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对中国的影响敖凯制作这些词同学们熟悉吗?皆大欢喜、醍醐灌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佛教传入对中国的影响胡适先生认为佛教传入对中国有以下影响佛教的译经诸大师,用朴实平易的白话文体来翻译佛经,但求易晓,不加藻饰,造成一种白话的文体,佛寺禅门成为白话文与白话诗的重要发源地。佛教文学最富想像力,对于最缺乏想像力的中国文学,具有很大的解放作用。中国浪漫主义的作品,像《西游记》等小说是印度文学影响下的产物。印度文学很注重形式的布局与结构。《普曜经》、《佛所行赞》、《佛本行经》等都是伟大的长篇故事;《须赖经》一类是小说体的作品;《维摩诘经》、《思益梵天所问经》等是半小说、半戏剧的作品。佛教的《维摩诘经》、《百喻经》等,鼓舞了中国晋、唐小说的创作;佛教的俗讲开示与经变文,对后来的说书、小说戏曲等中国通俗文学的形成,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禅宗语录不仅为宋明理学家所仿效,也影响到后来的民间文学创作;像《红楼梦》、《老残游记》都是受佛教影响的文学作品。这些佛经的输入,对后代弹词、平话、小说、戏剧的发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贡献,又佛经的散文与偈体夹杂并用,也对中国后来的文学体裁有影响。梁启超先生认为佛教传入对中国有如下影响国语实质的扩大:因佛典的翻译,我国语汇即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诸如“醍醐灌顶”“芸芸众生”皆是佛教用语语法及文体的变化:佛典的科判疏钞之学,为组织的解剖的文体首次在中国的出现。而禅宗的语录,更是中国文学的一大革命。文学情趣的发展:我们近代的纯文学,像小说歌曲等,皆与佛典之翻译有密切关系。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长篇叙事诗的产生,大概就是受东晋昙无谶所译马鸣《佛所行赞》的影响。又大乘经典,皆以极壮阔之文澜,演绎极微妙之教理,增进了中国人的想像力,革新了中国人的诠写法,宋元以后章回小说受其影响不少。歌舞剧的传入:我国最初的歌舞剧——拨头(亦名钵头),据近人考证,就是从南天竺附近的拔豆国传来的。字母的仿造:佛教输入,梵文也跟进来,我国高僧仿造字母来应用,才有唐代守温《见溪群疑》等三十六字母的制作。同学们知道诗佛是谁吗?王维,字摩诘,这个名字取自号称在家居士必读的《佛说维摩诘经》《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为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名。唐玄奘,宋法戒和尚都曾译过此经。宣传在世俗生活中也能修炼成佛。唐诗人王维很受此经影响,故取字摩诘。中国戏曲中著名的天女散花就出自这部《佛说维摩诘经》这是对中国诗歌影响最大的佛经——华严经《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大乘诸宗奉为宣讲圆满顿教的“经中之王”。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乘菩萨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在此经的《入法界品》中,出现了42个梵文字母,因出自《华严经》故名《华严字母》《华严字母》,据说这是古代和尚为了学习梵语而用汉字标识的梵语古印度语字母表。借助华严字母,可以倒推中国那个时候的汉字读音。华严字母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音韵“反切”之母。它让我们知道,在唐代,佛陀(Fotuo)两字读“Boda”。华严字母是东方文明最完美的“歌乐”之一。《华严字母》经过一千多年来的传承整理和弘扬,已成为中华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又是佛教梵呗的一颗明珠,堪称东方文明最完美的“歌乐”之一六朝时代,由于梵文的拼音──华严字母的翻译,启悟了中国文字的反切,由反切产生四声,由四声而把五言与七言诗改进为律绝。中国人向来作文,都主张多读多看,所谓「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为中国是没有文法可言的国家,但在唐朝时代,却由印度佛典的大量翻译,也将印度的文法输入了中国,比如「八啭声」,即是名词、代名词、动词、助词等,又如佛典中的「六离合释」,就是梵文文法的一种。其他的诸如建筑、生活、节日等不再一一赘述推荐书目:1、台湾法鼓山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2、台湾大学林世敏教授《佛教的精神与特色》3、台湾法鼓山圣严法师《学佛群疑》4、无线电专家尢智表教授《一位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5、日本松下真一《法华经与核子物理学》6、索达吉堪布《佛教科学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