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霞:天台宗随自意三昧研究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形成的佛教宗派,天台宗以其独特而宏富渊深的思想及在此思想指导下的止观方法而闻名于世,由于其实际创立者——南岳慧思与天台智者师弟二人对《法华经》的重视,天台宗又被称为法华宗。天台后学对其祖师的法华三昧成就尤其津津乐道,其次是般舟三昧,修习研究者代有其人。与人们对法华三昧、般舟三昧的高度重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千百年来随自意三昧的湮没无闻。“随自意三昧”,是慧思大师的创造,智者大师根据《大品般若经》称之为“觉意三昧”,在《摩诃止观》中又呼之为“非行非坐三昧”,这种法门是思师与智者思想、修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湛然认为思师用心“多如随自意、安乐行”,“安乐行”指《法华经安乐行义》所指示的修行方法,“随自意”即指《随自意三昧》所述法门。这两篇文章与《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展示了思师修行的概貌。从时间顺序来说,《随自意三昧》(以下简称《随自意》)成书最早,理由有三:一、《法华经安乐行义》(以下简称《安乐行》)中提到过《随自意》。二、对于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安乐行》与《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以下简称《无诤门》)相比较,论述得更为详尽深入。三、《安乐行》与《无诤门》都有将《随自意》纳入自身体系的倾向。《安乐行》中的“无相行”是对《随自意》的观行内核——观诸法实相的简化处理,《无诤门》下卷的“四念处”则是对《随自意》的重新组装。这一点将在下文详述。由此可以推断,《随自意》不仅是南岳早期的著作,这种法门也是他早期所用的主要观行方法,这种方法在他以后的修行生涯中不断得到充实改造,但其基本内核却一直保存了下来。与法华三昧的师弟授受一样,南岳也将随自意三昧传授给了智者。这主要体现在智者所著《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简称《觉意三昧》)与《摩诃止观》卷二“四三昧”之“非行非坐三昧”中。但智者绝非一个仅仅守成的人,他一方面接受南岳教法的精髓,一方面又运用其智慧将之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对于随自意三昧,他的发挥最重要的表现是提出了“即恶观心”说。这是对南岳随自意的最为彻底的贯彻。然而,出于“即恶观心”所可能造成的误解与不良社会影响,智者又再三嘱咐学人用此法门当异常谨慎,必须具有足够的智慧。这可能是天台后学少有修习此法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问题,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其现实意义。一、慧思《随自意三昧》的主要思想来源与内容“随自意”,又名“随智”,相对于“随他意”、“随情”而言,《十地经论》卷七言:“是菩萨住此第五菩萨难胜地已……名为随智者,不随他故。”随自意、随智,一般指佛或诸大菩萨说法时,依其自内证而说者;相应地,随他意、随情,则指佛说法时,顺应对象之根机而说者。对于行者来说,随自意则指随其自身的智慧与意愿随时对其心念进行层层深入的推择观照,达于正定,认识实相(真理)。因此,与随他意为“化他能所”相对应,随自意是“自行因果”。智者释“随自意三昧”为“意起即修三昧”,可谓对此法门特色的准确把握。“随自意三昧”一语是慧思的创造,但其中包含的思想与所指示的观行次第却有经典的根据,并融合了时人的理解与经验。慧思自称“遍历齐国诸大禅师学摩诃衍”,可见其学说不拘于一家之言;明•智旭大师认为中国之宗经论,应该以僧肇、南岳、天台三家的学说最为契合原经精神,可以称之为“醇乎其醇”,“不愧马鸣、龙树、无著、天亲”,故其思想是与发源于印度的佛陀教法一脉相承的。慧思自认为“随自意三昧”源于《首楞严三昧经》,认为修此三昧可得“首楞严定”:凡是一切新发心菩萨欲学六波罗蜜,欲修一切禅定,欲行三十七品,若欲说法教化众生,学大慈悲,起六神通,欲得疾入菩萨位,得佛智慧,先当具足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及学妙法莲花三昧,是菩萨最初应先学随自意三昧,此三昧若成就,得首楞严定。又认为随自意三昧的修学当贯穿整个学佛过程:从初发心终至佛果,一切圣行皆如随自意三昧。但《随自意》所根据的经典远不止《首楞严三昧经》,它实际上熔般若中观、涅槃、地论、如来藏思想为一炉,而以龙树中观思想为主。当时翻译过来的主要经论几乎都可在《随自意》中见其影响。作为一位热忱坚定的佛教修行者,慧思在其著作中讨论的核心问题与释迦牟尼提出的问题是完全一致的,即:生死是怎样存在的?当如何超越它?《随自意》也不例外,它以无始无明和有始无明解释生死轮回的根源,以观无始空与毕竟空作为破除无明的方法,以藏识与转识作为见道的主观依据与工具,而其中尤以关于无明与空的论述最为精彩,文字不多,但浓缩了慧思对佛教修行解脱基本方向与原则的认识,既与印度龙树诸师的思想一脉相承,又根据中土文化与实际修行需要对具体概念进行了特色鲜明的阐释。无始无明、藏识与心性的复杂关系则既是历史上佛教内部争论的焦点之一,又是近人关于内学与外道辩论的核心。因此,对这一文本进行理性剖析,不仅有助于理解慧思的主要思想,对于我们弄清有关心性的基本问题也是有意义的。(一)无始无明与有始无明作为佛法的核心理论,缘起论认为世间一切现象皆依一定的条件而产生、发展、消亡,并无独立自存的主体,这在《阿含经》中表述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当用这种法则来观察染净因果时,即称之为十二因缘,它被多种大小乘经典强调为佛法的心要。同观十二因缘,因个人根机不同,所以觉智随之不同。观十二因缘智凡有四种: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道;中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缘觉道;上智观者见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观者见了了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关键在于对十二有支的根本——无明的理解认识不同,从而对所不明的真理(实相)解释不同,超克无明所运用的法则也不尽相同。慧思所处的时代,集中阐述十二因缘的经典主要有两种:一是吴•支谦译《佛说贝多树下思维十二因缘》,亦名《闻城十二因缘经》;二是《佛说稻杆经》(失译人名,附东晋录)。二者分别代表了小乘与大乘对十二因缘的不同理解。《十地经论》卷八配合智度(般若波罗蜜)阐释菩萨第六地时详细分析了十二因缘的名相,并归之为“三界唯心”、“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堪称该论最具特色的论断之一。这一点对慧思影响很大。吕徵先生认为《十地经论》“上既与般若相贯,下又为瑜伽开宗”,这种风格也被慧思的著作继承了下来。另外《涅槃经》对十二因缘的说法亦颇有独特之处,它提出了观十二因缘以获解脱的诀要。十二因缘中的根本一支——无明,亦称“痴”、“痴暗”,意为愚痴、暗昧,无有智慧,不明真实。《分明缘生经》云:“不知真实说为无明。”特指对佛教所说真实的事、理、谛等的无知。佛教诸乘诸宗对无明的具体阐释有广狭深浅等差别,但几乎皆以无明为众生生死流转的最终原因。大乘大略以我、法二执为无明,而有多种区分,认为乃至阿罗汉、缘觉、菩萨未能圆满成佛也是因为未能断尽无明。《随自意》中,慧思也是从十二因缘尤其无明的角度来论述生死流转与修行解脱的:菩萨行时观此身心,一切威仪,无行无住,无坐无卧,无起无立,亦无去无来,无出无没,无生无死,亦无一切阴界诸入,是故《维摩经》云“法无去来,常不住故。诸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因者即是无明,缘者即是诸行。是故佛言:因眼见色,因心思觉,生贪爱心。爱者即是无明,为爱造业,名之为行,若能反流,观无明源及心性空,思爱亦空,无业无行,即无法生,无缘和故,“一切诸法本,因缘空无主”,觉此,尽本源故,称真沙门,亦名无生忍,复名无起法忍。他更进一步将无明区分为“无始无明”与“有始无明”:妄念思想未生时,是时毕竟无心者,名为无始;求自性清净无始心毕竟空寂,名为能破众生,是故佛言:“无始空破众生,毕竟空破诸法,无始空破未念心,毕竟空破欲念心。”是无始空破无始无明,毕竟空破有始无明。这段话中的“无始”、“自性清净无始心”、“未念心”、“众生”、“无始无明”所指基本相同,都指“妄念思想未生时”,未被遮蔽的清净心性:它不受时空所拘,故称“无始”;未与外尘和合,故称“自性清净”;未起思、爱,故名“未念心”;众生执之为我,故称“众生”;它是众生无始轮回的根本,故称“无始无明”。文中又称之为“心性”、“自性清净心”:菩萨行时,未举足、欲举足,未生念、欲生念,先观未念、欲念,心未起念时,无有心想,亦无心、心数法,是名心性。是心性无有生灭,无明无暗,无空无假,不断不常,无相貌,无所得故,是名心性,亦名自性清净心。相应地,有始无明是根、尘相对时所起心念,故名“欲念心”。它有两重涵义,一重是指在无始无明基础上,以“我”为根本而起的对法的分别;另一重是指众生无始流转过程中所累积下来的对外境及概念等的习惯性反应(习气),这种习惯性的反应通于凡圣。人们通常所用之无明多指前者。无始无明的提法见于《胜鬘经》。该经主要论述如来藏思想,着重从所证“智”、所断烦恼方面区分大、小乘的不同,认为阿罗汉、辟支佛“非断尽一切烦恼,亦非尽一切受生”,二乘人只了不思议变易死,所断烦恼有二种: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二乘极果未断的烦恼被称为“无始无明”,又被称为“无始无明住地”,“无明住地”,此种烦恼“其力最大”,如是无明住地为,于有爱数四住地其力最胜,恒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惟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此经所说之“无始无明”有时又称为“根本无明”,指“法执”,在成佛的刹那才能断尽。这对初机行者来说,根本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行者见道,从凡夫跻身于圣者行列,是一个质的飞跃,其所破无明具有决定性的地位,也可称破无始无明。察南岳所言,他固然有时是在《胜鬘经》所示含义上使用“无始无明”,但更多的时候,“无始无明”是指无明中的根本性部分,大体上相当于“我执”。同时,南岳又将《胜鬘经》中的“起烦恼”改造为“有始无明”,根据上下文,“有始无明”大体上相当于“法执”。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以下简称《无诤门》)中,有一段关于无始无明与有始无明的论述:未睹色时,名为独头无明,亦名无始无明,亦名不共无明。若眼不对色,则不能生爱,无伴共合故,无爱、行二法,不能于中种识种子,是故名为无明、独头无明、不共无明。……无明共爱合故,名之为伴,能作行业,名为始生,是身初因,是故为无始无明(根据文义,当为“有始无明”——笔者)。无始无明是根尘相对以前,心性尚未落于具体时空(眼等五根与外境相对是空间的展开,意法相对则体现为时间)时的生命状态;有始无明则是现实生活中念念流转的人生。前者具有先验的特质,后者则是经验中的一切。前者恒常存在,故称“无始”;后者根尘不对时则出现间隙,故称“有始”——始于根尘相对之刹那。二者之中无始无明更为根本,有始无明是在此基础上的具体展开。慧思剖析了无明的形态与层次,那么当如何破此无明,从而了生脱死呢?(二)无始空与毕竟空关于破除无明的方法,小乘提出以现观十二因缘之流转,对十二有支的每一支进行直观的审视,从而认识到这种流转纯苦无乐,在厌离心的基础上进行逆顺两种正观。这种在定心基础上的深观内省,其成就即为对此十二因缘的超越,从而超出生死。《稻杆经》已具有大乘精神,提出观十二因缘“无生无作,非有为,无住无为,非心境界,寂灭无相”。《大般涅槃经•应尽还源品》则说佛在灭度前重复三遍而告徒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灭寂光,名大涅槃。这段话提出观十二因缘、尤其无明要解脱、涅槃寂静以从生死束缚中解脱的方法,核心是观无明的实相,可谓大乘观十二因缘的诀要。慧思提出观无明的方法与《稻杆经》、《涅槃经》的思路是一致的,但从表述上来说则受龙树的影响更为明显。慧思说“是无始空破无始无明,毕竟空破有始无明”,在《随自意》中,“无始空”与“心性空”、“性空”所指相同。无始空、毕竟空、性空等属于十八空的内容,见于《大品般若经》卷一与卷五,龙树在《大智度论》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大品》解释毕竟空:“何等为毕竟空?毕竟名诸法毕竟不可得,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毕竟空。”《大智度论》中对毕竟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