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辅导主讲:李荔波2《心理学》题型(一)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二)名词解释(4题,每题4分,共16分)(三)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四)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五)材料分析题(1题,每题14分,共14分)3《心理学》知识点与题型(一)识记=选择题、名词解释————务必记住,记住就行(二)理解=选择题、简答题、论述————务必记住,条理理清(三)应用=材料分析题————务必记住,尽量多看,和生活联系4一、心理学概述5一、识记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心理现象规律)。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个性)6心理过程:知情意人格:1)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I.能力II.气质III.性格72、心理学的产生、独立与发展心理学流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要研究意识的结构,强调内省方法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意识流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研究“刺激—反应”,主张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研究整体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无意识,性动力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是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8(二)理解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1)揭示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2)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What?Why?How?92、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的关系可归纳为三个不同(1)概念不同(2)研究领域不同:应用还是理论?(3)研究对象(情境)不同:成人、儿童、教育情境?103、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认识内外世界;(2)调整和控制行为(对内);(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对外)。11(三)应用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答题要点:(1)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教育学、各科的教学教法都是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工作起着指导的作用(总论);(2)认识和了解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效应,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例如,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据此教师在一节课内应有准备地对待这种心理状态,学生高度注意10-20分钟以后,应让学生松弛几分钟。(3)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心理规律去影响和控制人的心理,例如根据记忆规律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4)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例如各种心理素质的训练,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等)。12二、认知过程13(一)识记1、感觉的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比感觉后效142、知觉的概念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似动现象诱导运动错觉153、注意的概念和特点(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最基本的特点)、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的起伏现象注意的品质注意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注意广度(注意广度也就是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注意分配(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注意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164、记忆(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持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瞬时记忆(感觉登记)、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5-9个容量)、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17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机械识记(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者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保持(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存储和巩固的过程)、遗忘(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以及错误的再认和回忆)18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有意回忆(有预定的回忆意图和目的,有意识地搜索和复现过去形成的映象)、无意回忆(没有明确的回忆意图和目的,映象是按照联想原则自然而然地被提取或复现)、追忆(根据有关线索,使用一定策略,通过推论和探索,在意志努力下完成的有意回忆)、19前摄抑制(先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继的学习与记忆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和巩固的干扰作用)、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在系列学习中,在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其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而其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系列位置效应一般在自由回忆中出现,是双重记忆理论的重要证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先快后慢”的原则);记忆的几个品质: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和备用性205、思维的概念和特点(以人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认知活动高级形式。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思维的种类: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思维的品质(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216、问题解决的概念: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一个问题可分为三个部分:初始状态、目标状态、认知操作。在认知心理学中,可以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它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目标指向性、目标系列性、认知性操作。7、想象的概念和种类、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幻想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想象的种类按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现象是一种没有目的、不自觉的产生地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它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再造想象: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者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228、言语的概念和特点;言语的感知与理解。言语是人们在交际中对语言的运用。它是在个体身上进行的活动,即个体借助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来传递信息的过程,也是理解语言和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过程。言语活动的特点:目的性,开放性,规则性,离散性,社会性和个体性23(二)理解1、感觉的种类;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外部感觉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皮肤觉感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24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反比);3、感觉间的相互作用;(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同一感受性中的其他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同一感觉相互作用的突出事例是感觉对比。(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会因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尚未揭示,但一般表现为:对一个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对一个感受器的强烈刺激会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254、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也影响着感觉的鲜明性和精确性。265、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276、影响注意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的条件;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是注意稳定性的内部条件;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是注意稳定的外部条件。知觉对象越集中,广度越大;个体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注意的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另外,同时进行的活动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转移的条件为原先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的性质。287、影响识记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2)学习态度(3)材料的性质和数量(4)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5)识记方法(整体识记法,部分识记法,综合识记法,其中以综合识记法较好)8、思维的过程分析和综合(基本过程)、比较、概括和抽象299、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10、问题解决的阶段一般地,问题解决经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几个阶段。1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表征方式、无关信息的干扰、功能固着性、心向(心理定势)3012、创造想象对活动的意义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与创造思维密切联系着,它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想象和创造思维一样,也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因此,它在人类生活中以及一切创造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没有创造想象,生产劳动,科技发明,艺术创作中的一切活动都无法顺利进行。13、言语的种类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31(三)应用1、运用感知觉的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要想使直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应遵循感知觉的规律。(1)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2)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3)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性对象易被感知的规律:(4)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5)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322、运用注意的规律提高学生课堂的注意力(1)加强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地组织活动: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注意。(4)用坚强意识与干扰作斗争。3、运用记忆和遗忘规律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对瞬时记忆来说,提高瞬时记忆重在集中注意,减少分心刺激,使记忆目的单纯化。对短时记忆来说,要用声码为先的原则,扩大块的单元以增加记忆广度,根据记忆的特征,及时复习使其进入长时记忆。对长时记忆来说,可采用多重编码的策略,轨迹法(运用学习材料的空间和时间顺序)、关键字法,主观组织,情景助记法。334、联系实际说明机械识记的必要性和意义识记的优越性(1)机械识记的特点是基本上不去理解材料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按照材料的时空顺序逐字逐句地识记。(2)当材料本身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或者限于学习者的知识经验水平一时难以理解时,机械识记是非常必要的。(3)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意义识记的优越性不仅在于它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识记到的信息量,还因为对识记的新材料进行有效的编码使识记材料不容易遗忘。(4)意义识记要以机械识记作基础,机械识记要靠意义识记来帮助,如果能将机械识记的内容,认为地赋予其意义,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识记效果。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防止不必要的遗忘答题要点:(1)根据“遗忘曲线”采取及时复习的策略(2)识记的方法,视听结合的识记比单纯感觉的识记遗忘要慢,用尝试重现的方法比重复阅读识记的材料要牢。(3)根据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原理,利用好清晨和临睡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