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王成英本章前言: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经过国内外长期艰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建立起来的,并在短期内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高度集权的弊端日益暴露,为了克服这些弊端,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改革从50年代初开始提上日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东欧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失败,发生剧变,苏联就此解体。人类历史上第一社会主义国家在存在了74年后衰亡。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自身巩固、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和基本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特有规律,并在社会主义改革浪潮中发展起来的。1.《在祖国的一年》(俄)普列汉诺夫,内部。2.《跨进二十世纪的时候》(俄)普列汉诺夫,东方出版社。3.《国家与革命》、《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论我国革命》、《论合作社》、《论粮食税》列宁,人民出版社。4.《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斯大林著,人民出版社。5.《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放、黄达强主编6.《苏联兴亡史论》陆南泉主编,人民出版社。7.《历史的风》李慎明主编,人民出版社。8.《改革与新思维》(苏)戈尔巴乔夫著,新华出版社。9.《二十世纪精神教训》(苏)戈尔巴乔夫著,中央编译局出版社。第一节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俄罗斯的革命形势日益成熟,1917年俄罗斯发生了2月革命,沙皇被迫退位。当时上层以资产阶级为首组建了临时政府,下层以无产阶级为主体自发形成了苏维埃政权。列宁回国后积极发动广大劳动群众,成功地领导了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在俄罗斯以中心城市为根据地迅速推进并通过国内战争消灭了残存的旧势力。在内战期间,布尔什维克直接运用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大力实行公有制以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21年春红军发生骚乱,列宁开始反省俄罗斯的社会主义政策,并及时调整实行了三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出实行符合俄罗斯当时国情的新经济政策。1922年秋列宁因病退居二线并开始再次全方位地反省苏俄的社会主义制度。他当时非常忧虑新的政权能否得到巩固,担心发生两大分裂和冲突:一是作为政权基础的两大阶级的分裂;二是领导上层的分裂。为了巩固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他提出了一揽子改革方案,并加紧与错误倾向的斗争。从22年12月—23年3月,列宁写下了一系列文章和日记阐述自己的思想。这些文章包括《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论我国革命》、《论合作社》、《论粮食税》等。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运用各种手段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与新老反对派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对整个社会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清洗并逐渐确立了自己对党和国家的全方位绝对的领导权。这一领导权由于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的胜利而被扩张到东欧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使这些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都借鉴和照搬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二节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及改革的失败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苏联在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0世纪20、3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渐形成了一套经济、政治、文化和对外关系的体制。(一)经济上弊端一:单一的公有制形式是斯大林模式的重要经济特征,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国家所有制和集体农庄所有制两种。(1)国家所有制是在十月革命初期对大企业和银行实行国有化政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集体所有制是在大规模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弊端二:农轻重比例失调。苏联的经济发展的战略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长期忽视甚至损害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1)国内一战前工业落后;2)国外,一战外国武装干涉使苏联工业受破坏;3)苏联30多年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从1926年-1936年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8年工业达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弊端三: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十月革命前小商品经济占主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受挫,新经济时期重提商品交换和贸易自由。斯大林时期有长期歧视和排斥商品经济倾向。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才有限度地肯定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消费领域保留商品生产的必要性,但又否定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商品生产单位,否定生产资料是商品,价值规律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二)政治上弊端一: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党和国家的关系上,把党对国家的领导作用变成了党政不分,以政代党,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执行机构,最高决策权往往集团于斯大林个人。弊端二:一党独存,一党专政,苏联共产党是唯一的政党。“在我们苏联,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我们的苏维埃组织和其他群众组织没有党的原则性指示,就不会决定任何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或组织问题??这个事实应当认为是党的领导作用的最高表现。”弊端三:党内民主被破坏。年会制被破坏,长达13年之久没有召开。中央政治局成为凌驾于全党之上最高权力机关。斯大林1922-1941年是党的总书记。1941年5月后斯大林集党的总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于一身,独掌党政军大权。(三)文化上苏联在文化上也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体制,各种文化单位均由国家包办下来。文化上,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组织或者学的领导人说了算。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改革及解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改革从赫鲁晓夫上台开始,中间经过勃列日涅夫的调整,及至戈尔巴乔夫时期走向瓦解苏斯洛夫朱可夫(一)赫鲁晓夫不彻底、不成功的改革第一,政治体制改革1.对党的领导制度和党内生活方面的改革:(1)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实行集体领导,克服独断专行。(2)按照生产原则改组党的领导体制和机构。2.改革国家机关,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1)改组和整顿国家安全机关。(2)调整和加强监督机关的职能。3.改革干部终身制,建立干部更新制度:(1)推进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2)推行干部任期制和轮换制。第二,经济体制改革1.工业管理体制:内容主要是精简机构和权力下放,“条条”变“块块”。2.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1)逐步取消义务交售制,改行采购制;放宽对个人经营副业的政策,降低个人副业的税收;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2)改革农业计划管理制度,扩大农庄、农场的自主权。(3)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撤消机器拖拉机站。(4)大规模开垦地。第三,意识形态方面的变革赫鲁晓夫在政治领域提出了全民国家和全民党,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我国称‘三和两全’)在文艺界提倡现实主义等等。第四,赫鲁晓夫对对外政策作了调整:强调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是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总路线。评价:赫鲁晓夫执政10年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对外关系方面进行了改革,这是苏联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公开接示了苏联旧体制矛盾和弊端,对旧体制有局部改革,对国际共运也具有重要影响。但对社会主义和苏联旧体制弊端认识不够和缺乏进行改革的经验,及赫个人素质缺陷,故造成许多错误。因此1964年10月发生了赫氏下台的事件。(二)勃列日涅夫时期改革的调整和逆转第一,政治体制方面的调整1.恢复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体制,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党的改革)(1)取消赫时期设立的工业党和农业党,恢复设立统一的党委会。(2)调整党组织领导机构的建制和制度。(3)取消干部的任期制和轮换制推行稳定干部队伍的方针。(4)强调党对苏联社会的核心领导地位和作用。(5)强调集体领导,规定党政最高领导职务永远不得兼任。2.加强苏维埃制度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权力系统改革)1977年颁布新宪法,主要内容:(1)扩大苏维埃的权限。最高苏维埃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主要职责如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健全和改进苏维埃选举制度。(3)提高其他社会团体的地位和作用。如工会,妇联等。第二,经济方面的改革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力支持柯西金的“新经济体制”的改革试验。(1)恢复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兼顾地区。(2)扩大企业自主权,改进计划工作。(3)提倡物质刺激,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第三,意识形态方面的改进和“发达社会主义”。勃列日涅夫强调“要事实求是地,科学地评价和估计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和前景”,并逐步抛弃了赫的提法。1967年他正式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苏领导人一向存在着超越历史阶段的“左”的思想和理论。斯大林:1936宣布在苏建成社会主义,1938在党的18大上宣布苏联已经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并进入从社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阶段;赫1961在苏共21大上宣布苏“在20年内我们将基本建成共产主义”。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明确提出,它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而且应该划分阶段的。它把苏联社会主义的进程划分为过渡阶段,基本建成社会主义阶段和建成发达社会主义阶段。后者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一理论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仍然没有能实事求是地认识苏联的国情和估计苏联的现实条件,仍然包含着超越阶段的成分,实际成为粉饰苏联现实和造成苏在70年代以来经济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对外政策的变化,从缓和走向争霸(1)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1965-1975年间主要推行“缓和战略”。(2)对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大家庭论”之外,又提出了“有限主权论”和“国际专政论”,可以随意侵犯友国主权,实行国际无产阶级专政。评价: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以70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在前期克服了赫时期的错误和矛盾,新经济体制试验促使苏联的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但到了后期,政治上僵化,保守势力抬头,党政领导老化,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停滞,甚至出现逆转。苏联到勃列日涅夫后期逐渐成为一个保守,停滞的社会,传统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三)戈尔巴乔夫的“彻底”改革及苏联解体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1931——)任总书记兼国防委员会主席,7月又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从此苏联进入了它的最后时期-—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戈尔巴乔夫执政7年,苏联改革和演变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5.3—1988.6苏共召开27大;1987.11戈尔巴乔夫发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看法:1.在思想理论和政治方面,强调改革的必要性和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和“人道主义”。(1)批判旧体制,极力宣传和提倡改革。(2)根据对改革的态度,调整和整顿干部队伍。(3)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和“人道主义”。2.经济方面的新思维(1)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1985苏共四月全会和1986年春苏共27大制定。目标在1986-2000的15年里,使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7%,是国民收入翻一番,以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2)经济改革新思路第一,提出苏联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的新论断。第二,提出把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与经营方式区别开来的设想。实行多种所有制。第三,提出“克服对商品货币关系的成见”。建立和组织“真正的市场经济”。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3.对外关系方面,提出一套“国际政治新思维”。(1)强调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2)强调各国“自由选择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戈尔巴乔夫在第一阶段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出现了不少错误,造成了很多严重的后果,然而就整体而言,还没有越出传统社会主义的范围。但进入第二阶段后,改革就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二阶段,自1988.6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1991.12月苏联解体。1.经济改革受阻,转向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主。2.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3.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使其向社会民主党方向转变。4.实行多党制,总统制和主权国家联盟制。5.加速推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1990年春戈尔巴乔夫提出实行更大范围的所有制改革,早日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三个方案:一、雷日科夫,稳健派,主张用3-5年逐步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二、激进派,沙塔林提出,受叶利钦支持的休克疗法,用500天分三个阶段实现生产资料的私有化。三、中间方案,由戈尔巴乔夫委托经济学家阿甘别吉扬起草。由于各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