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第一节概述较之西方的理性传统,浪漫主义确实包含着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塔那斯在《西方心灵的激情》一书中,特别辨析了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对世界、人本身以及认识活动的各自描述,并认为它们对“理性经验”和“感性经验”的不同侧重,分别影响到后来的世俗主义和“反文化论”潮流。一、诺瓦利斯一般认为,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最初文献是瓦肯罗德(WH.Wachenroder,1773—1798)所写的《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其中特别强调的,是不受理性约束的艺术与上帝之间的神秘沟通。第二节德国浪漫派二、施莱格尔兄弟施莱格尔兄弟是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最重要代表。其文论思想主要见于他们与诺瓦利斯、施莱尔马赫、蒂克等人共同主办的《雅典娜神殿》。按照诺瓦利斯的说法,他们是意识到“历史不过是工具”并为了寻求一种“关于未来的福音”,而相互“结盟”的。三、施莱尔马赫施莱尔马赫(FriedrichSchleiermacher,1768—1834)与施莱格尔兄弟的诗人群体关系密切,并曾参与《雅典娜神殿》的活动。一、华兹华斯华兹华斯(WWordsworth,1770—1850)在1798年与柯尔律治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以后,曾为1800年的第二版和1815年的新版分别撰写了序言,这是其诗论的主要内容。第三节英国浪漫派(一)诗歌的题材——“微贱的田园生活”华兹华斯主张诗歌要取材于“微贱的田园生活”,是与他对西方最早的工业文明之感受相关的;乃至有研究者认为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虽然远离了法国大革命的政治背景,却表现出诗人对同样深刻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反映。(二)诗歌的本质——“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认为:诗起源于原始的情感流露,“一般说来,各民族最早的诗人都是出于由真实事件所激发的热情而写作的”,所以他们“写得自然”、“感受……强烈”。因为诗歌就是“感情的历史和科学”。(三)诗歌的语言——“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华兹华斯反复强调一种“更纯朴有力的”、“从屡次的经验和正常的情感产生出来”的、“人们常用的”、“由热情产生的”、“接近人们的语言”的诗歌语言,而刻意避免所谓“诗的词汇”。这在英国诗歌史上可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四)诗人的特征——五种能力观察和描绘的能力强烈的感受能力沉思的能力想象和幻想的能力虚构的能力二、柯尔律治柯尔律治(STColeridge,1772—1834)在西方文论史的研究中,通常被提及的是其《文学生涯》(又译《文学传记》)、《莎士比亚评论集》、《欣赏批评的原理》等。三、雪莱雪莱(Shelley,1792—1822)1792年8月4日生于贵族家庭,父亲是国会议员。1804年,雪莱入伊顿公学受中等教育;1810年10月,入牛津大学。(一)诗的本质(二)诗的功用(三)诗的创作(四)诗人修养一、雨果雨果(VictoMarieHugo,1802—1885)著有《论莎士比亚》,但是研究者通常认为《〈克伦威尔〉序》和《〈欧那尼〉序》代表了他的主要文论思想。第四节法国浪漫派二、斯塔尔夫人斯塔尔夫人(Stal,1766—1817)的主要文论著作有两部,都同她在法国大革命前后的特殊处境相关。复习思考题1、施莱尔马赫为什么被称为“现代诠释学之父”?2、柯尔律治与华兹华斯对“想象”的论说有何区别?3、斯塔尔夫人划分“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的文化依据何在?4、雨果论说文学发展诸阶段的用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