔报告并将钻孔位置准确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为采掘工程布置提供可靠依据。第四章矿井防治水第六节注浆堵水第八十七条:废弃矿井闭坑淹没前,应当采用物探、化探和钻探等方法,探测矿井边界防隔水煤(岩)柱破坏状况及其可能的透水地段,采用注浆堵水工程隔断废弃矿井与相邻生产矿井的水力联系,避免矿井发生水害事故。『释义』本条是关于废弃矿井闭坑的规定。废弃矿井积水(俗称老空水、老窑水)作为充水水源经常会引起危害性(往往造成群死群伤)极大的透水事故,此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采空区位置不清、侧向或垂向防水煤柱不足。因此,准确掌握废弃矿井位置、积水情况并按要求留足防水煤柱是避免发生透水事故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采用物探、化探和钻探等方法,探测矿井边界防隔水煤(岩)柱破坏状况及其可能的透水地段并采用注浆堵水工程或构建密闭墙隔断废弃矿井与相邻生产矿井的水力联系不仅是保证相邻生产矿井安全的一种现实需要,也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工作的一种管理需要。随着下组煤开采,奥灰顶部相对隔水段注浆改造已成为研究热点。薄层灰岩注浆改造技术在许多矿区已获得成功应用。对奥灰顶部能否进行注浆改造要就具体矿区作具体分析。从理论上研究相对隔水段成因,用钻探和物探方法查明相对隔水段厚度,确定注浆改造段的合理深度和厚度以及注浆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是首先应当解决的。第五章井下探放水本节共14条(第88-101条),包括:矿井采掘工作面水害分析和隐患排查治理;条件不清坚持有掘必探;采掘工作面探查;进行探放水的对象;做好探放水设计;探放水钻孔布置;探放水钻机和安装;探放水钻孔终孔孔径;探水钻孔超前距离和止水管长度;出现突水征兆处理;探放老空水;以及钻孔防水等的规定。第五章井下探放水第八十八条:对于采掘工作面受水害影响的矿井,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行充水条件分析,并遵守下列规定:(一)每年年初,根据每年的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隐患,提出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二)在采掘过程中,对预测图、表逐月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订。发现水患险情,及时发出水害通知单,并报告矿调度室,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三)采掘工作面年度和月度水害预测资料及时报送矿井总工程师及生产安全部门。矿井水害的预报内容和方式见附录六。『释义』本条是关于矿井采掘工作面水害分析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规定。1.矿井采掘工作面在掘进回采前必须进行水害分析。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全面收集采掘工作面区域的水文地质资料,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分析采掘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可能发生水害进行分析,提出水害预测表、图和报告;水文地质条件不清的,要进行补充勘探。按附录六的要求对矿井水害进行预测。2.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根据水害分析预测报告,对逐头逐面的水害制定治理措施,一般在月初由矿井总工程师召开1次水害分析会,确定水患治理重点,月底进行1次检查验收。3.落实水害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水害预测报告及时报送矿井总工程师及生产安全部门。任何部门、任何人在井下发现水患险情后,都要及时报告矿调度室,将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第五章井下探放水第八十九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时,应当坚持有掘必探的原则,加强探放水工作。『释义』本条是关于水文地质条件不清的矿井必须坚持有掘必探的规定。我国煤矿开采历史悠久,历史上留存了大量的废弃关闭矿井,再加上近几年各地政府关闭了大量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废弃关闭矿井存有大量的老空积水,使得我国煤矿安全开采条件变得十分复杂。要全面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其工程量大,同时,也十分困难。为了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本条规定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在地面难以查明矿井充水水文地质条件时,要执行有掘必探的原则,只要井下有采掘工程,必须先按规定进行探放水,排除隐患后,才可掘进回采。实际上,有的地方和企业早已规定实施了有掘必探的原则。第五章井下探放水第九十条:在矿井受水害威胁的地区,进行巷道掘进前,应当采用钻探、物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地测部门应当提出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并提出水害防范措施,经矿井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监和地测等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释义』本条是关于在矿井受水害威胁地区进行巷道掘进前必须查清水文地质条件规定。1.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在掘进前通过物探、化探和钻探等综合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矿井充水因素。2.提出水害分析报告。地测部门根据查清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充水因素,提出掘进工作面的主要水害类型、水害特点和预防措施。3.组织审查水害分析报告。矿井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水害分析报告进行认真审查,对重大水害隐患应先治理后掘进。4.加强日常监督。专业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井下了解实际揭露的水文地质情况,不断完善水害防范措施。发现重要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矿井总工程师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研究发现新问题,有效防范水害事故。案例2005年10月4日,四川省华蓥山龙滩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龙滩矿井(在建)发生透水事故,死亡28人。龙滩煤矿于2003年6月开工建设,采用平硐开拓,矿井建设期间全部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方式,平硐自流排水。开拓巷道在长兴组灰岩中。事故直接原因:事故当班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施工探水钻孔,违章掘进施工,放炮诱发岩溶突水。第五章井下探放水第九十一条:矿井工作面采煤前,应当采用物探、钻探、巷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工作面内断层、陷落柱和含水层(体)富水性等情况。地测部门应当提出专门水文地质情况报告,经矿井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监和地测等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采煤。发现断层、裂隙和陷落柱等构造充水的,应当采取注浆加固或者留设防隔水煤(岩)柱等安全措施;否则,不得开采。『释义』本条是关于矿井工作面回采前必须进行水文地质工作的规定。其要求和工作程序同九十条。如果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现断层、裂隙和陷落柱等构造突水的,要分析原因,加强监测,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同时,要加强预警,一旦突水增大后,应立即撤人到安全地点。案例2004年10月20日,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德盛煤矿发生1起透水事故,造成矿井被淹,29人下落不明。与其相邻的邯郸煤业集团陶一煤矿、陶二煤矿等生产矿井受到严重水害威胁。德盛煤矿主要开采下组煤,受奥灰水影响严重,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采用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矿1841工作面上部遇到落差1.5m左右的张性断层,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岩石破碎,在水压和采动影响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奥灰承压水从工作面后方采空区的断层破碎带发生滞后突水,导致矿井被淹。第五章井下探放水第九十二条:采掘工作面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探放水:(一)接近水淹或者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者相邻煤矿;(二)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暗河、溶洞和导水陷落柱;(三)打开防隔水煤(岩)柱进行放水前;(四)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五)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六)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七)采掘破坏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者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楚可能发生突水;(八)接近有积水的灌浆区;(九)接近其它可能突水的地区。探水前,应当确定探水线并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释义』本条是关于矿井实施探放水对象的规定。本条规定是在大量水害事故教训基础上总结确定的。矿井应依据本条规定的九种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并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确定探水警戒线。如需进行探放水,应预先编制探放水设计,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进行探水。探水警戒线应根据探放水对象的位置、范围、水文地质条件和资料可靠程度等因素确定。案例2005年12月2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寺沟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5人死亡,7人下落不明。寺沟煤矿为股份制企业,矿井采用双斜井单水平开拓方式。事故发生后,矿井几名主要负责人相继逃匿。抢险救援工作在没有准确图纸资料、井巷断面较小、坡度大等困难条件下进行。矿井累计排水达11万m3。寺沟煤矿水文地质资料不全,用煤电钻代替专用探水钻机探放水,没有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设立水患警戒线。在透水征兆明显情况下,既不撤出受水患威胁区域的人员,也不采取有关处置措施,仍然冒险组织生产。事故直接原因为:寺沟煤矿08采掘煤巷非法进入矿井边界煤柱,在接近已关闭的桥北煤矿(98年关闭)老空积水区采煤,造成煤柱突然垮落,桥北煤矿老空区积水体和与其存在密切水力联系的松散孔隙地下水及青河地表水迅速溃入井下,导致了事故发生。第五章井下探放水第九十三条:采掘工作面探水前,应当编制探放水设计,确定探水警戒线,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探放水钻孔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当根据水头高低、煤(岩)层厚度和硬度等确定。探放水设计由地测部门提出,经矿井总工程师组织审定同意,按设计进行探放水。『释义』本条是关于矿井探放水设计的规定。1.认真编制探放水设计。对水患威胁区域确定探放水措施后,要收集资料,编制设计。设计编制内容主要包括:⑴探放水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⑵探放水巷道的开掘方向、施工次序、规格和支护形式;⑶探放水钻孔组数、个数、方向、角度深度和施工技术要求及采用的超前距与帮距;⑷探放水施工与掘进工作的安全规定;⑸受水威胁地区信号联系和避灾路线确定;⑹通风措施和瓦斯检查制度,要制定防止在探水过程中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涌出的防治措施;⑺防排水设施,如水闸门、水闸墙等的设计以及水仓、水泵、管路和水沟等排水系统及能力的具体安排等;⑻水情及避灾联系汇报制度和灾害处理措施。2.探放水钻孔的布置按本规定第九十四条执行;探放水钻孔的超前距离按本规定第九十八条执行。3.探放水设计要组织审查。地测部门提出探放水设计后,矿井总工程师组织审查后,方可实施。第五章井下探放水第九十四条:布置探放水钻孔应当遵循下列规定:(一)探放老空水、陷落柱水和钻孔水时,探水钻孔成组布设,并在巷道前方的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钻孔终孔位置以满足平距3m为准,厚煤层内各孔终孔的垂距不得超过1.5m。(二)探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水等时,探水钻孔沿掘进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底板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2个。(三)煤层内,原则上禁止探放水压高于1MPa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等。如确实需要的,可以先建筑防水闸墙,并在闸墙外向内探放水。(四)上山探水时,一般进行双巷掘进,其中一条超前探水和汇水,另一条用来安全撤人。双巷间每隔30~50m掘1个联络巷,并设挡水墙。『释义』本条是关于探放水钻孔布置的规定。一、探放水钻孔的布置方式1.探水钻孔主要参数确定探水钻孔的主要参数有超前距、允许掘进距离、帮距和密度。(1)超前距探水时从探水线开始向前方打钻孔,在超前探水时,钻孔很少一次就能打到积水目标区,常是探水一掘进一再探水一再掘进,循环进行;探水钻孔终孔位置应始终超前掘进工作面一段距离,该段距离称超前距。如图5-1所示。图5-1探水钻孔的主要参数示意图(2)允许掘进距离经探水证实无任何水害威胁,可安全掘进的长度称允许掘进距离。(3)帮距为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水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呈扇形布置的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称帮距;其值应与超前距相同,帮距一般取20m,有时帮距可比超前距小1~2m。(4)钻孔密度(孔间距)指允许掘进距离终点横剖面上,探水钻孔之间的间距。2.探水钻孔布置方式(1)扇形布置巷道处于三面受水威胁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