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了解《坛经》两则的大致内容,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1、佛教在中国•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在《增一阿含经》的序言中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用一句话来说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介绍佛教和禅宗在中国流传的基本情况•佛教最早传入我国的确切年代已很难考定。一般说法有两种:一是说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子弟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记》。另一说源于“白马驮经”的故事,即东汉永平年间(58年—75年)。因此佛教初入我国的时间,当在公元一世纪的前后。两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流传的地区也有限,佛教信徒较少,多为社会上层人物。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矛盾激化,再加上统治者有意识地提倡,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在唐朝,佛、儒、道三者一方面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又在统治者的有意协调下表现德和谐一致。这一时期佛教繁荣的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众多佛教宗派的形成。它们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这八宗。晚唐、五代至宋,由于历次法难,更直接的原因是由于会昌法难,又加上社会的动荡不安,佛教走向了转折。明清以后,佛教愈趋衰落。•2、禅宗•重禅观,不重教理,自称教外别传。以菩提达摩为初祖,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强调渐悟,南宗主顿悟。弘忍圆寂后,北宗神秀大禅宗风于长安、洛阳。•中唐以后,南宗成为禅宗的正统,并形成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五家。但宋朝以后则仅存曹洞、临济二脉。•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建立了自己的宗经,标榜自己独特的修持方式,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其公开宣称以六祖慧能的言教为经,并以开坛立宗的形式命名为《坛经》,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被公开而持久地称为“经”的佛教著作。《坛经》两则慧能受法慧能接受禅法。慧能,俗姓卢,新州人,为禅宗南宗的始祖。也叫惠能。五祖夜至三更,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慧能一闻,言下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弘忍,俗姓周,湖北黄梅人,生于隋仁寿元年(601)。七岁时,从四祖道信出家,年十三,正式剃度为僧。他在道信门下,日间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唐永徽三年(651)道信付法传衣给他。同年九月道信圆寂,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他因在双峰山的东面冯茂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时称他的禅学为东山法门。佛堂一言之下,顿时便传顿法及衣:“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五祖言:“慧能!自古传法,气即顿悟法门,意思是不需要时间也不需要循序渐进,直接悟到真理的教法。法衣信物,凭信指传授禅法的一种特殊方法,强调学禅者对禅法的内心自悟:把握禅理不拘于形式,重点是“修心”,关键在于知道“心即是佛”。如悬丝!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生命如同悬挂在发丝上,比喻相当危险。停留此处,此地即刻离开•翻译:半夜三更时分,弘忍大师悄悄把慧能叫到佛堂内,向他讲说《金刚经》。慧能一听,马上就领悟了《金刚经》的大意。就在这天夜里,弘忍大师向慧能传授了佛法,寺内所有的人谁也没有发觉,然后弘忍大师便悄悄地把禅宗的顿悟之法与法衣传给了慧能,(并且对他说):“你是禅宗第六代祖,袈裟将是信物,一代一代往下传;传授禅法时要强调学禅者对禅法的内心自悟,让他们自己能够悟到佛性。”五祖弘忍大师说:“慧能,自古以来传授禅法的人,生命犹如悬在发丝上相当危险!如果你停留在此地,有人害你的话,你须即刻离开。”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哪几层?写出了弘忍大师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一则主要是写慧能受衣法时的情景和弘忍大师的教诲。第一层从开头至“当令自悟”。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传法给慧能,宣布他为自己的传人,以自己的袈裟为信物,将佛法一代一代发扬光大。二是传授本门的“独门秘笈”,即“以心传心”,不依赖文字的传道方式和通过引导使学禅者自己顿悟的修行方法。第二层从“五祖言”至“文末”。这层主要是写弘忍大师告诫慧能自古以来,传授衣法常常引起禅门内部的倾轧,受衣法的人往往气如悬丝非常危险。不要在此久留要迅速离开此地。文章主要写出了弘忍大师的谨慎。南能北秀弘忍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两派。慧能接受五祖衣钵,传教岭南,故称南能;神秀在弘忍死后,应武则天之征入长安,传教于北方,故称北秀。神秀,禅宗北宗的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世人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原因,根由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禅宗兴起后,用为寺院主管僧的称呼。这里指担任住持。下文的“住”也是“担任住持”的意思。翻译:世人都在传南能北秀,却不知道根本的原因。神秀禅师,在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担任住持修炼佛行;慧能大师在韶州城以东三十五里的曹溪山住。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虽然指传人为何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利,利根,即素质高悟道就快;钝,即钝根,即素质低悟道就慢。担任住持人的见性有迟有疾。见指见性,佛教用语。意思是悟彻清净的佛性•曹溪山担任住持。佛法虽然是同一宗派,而传人有南北之分,因此便确立了南北两派。为何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呢?佛法虽然只有一种,但人的见性有迟有疾,人的见性慢就是渐悟,人的见性快就是顿悟。佛法本身虽然没有顿渐之分,但是人的根器却有敏捷和迟钝的区别,所以才有渐、顿之别。•“南能北秀”这一则,指出虽然南北地域不•同,实际是他们的师承是一样的,都是弘忍所传的佛法,在对人的心性的认识上他们是一致的,即都认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而众生因迷妄颠倒而不能觉悟。悟道方式侧重点不同,确是相互补充的。“法即一种”,这里的“法”就是众生本具有的自性清净心。因为众生的清净佛性一向为迷妄所覆盖,只有消除妄念,真性才能显露出来。但是由于人的领悟能力有差别,领悟力差的可以通过渐修使其慢慢领悟,而领悟力强的则可以引导其瞬间领悟,也就是说要因材施法。实际上,法本身并没有顿渐之分,因为人的觉悟都是刹那间的事情,只是因为人的根器利钝不同,觉悟的过程和方式才有了不同。思想内容探微•禅宗自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禅是梵语的音译,指的是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在彻底寂静中呈现的神秘思维状态,这是一种修行的方式。禅宗重视体悟而轻视理论,理论是没有多少新的东西,对于禅修却有着重大的发展。禅宗的主要思想有:•1、佛性本有•禅宗认为佛性是众生本来就有的,凡和圣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悟到了它。所以佛在心中,自心即是佛,不需向外求索。“人即有南北,佛性对禅宗主要思想的介绍•即无南北。”另一方面又指出修行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各自观心,自见本性。”•2、无住我心•“无住我心”就是要在没有执著的情况下,保持心的圆润无滞,自然流转,在随缘任运之中保持新体的自然无碍。参禅活动于禅者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强调在一切时中,在行住坐卧中去体会禅的境界。“平常心是佛”,显示出禅是一种清净自然的境界。•3、顿悟法门•禅宗认为,从众生到佛的转化就在一念之间,转化的形式就是“悟”或者“顿悟”。顿悟的代表禅宗六祖慧能认为“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悟,“不由阶渐”,顿时完成,所以称为“顿悟”。人心本来是具备佛性的,只是被妄念所隐覆,一旦妄念俱灭,就会顿见自心。因此顿悟就意味着整个人心发生了质变。顿悟是突然的、当心的觉悟,是不经次第的、阶段而直下证人真理,切合真性的觉悟。•补充资料:•慧能,一作惠能,原籍范阳(今北京大兴、宛平一带)人,俗姓庐。父名行瑶,早年做官,后来遭贬,于唐武德三年(620)被流放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娶当地李氏女为妻,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日生下慧能。慧能三岁时,父亲不幸亡故,母守志鞠养,孤儿寡母,穷苦无依,生活极为艰辛,在如此境遇中长成的慧能,聪颖早慧,事母至孝,日日砍卖柴,奉母度日。不觉光阴荏苒,慧能已长大成人•慧能二十四岁那年,一日去市上卖柴,忽闻有人诵读佛经,据说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便问客人读的是什么经?客人告诉他,读的是《金刚经》。又问客人从何处来?如何得到此经?客人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北)东山寺来,那里有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主持传法,门徒有一千多人,我前往礼拜,总得以听受此经。慧能一听。心生羡慕,萌发了去黄梅跟从弘忍大师学习佛法的念头。客人本是一位热心的信徒,见慧能对佛法如此虔诚,便赠送他十两纹银,让他回去安置好老母的衣食生活,再到黄梅去参见五祖弘忍大师。•慧能辞别母亲后,便来到黄梅求见弘忍。据说,慧能一见弘忍,弘忍便问他:“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你是什么地方的人?到这座山来拜我为师,你现在要在我这里求得什么东西?”慧能回答说:“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的普通百姓,今天是专门来拜导师为师的。我不想求得其它什么东西,只盼望能够解脱成佛。”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葛獠,若为堪作佛?”弘忍大师听后斥责慧能说:“你是岭南人,又是个猫獠种,怎么能妄想成佛!”慧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悟南北。葛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慧能回答道:“人虽然有南北之分,佛性却没有南北之别;猫獠的地位虽然与导师不同,但佛性又有什么差别呢!”•此语一出,使弘忍大为震惊,方知慧能是大根器之人,先令慧能在寺内随众作劳役,于碓房踏碓舂米。从此,慧能将劳作与修持相结合,虽然天天干活,可是时时刻刻在静虑修禅,用功修行,所谓“愿竭其力,即安于井臼;素刳其心,获悟于梯稗。”慧能忘身为道,不避艰苦,供养众人,尽心竭力。•慧能就这样在寺中度过了八个月,一天,弘忍想物色继承人,就把众学徒召集起来,让每人写一首偈、写得最好的就被定为继承人。当时弘忍的门徒中,学业最佳、声望最高的是神秀上座,神秀恐负众望,就作了一首偈写在墙上,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首偈显然表达了神秀渐修成佛的见解。弘忍认为此偈未能见性,只到门外。慧能得知神秀所作偈后,就知其对佛法的理解并不到家,于是也作了一偈,因为不识字。就请别人代写在神秀那首偈的旁边。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说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这首偈表明了慧能顿悟成佛的见解。从神秀与慧能的两首偈来看,神秀的四句偈是抓住了人的身心两个要素,将它们比喻为“菩提树”、“明镜台”、要求人们“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里的“尘埃”、是指“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一般认为此“六尘”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由于“六识”的贪着取舍,会造成人心的染污,所以教人要“时时勤拂拭”。此偈给人留下一个精进不懈的修行者的形象。对于引偈,对于此偈,弘忍尽管认为“只到门前,尚未得入”,但又告诉门人“凡夫依上偈修行,即不堕落”。正是有了神秀偈语的未见本性,总引出慧能的得法偈,也就是说慧能的得法偈是有针对性的,•四句偈语完全是针对神秀的偈语而发的。因为神秀仍然执着于身心色相,所以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主要在于打破修持中对身心的执著。由于神秀将染净、圣凡绝对地对立起来,把污染看作是外在的因素,因而要求人们“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但在慧能看来,凡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染净圣凡关键在于自心一念,心生善端即为善,心生恶念即为恶,心性自然,本来清净。所以,慧能说:“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可以看出,慧能主要是从本然的心体上来批评神秀的,慧能这短短的四句偈,不仅概括了以后南宗禅对神秀禅法种种批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