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我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农村走出去,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理,他的爱国理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正激励着我们努力奋斗,建设家乡,振兴祖国。孙中山简介•孙中山(1866-1925)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翠亨村外景少年壮志1879年5月,孙中山十三岁时随母亲前往檀香山投奔他的哥哥孙眉。孙中山在檀香山先后入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办的意奥兰尼学校和美国基督教会办的奥阿厚书院读书。1884年孙中山十八岁时回国,入香港中央书院求学,毕业后先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的南华医学堂学医,不久转入香港西医书院,1892年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此后,孙中山一度在澳门、广州行医。1894年孙中山北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政治、拯救中国的建议,李鸿章对此置之不理,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的幻想,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奔走革命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小团体“兴中会”。第二年,孙中山在香港建立了兴中会的组织,以香港为基地策划第一次广州起义。此后,他在海外流亡达十六年之久。1896年10月,孙中山在英国伦敦遭到清政府驻英公使馆的绑架,经他的英国老师康德黎全力营救出险,这就是著名的“伦敦蒙难”。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全国性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先后领导了广州黄花岗武装起义等,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给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胜利揭开了序幕。1896年的孙中山创建民国实行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法令,并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由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软弱,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被袁世凯所窃夺。孙中山在各方的压力下,只做了三个月的临时大总统,就不得不被迫辞职,辛亥革命的成果竟落入了大野心家袁世凯的手中。讨袁护法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派人暗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领导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被迫再次逃亡日本。1914年7月,他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被推举为总理,继续领导反袁斗争。1915年12月,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炜,倒行逆施,自封皇帝,年号“洪宪”。12月25日,爱国将领蔡锷在云南首先举起了讨袁护国的大旗,一时间其他各省纷纷响应。在举国人民的一片唾骂声中,袁世凯迫于无奈,取消了帝制,其后不久便一命呜呼,结束了83天的皇帝生涯。袁世凯死后,中国各派军阀割据混战的动乱局面并未改变,反而更加激烈。孙中山号召拥护真共和的海军将士和国会议员南下护法,在广州成立护法政府,继续与北洋军阀作斗争。但是,由于孙中山的护法运动在各派军阀的排挤下,屡屡失败。1922年6月,孙中山亲自培养的陈炯明发动叛乱,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脱险后登上“永丰舰”,不得不再一次离开广州,回到上海。两党合作孙中山屡遭挫折,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他决心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同时,中国共产党也作出决定,全国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1924年6月,孙中山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革命军事学校——黄埔军校。周恩来、叶剑英等一大批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被派到黄埔军校担任教官。1924年10月北京政变发生后,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为了早日结束军阀割据分裂混战的局面,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北上。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在北京病逝。1926年1月在南京紫金山动工兴建中山陵。1929年6月1日举行隆重的奉安大典,孙中山遗体从北京运往南京入葬中山陵。孙中山遗著辑有《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孙中山全集》等刊行。他让中国人民无比怀念为了永久纪念孙中山先生为中国革命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在他的家乡建立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在南京紫金山有中山陵,在广州有孙中山纪念堂……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中外各界人士前来晋谒,表达他们对中山先生的崇敬之情。许多城市在广场中央树立了孙中山的雕像,用中山的名字为街道、公园、学校、地名等场所命名,孙中山的家乡也改名为中山市……人们还把他的故事写成了文学作品,搬上了电视荧幕,在网上开辟了专门的纪念馆……人们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的儿子”。他激励着后人奋斗、爱国正面评价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组织革命政党,发动武装起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新篇章,功载千秋,万古流芳。孙中山与历代反抗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和同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显著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之精华与中国落后封建专制制度之国情相结合,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基础学说,从国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诸方面作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设想和规划;二是他在领导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反动军阀的围攻、帝国列强的威、同党战友的分歧,在极其艰难充满风险的环境中,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战斗不息;三是他始终坚守“一心为公”的崇高精神境界,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发动广州、惠州、黄花岗等十次武装起义,到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临时政府、举行二次革命,到组织和改造国民党、组建黄埔军校、实施国共合作,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一生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评价评价负面评价诚然,实事求是地分析,他的理论学说并非十全十美,他的行为实践也非完美无缺。譬如,他对当时旧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特点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他对袁世凯、段琪瑞、陈炯明、一类新旧军阀的两面派面目有失洞察,他对革命党内部严重的矛盾分歧团结乏力,他对建立革命军事力量的认识姗姗来迟等等,都是他个人思想行为的局限性。但是,与当时旧中国的历史大范围和社会大环境的客观现实相比照,他个人的这些局限性皆属局部性的和微不足道的失误,无碍于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大局和历史轨迹,更无损于他创立革命学说、领导革命运动和开创历史新篇的光辉形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