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第十章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第一节企业家与企业家特征•第二节不同视野下的企业家概念:对企业家精神的再认识•第三节企业家得以形成的行为动机追溯•第四节从创业者到管理者:企业家行为与管理行为的相互转换•第五节从个人机遇到组织更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创新【内容提示】本章首先讨论企业家的定义、特征、社会来源及其成功的因素,其次讨论经济学中的企业家理论和社会学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再次分析企业家行为和管理者行为的相互转换,最后从个人机遇与组织更新的角度考察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精神的环境创新。网络资源•环球企业家:••中国企业家••中国社会学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社会学视野网:••美国社会学杂志•uchicago.edu/AJS/home.html•美国社会学协会:g/第一节企业家与企业家特征•一、企业家的定义•二、企业家的特征•三、关于企业家的实证研究一、企业家的定义•企业家表示一种精神、一种热情和一种理想;企业家是一种组织、管理和承担经济风险的人;企业家是用自己的智慧,靠自己的勤奋劳动而创造企业的人;企业家就是那种为了取得利润的增长,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靠寻找机会和调配资源开创一个新企业的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在新市场、新产品和新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投资能力和扩张能力。这一定义意味着企业家就是随时都在为冒险投资资源以便改进现有产品、开发新市场而不懈努力的人。案例:企业家张瑞敏•1984年,张瑞敏出任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拉开了海尔创业的序幕。在27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中,张瑞敏以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顺应时代潮流的超前战略决策带领海尔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营业额1509亿元(2011年)的全球化企业。据欧睿国际(Euromonitor)统计,海尔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海尔品牌价值连续九年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二、企业家的特征•(1)成功的企业家是合理的冒险者。•(2)成功的企业家是十分自信的。•(3)成功的企业家是勤奋工作的。•(4)成功企业家的目标是明确的。•(5)成功的企业家是精于计算的。•(6)成功的企业家是创新性人才。三、关于企业家的实证研究•1私营企业的企业家研究•周长城(1996)对武汉市的私营企业家进行了标准式的访谈调查,其中人口社会统计特征如下:私营企业家的年龄大多在30~49岁,占67%;男性占大多数,比例为84%;3/4的企业家已经结婚;多数企业家比他们的父辈有更高的文化程度,其中小学以下的为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1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9%,专科毕业生占16%,“五大生”占6%,23%的企业家具有大学本科文凭,研究生占3%。三、关于企业家的实证研究•2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研究•英国学者谢尔顿(OliverSheldon)于1923年在美国考察企业期间首先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ionsocialresponsibility,CSR)的概念,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企业内外各种社会群体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将道德因素嵌入企业社会责任范畴之内。这要求企业超越将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经营理念,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对消费者、环境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三、关于企业家的实证研究•3女企业家研究•美国女性企业研究中心(TheCenterforWomensBusinessResearch)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美国29%的私营企业是在女企业家的管理下运行的,仅2006年一年间,女企业家经营的公司就在美国产生了1.1万亿美元的巨额销售收入,并为71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在近20年中,女企业家所掌管下的公司数量的增长速度是美国所有公司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CWBR,2007)。案例:中国女企业家杨澜•现任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90年成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1994年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1996年,杨澜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数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制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制作导演了《2000年那一班》两小时纪录片,在哥伦比亚电视网晚7点黄金档向全美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的先河,获评论界好评。•1997年4月,她应联合国副秘书长之邀,作为东亚惟一代表,出席了联合国世界媒体圆桌会议,当年11月又应邀出席联合国“1997世界电视论坛”。1997年杨澜散文集《凭海临风》出版,销量超过50万册。1997年7月,杨澜被选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校董,成为这所美国长春藤名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董事。1997年杨澜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1999年10月离开凤凰卫视中文台,2000年3月成立阳光卫视,现任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第二节不同视野下的企业家概念:对企业家精神的再认识•一、经济学中的企业家概念•二、社会学中的企业家概念一、经济学中的企业家概念•(二)莱特:企业家是不确定性承担者•莱特发展和解释了企业家从承担不确定性的风险中得到回报(return)的理论。学者对莱特的批评主要是其不确定性的特征和含义不清楚。一种观点认为利润是时间的连续变化和发展所致,莱特并不与这种观点争论,但他坚持认为现实的变化不是主要问题。例如,如果变化发生,其结果是完全可以预测的,那么就不会产生利润。完全预料的变化与均衡状态是吻合的,而均衡状态现在称这种类型的均衡为哈耶克均衡。一、经济学中的企业家概念•(三)柯兹纳:企业家承担“中间商”角色•奥地利学派的柯兹纳(IsraelMKirzner)在1973年赋予企业家以“中间商”(broker)的角色,他认为,企业家是推动市场结构的主体。他不是一种生产要素,不需要组织协调、选择最优投入产出比之类的特殊技能,“他所需要的是发现哪里的购买者的卖价高,哪里的销售者的售价低,然后以比其售价略高的价格买进,以比其卖价略低的价格卖出。一、经济学中的企业家概念•(四)利本斯坦:克服X低效率的企业家•所谓X效率是相对市场价格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效率而言的,是指一个组织内部或个人动机方面的效率。•利本斯坦在1968年的《企业家精神和发展》一文中认为,企业家的职责在于克服组织中的X低效率,企业家就是避免出现低效率(这种低效率对于别人或他们所属的组织来说,是易于出现的),从而取得成功的人。但由于利本斯坦并没有将其与资本家、创新者等角色进行区分,因而他的企业家角色不具有可比性和知识的积累性。一、经济学中的企业家概念•(五)熊彼特:企业家是创新者•熊彼特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TheTheoryofEconomicDynamics)一书中,强调和重视了“企业家”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把“企业家”看做资本主义的“灵魂”,是“创新”、生产要素“新组合”以及“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一、经济学中的企业家概念•(六)卡森:企业家的“判断性决策者”角色•卡森的企业家理论与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企业家的奖赏是一种残余收入(residualincome),不是源于交换过程;认为企业家是“中间人”,企业家重新分配资源。为了获得对资源的重新分配,人们必须用产权交易。如果他们在协调方面的努力是成功的(即资源的重新分配),他们将得到一种企业家的纯利润。二、社会学中的企业家概念•社会学对企业家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社会学,着重强调企业家与创新的关系,包括企业家的类型、企业家的特征及由创新活动产生的经济原动力、企业家的动机和企业家的社会来源。•就研究方法而言,意大利经济学家马蒂尼利将企业家研究归纳为两个基本维度:一是系统与行动者变量(也称宏观模式与微观模式);二是结构与文化变量。二、社会学中的企业家概念•伯恩斯则对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家概念加以拓展(Burns,1996)。他认为企业家不仅存在于私营部门,企业家和创新也可能发生在公共部门。其主要的区别是公共部门的制度和限制与市场制度相比,可能为创新努力提供了不同的渠道。伯恩斯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法国、德国、丹麦和瑞典的六个能源部门进行了长达六年之久的实证研究,考察了公共部门的企业家与创新精神。伯恩斯就私营部门的企业家和公共部门的企业家进行了对比。第三节企业家得以形成的行为动机追溯•一、动机的心理学理论•二、社会边际理论一、动机的心理学理论•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当最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便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的,如需要食物和饮料等。当这些基本的需求满足后,人们就追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如友谊、爱等)以及尊重的需求,最后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一、动机的心理学理论•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和其他学者试图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加以修正,并使之特别运用于工业领域的动机分析。他们对白领阶层的动机进行了研究,认为人的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受“卫生”(hygiene)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条件和安全,缺少这些将导致潜在的不满,但它们对动机没有内在的影响;第二组因素称之为“动机者”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责任、认知、声望以及内在的工作兴趣,这是产生成就动机的因素。一、动机的心理学理论•3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的研究试图回应对上述两种研究的批评。他一直关注成就动机,并认为个人的社会阶层背景对成就动机有较大影响,他认为高成就动机者并非生来如此,而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家庭中来自父母的一定训练,他们的父母为他们设定了较高的成就目标,并且为其达到所设定的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二、社会边际理论•斯坦沃斯(Stanworth,1973)对英国企业家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结论,研究表明小企业的自我经营者常常是所谓的社会边际人(socialmarginalperson)。用社会边际理论可以解释那些具有高度成就动机的自我创业者的个人特征,也可以说明创业过程的社会条件。“社会边际性”意味着个体个人特征(身体特征、智力特征、社会行为模式等)与社会中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之间没有连续性。二、社会边际理论•社会边际群体和个人如何面对这种矛盾呢?面对社会边际性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反应,可以寻找一种能消除心理矛盾和结构矛盾的新的认同感,也可以长期忍受这种心理紧张。但长期忍受心理紧张将会导致轻微的或者严重的精神病。面对社会边际性比较主动的办法是寻找一种新的自我认同,换句话说,边际人试图重新创造自己的社会世界,他们也许重新接受一套为社会现实提供新的定义的价值体系。二、社会边际理论•企业家是社会边际理论的特例。英国学者斯坦沃斯(Stanworth,1973)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用小企业的企业家角色来回应社会边际性。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中被限制进入经济活动,或者被社会成员阻碍参加其他社会活动时,他就有可能采用业主—管理者角色来解决这种边际性,欧洲前工业时期犹太人社区里造就的大量商人就是一个例证。第四节从创业者到管理者:企业家行为与管理行为的相互转换•一、企业家行为与管理者行为•二、企业家与管理者之间的转换一、企业家行为与管理者行为•企业家行为与管理者行为在以下方面存在着差别。•(1)在策略与方向上,企业家努力的方向是追求机遇,而委托管理者则强调利用当前所控制的资源。•(2)在机遇的利用上,企业家强调采取行动,但行动不一定能够被长期坚持;委托管理者在行动上相对迟缓,但是一旦做出决定就会将行动持续下去。•(3)在利用资源上•(4)在资源控制方面•(5)二者对管理结构的概念理解不同。•(6)报酬补偿机制不同。二、企业家与管理者之间的转换•(一)从企业家到成功管理者的转变•成功通常会直接影响到高级管理者加快变革的愿望,特别是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