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掃墓節清明節由來日期清明節的食俗民俗活動詩意清明節是哪一天國曆四月五日農曆春分之後的十五天以前的寒食節清明節的由來相傳於春秋時代時,晉國有一派奸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子推便護送重耳離開晉國。由於,介子推希望重耳能安然返國,做個勤政愛民的國君。因此在流亡期間,介子推仍盡心盡力的照顧重耳,甚至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十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國并當上了國君,成了後來的晉文公,並一一犒賞曾協助過他的人,卻將介子推遺忘了。經旁人提醒後,晉文公才趕忙請介子推前來領賞,誰知介子推已帶了他的母親到深山隱居了,晉文公和臣子在山中尋了許久,仍遍尋不著。這時有人獻計放火燒山,認為介子推是有名的孝子,一定會背著母親跑出來。然而大火燒了很久,仍不見介子推出現,等火熄滅了後,人們才發現介子推背著他母親,已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晉文公見了後相當傷心懊悔,便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一天,以紀念介子推的忠誠。掃墓的步驟掃墓可分三個步驟修整墓園祭祖壓紙掃墓的方式「掛紙」又叫「壓紙」,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象徵著子孫一年一度為祖先的居處所添的新瓦表示這座墳有子孫來祭掃壓紙掃墓的方式「培墓」則是比較隆重的祭墓儀式新墓要連續培墓三年,而過去一年中有娶媳婦或生男丁的家庭也要培墓清明節的食俗春捲,也稱為「潤餅客家人則製作「艾粄」墓粿是祭掃墳墓用的粿類,一般以紅龜粿、發粿及鼠麴粿為多。現今人們已多用水果及鮮花替代了墓粿清明節的食俗潤餅又叫春捲潤餅是以麵粉做成薄皮,內可包豆芽菜、紅蘿匐絲、筍絲及肉絲、豆干絲及蛋皮等,灑上花生粉及糖粉,捲成圓筒狀即可食用,相當可口。踏青就是出外郊遊,這是清明節另一個活動,其意義與掃墓完全不同。趁著風和日麗,與三五好友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民俗活動民俗活動盪鞦韆從前人們喜愛在清明節外出盪鞦韆,所以,盪鞦韆成為清明節的應景遊戲。現今,這個習俗已消失,盪鞦韆已經不再侷限在清明節了!盪鞦韆民俗活動插柳條古時候,人們掃墓、郊遊後,在回家的路上,都會順手採幾朵花插在頭上,或是採幾根柳條插在屋子前後。據說這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人祖師──神農氏。後來人們認為插柳條能帶給他們長壽和平安。這個習俗就留傳至今了。清明節杜牧杏花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搖指杏花村清明節的意義慎終追遠懷念祖先紀念祖先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