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百年变迁》课件(新人教必修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历史》必修25.4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表现,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掌握本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培养学生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3、掌握“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概念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运用历史资料(图片表格等),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2、运用分析与讨论,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3、通过历史剧表演,让学生体验角色,再现历史场景,掌握知识,加深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2、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义。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一晚清:从长袍马褂到近代服饰二民国:中山装中国特色中西合壁近代旗袍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中山装五个扣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立国四维:礼、义、廉、耻。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三50年代列宁装备受青睐四70年代军装最具特色70年代先是中苏交恶,毛泽东指出准备打仗,局势一触即发,报家卫国成为人们的梦想。那个时代的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军人梦。五80年代碎花衣裳和的确良面料成为时尚六90年代至今五彩缤纷追求个性的现代服饰所谓交通工具的变迁,指的是人们代步工具的演变。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应该说代步工具也不少,但与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相比十分落后,而且速度也非常慢。例如陆路上的马车、牛车、独轮车、轿子等,以及水路中的船,都不是以机器作为动力,所以无法提高速度,耗费的时间也较多。交通的落后不仅給人们的行动造成种种不便,而且也制约了资讯的交流与经济的发展。及至近代,不少有识之士都阐明中国要致富图强,就必須改善落后的交通狀況,大力发展现代化的交通事业。马车轿子黄包车永久自行车捷安特自行车轮船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火车汽车冯如和他的飞机飞机空中客车A3801、清末民初极具历史价值的一张照片,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结婚时的情景。2、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许穿白色衣服的。3、随着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婚纱首次在我国亮相,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4、30年代西式服装大行其道。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流行穿白色婚纱礼服,一般新娘穿白色婚纱礼服,手捧鲜花,头戴白色长纱,长达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礼服,白硬领衬衫,戴黑领结,手捧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另外还有男女二位傧相,也穿大礼服和白纱,陪着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后就在教堂内与双方家长,证婚人等拍摄合影照,这就是起初的婚纱照,这种类型的结婚照一直延续到50年代。40年代前后白色婚纱礼服已经成为一种风气50年代和60、70年代的结婚照是差不多的。80年代的人终于又穿上了婚纱和西服90年代以后,化妆技术可真没得说,连最亲的人也认不出来结婚证书,作为男女双方婚姻关系的法律凭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旧时的婚书有称“八字帖”,依男左女右次序,分书男女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名号,封面有古语,一式两份,择吉日请媒人传送,以为婚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婚姻制度,自然也赋予结婚证书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建国初期的结婚证比较朴素,一般是一张奖状式样的纸。一张1954年颁发的结婚证,上面盖有“××市××区人民政府”红印,文字简单朴素:“××,男,现年××岁,××,女,现年××岁自愿结婚,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特发此证”,浅红色的墨体3字“结婚证”,上面是四面红旗,四枝麦穗,一颗红星。“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为结婚证换上了“革命化”的面容。当时多数结婚证书为折叠式:封面是毛泽东穿军装的头像,以及红旗和《老三篇》,背面是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内页则是毛泽东语录和结婚登记内容。50多岁的人仍记忆犹新:“经公社革命委员会审查同意,下乡革命青年某某同志和贫下中农子女某某同志结为夫妻,希望你们在毛主席指引的革命航线上奋勇前进!”这种祝词,在当时可能是最流行的经典话语。直到改革开放后,结婚证才回归其法律文书的本质。上世纪80年代,夫妻双人照片贴上了结婚证,结婚证上的文本,更突出了法律观念:“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成为了批准结婚登记的依据。今年,结婚证再次“变脸”。新时代的结婚证实行了更加完善的定向定位安全防伪水印币纸,水印图案成“双喜”。一滴水映出大海.一张小小的结婚证,点点滴滴的变化映照出社会的进程,它所蕴涵的内容,令人回味.1、20世纪初:四合院里看洋楼中国传统的住宅形式多为院落布局,而四合院正是中国人最理想的住宅形式。四合院按中轴线东西两侧的住房对称,正房朝南,东西两侧是厢房,另有耳房和小院。院中铺地砖,两旁可种树木花草,形成一个舒适宁静的居住环境。北京的四合院是这类住宅的典型。2、民国时期:西式建筑露峥嵘1928年修建的沙逊大厦(今南京路外滩和平饭店北楼)是一幢10层的钢架结构大楼,整座楼用花岗石砌筑,外形简洁明朗。此楼的建造明显受到19世纪末出现在美国芝加哥高楼建筑风格的影响,外部不重雕琢,内部却装饰得豪华无比。沙逊大厦是上海第一座10层以上的大楼3、新中国成立后:新村成为风景线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率先改造了臭水横溢的龙须沟和破烂不堪的和平里,建了新住宅区,在东郊和西郊,也建设了配套住宅。一般是独门独户,每户建筑面积50平方米。50年代初,设立了建筑工程部,第一任部长陈正人。在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内,一举建成住宅9454万平方米,缓解了饱受战乱之苦的平民百姓的居住条件。“二五”期间再接再厉,又建成了1.1亿平方米。这时期的新建民居,除平房外,大多数是4层左右的小楼,屋顶较高,达3米左右,有的高达3.5米,窗户却很小,不够畅朗,居室通常是大间套小间,没有厅,只有一个狭窄的过道,是借鉴了前苏联住宅模式。新建的住宅小区通常称为新村。住户是普通职工。当时,工人,尤其是大城市的工人住房困难受到特别的关注。1952年,上海为执行毛泽东主席数年内解决大城市工人住宅的指示,专门成立了工人住宅修建委员会。当年,第一批住宅21002户完工,以当时的家庭成员平均每户5人计算,可解决10万人的居住问题。修建于上海西郊的曹杨路一带,取名“曹杨新村”,占地200亩,建有合作社、医疗站、公共浴室等设施,风景优美,处处花草林木,小桥、流水、人家、浑然一体。一时间,“曹杨新村”在上海成为令人羡慕的新式住宅的代表,是无房户梦想中的天堂。4、“文革”时期:神州处处大杂院70年代末,全国城镇住宅面积约40亿平方米,其中解放后新建的仅占百分之十几,就是说,当时全国城市绝大部分人住的是解放前的房子,陈旧不堪,杂乱无章。再加上50年代盲目生育,70年代进入生育高峰,子女多了住不下,院子里搭出个坯间,或者盖间小厨房,腾出来的厨房住人,能想的法子都想到了。于是,迫于人口与住房的矛盾,大杂院出现了。大杂院里通常住着10多户甚至更多的人家,共用一个厕所,有些还是不分男女的,很不方便。华北的四合院、江南水乡的秀丽庭院,能保持原貌的不多了,大部分成了大杂院。5、改革开放以来:高楼林立花园遍地沁雅凯旋城龙湖香都金茂大厦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