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宋词17爱国词四首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赵鼎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赵鼎(1085—1147),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南宋四名臣”。赵主要从政,也能词。早期所写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多家国乡关之思。靖康之变,汴京沦陷,北宋王朝宣告灭亡。赵构被拥立为帝,重新建立政权,是为南宋,作者随驾到达建康,此词大概是作于到建康不久的当年元宵节。结合注释阅读作品,理解其艺术手法及全词主旨。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赵鼎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1、此词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抒发了强烈的黍离(国破家亡)之悲。(主旨)2、本词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天涯海角悲凉地”的上元转入“全盛时”的上元情景的回忆。再由“分明一觉华胥梦”回到“悲凉地”来,用“泪满衣”的抒情语作结。可见客愁之重,羁旅之深。回忆“全盛时”的欢乐情景,有力地表现了当前所面对的“悲凉地”的悲伤。抒发了作者灼热的爱国情感。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赵鼎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天涯海角悲凉地”,补足“客路”二字含义。所谓天涯,主要的不是指地域遥远,而是指漂泊他乡异地。这时的建康,一方面是南宋驻有重兵,准备抵抗金侵略者;另一方面,又聚集了许多从北方逃难过来的流离失所者,真是一个“悲凉地”。“全盛时”上元的情形。“弄”、“流”二字很能传“花影”、“月辉”之神,升平的氛围已呈现出来了。“水精宫殿五云飞。”笔墨侧重对皇宫中的太平祥和气氛的渲染。乐景衬哀情.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赵鼎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词眼”。“哪知”、“忽惊”有如梦初醒的意思;“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是梦境的显现;“回首东风泪满衣”是梦醒后的悲哀。处处紧扣华胥梦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张元干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作者及写作背景张元干出身于世代仕宦家庭。自小有志于学,胸怀壮志。宋徽宗政和、宣和年间进入仕途。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四年前,枢密院编修胡铨上书皇帝,要求皇帝斩秦桧、孙近等投降派的头,表示“不与秦桧等共戴天日”,因而遭到迫害。这年,秦桧又指使他的爪牙诬陷胡铨,把他除名,由福州押送新州(今广东新兴)编管。当时士大夫慑于秦桧的淫威,都“畏罪箝口,莫敢与立谈”(岳珂《程史》卷十二)。当时寓居福州的张元干,不顾个人安危,写了这首词相赠,并与之饯别,表现了词人坚持正义、刚正不屈的斗争精神,抒发了“抑塞磊落之气”。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张元干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1.这首词开头写景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2.“底事昆仑倾砥柱”三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社会图景?3.请分析出上下片所抒发的不同感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品格?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张元干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1.这首词开头写景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借景抒情,表达对沦陷区的感伤和怀念之情。北宋的京都汴京早已被金人占领,怅望中原地区,金兵军营相望,军号凄厉。故都一片荒凉。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张元干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2.“底事昆仑倾砥柱”三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社会图景?北宋沦亡,金人肆意侵略,乡村野兽横行,一片荒凉之景。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张元干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3.请分析出上下片所抒发的不同感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品格?上片感叹时局,反映金兵侵略带来的灾难;下片抒写依依分别之情,勉励友人振作精神继续斗争。表达了作者刚正不阿,坚持正义,凛然无畏的气魄和深切同情友人的品格。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张元干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主旨这是一首“忠愤气填膺”的送别词,对横遭政治迫害的胡铨表示深切的同情,对迫害者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控诉,体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强烈的正义感和大无畏精神。示儿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词和散文的成就也很高。题材非常广泛,大多数是关于收复中原的爱国内容和主题。“六十年间万首诗,十之六七言恢复。”其中涉及时事政治的作品,慷慨激昂,具有强烈的义愤,表达了广大民众恢复中原的愿望。他的词风格多样,也是以爱国主题为主调,这部分作品和辛弃疾的词同样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一生以抗金报国、收复中原为己任。但是在投降派当政的社会条件下,他长期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最后还被罢黜回乡,投闲置散,壮志未酬。但他始终没有忘怀国事,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现实与理想的激烈矛盾,始终冲击着他的内心深处。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创作的。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上片开头以“”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一转,却只有往事入梦,理想与现实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2.下片开头“未”写出,“先”体现,“空”表达,深入了上片的“身”与“心”矛盾冲突。3.“此生谁料”一句正常的语序是,它写出了的悲哀,“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先后,形成转折,表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当年梦断身老而理想未成的遗憾岁月无多的沉痛悲凉内心的失望和痛苦“谁料此生”今生不能实现理想扬抑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词人没有料想到,一生虽有抗敌报国的壮志,却长期被投闲置散。“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恰如一个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翼,落到地上,痛苦呻吟。本词抒发了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悲切之情。全文运用了对比、虚实结合手法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江湖,未忘忧国,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的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唐宋词鉴赏辞典》柳梢青春感刘辰翁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考进士时,因在廷试对策中得罪了权臣贾似道,被降为丙等。他曾参加文天祥所领导的抗元斗争,南宋沦亡后,在外流落多年,晚年在故乡的山中隐居。此词就作于隐居期间。“春感”,这里是写在元宵节的感想。结合注释阅读作品,说说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想。物非、人非(亡国)之感柳梢青春感刘辰翁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1、这是一首亡国的悲歌,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故国表示深沉的怀念,对元统治者表示切齿的痛恨,抒发了亡国的深哀巨痛,充满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2、本词在艺术上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虚实结合。1.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铁马蒙毡”,暗指当年“金戈铁马”的抗元之势今已不在。这四个字中包含着词人的无尽憾恨。B.“银花洒泪”,景情交融,耐人品味:元宵节火树银花的景象,更勾起了亡国遗民屈辱、悲凉的感情。C.“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描写元人以鼓噪庆祝胜利,意思在说明入主异族不会欣赏汉人的歌声。D.下阕写佳节思故国的愁绪,比辛弃疾“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慨叹更多了几番怨懑与无奈。2.简要分析“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两句在词中的作用。3.“辇下风光”三句分别是什么意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CC项所引的词句,不仅说元人的鼓乐笛声不悠扬、不中听,更主要的是反映亡国遗民听到入主异族的音乐,立即引起了亡国之恨的心情。将其理解为“说明入主异族不会欣赏汉人的歌声”是不恰当的。2、“辇下风光”三句分别是什么意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辇下风光”指临安繁盛是热闹繁华的风光;“山中岁月”指作者在山中度过的寂寞隐居岁月;“海上心情”引忠臣苏武牧羊海上不忘故国之典,作者以之自况。对作者来说,大宋被蒙古灭亡后,故国重游,已物非人非,别是一番愁苦在心头。“山中岁月”是其身之所在;“辇下风光”是其心之所系;“海上心情”是其志之所向。作者对故国的忠诚,虽死未悔,令人击节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