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校◆主办:扬中树人九龙湖校区初一(20)班编辑:张起帆第倒贴“福”字福临门春节来临,人们为了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往往会贴“窗花”、贴“春联”。与此同时,一些人家还会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祝老师同学们牛年吉祥、梦想成真!爆竹声声辞旧岁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一位银须飘逸,目若朗星的老人来到村里,对村里的一位善良的婆婆说:“老人家若让我在此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东头一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一声,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狼狈逃蹿,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那位银须飘逸,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从此,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烛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逐渐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我的春节小文文春的习俗节春节de诗盼春节转眼间,2010年已经远去,2011年新春佳节来到了,这也是我盼望已久的节日了。为什么我会盼望过春节?首先因为我在春节时可以放许多不同种类的炮。自从我上一年级起,每年的春节,爸爸就给我许多烟花或鞭炮。在这些炮中,有的小巧玲珑,讨人喜爱;有的五彩缤纷,人见人爱;有的状似飞碟,直冲云霄......盼望过春节,是因为我在春节里可以到扬州老家去,与我的朋友痛快地玩上一阵。因为只有到了春节这样的长假,我们才可以相聚、玩耍......盼望过春节,还因为在春节里,我可以吃到许多平日吃不到的美味佳肴。要知道,我可是个地地道道的美食家......盼望过春节,最主要是我想见那年过九旬的老太太。因为她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单身度过的,我想乘这过年去老家好好陪陪老太太。我盼望春节的原因还有很多。总而言之,我想对天下所有的儿女说:“常回家看看。”年年春节美食多在古代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除夕之夜也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走亲访友拜大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总把新桃换旧符。千门万户曈曈日,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声中一岁除,(宋)王安石元日共说此年丰。田家占气候,荷锄随牧童;桑野就耕父,无禄尚忧农。我年已强壮,今朝岁起东;昨夜斗回北,(唐)孟浩然田家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