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索引号:01603407-x/2011-0801016公开目录:发展规划发布机构:市政府(政府办)发布日期:2011年06月08日名称:略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文号:主题词:规划略阳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3月24日略阳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建设陕南经济强县、奋力构建和谐略阳的关键时期,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谋划推进好这一时期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依据中、省、市“十二五”总体部署和指导意见,结合县情实际,特制定本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与机遇环境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五大战略”,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和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困难,县域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再上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十一五”末,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8.74亿元,是“十五”末的2.15倍,年均增长13.1%,高出“十五”时期1.8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总收入3.3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4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2.8倍和2.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534元和3804元,分别是“十五”末的2.3倍和2.28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99亿元,是“十五”末的2.5倍;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6.1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1倍。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以产业优化升级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全县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12.2∶47∶40.8调整到2010年的13.4∶46.7∶39.9。农业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中药材产业和乌鸡、核桃、烤烟、蚕桑、食用菌等增收项目不断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有序推进,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9.12亿元,比“十五”末增比94.4%;工业技改扩能力度加大,工业经济总量大幅攀升,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51.38亿元,年均增长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48.45亿元,年均增长16.9%,是“十五”末的2.2倍;商贸流通和第三产业活力持续增强,2010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5.48亿元,年均增长12.7%,是“十五”末的2.1倍。基础条件明显提升。五年累计完成公路交通建设投资5.6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3倍,全县地方公路总里程达到1435公里,其中等级以上公路1084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和80%的村通水泥路,“十天”高速、309省道略阳段的新建和改造工程全面实施,促进我县交通条件发生历史性变化;电力、电信、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借助灾后重建机遇,农村居住条件焕然一新,县城新区建设实现突破,县城新骨架初步形成;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清洁工程”、“能源工程”及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农村基础条件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基本完成了县属国有企业改制;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入,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惠农补贴方式改革全面完成;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有序实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五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1个,实际引进到位资金27.3亿元。“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单位2005年完成值规划2010年目标值2010年实际完成“十一五”年均增长目标值(%)“十一五”年均预计增长(%)计划执行情况生产总值亿元17.9633.5338.7410.3513.1完成人均生产总值元89231600019400—13.1提前1年完成第一产业亿元2.193.065.18—6.9完成第二产业亿元8.4419.6118.08—14.8经济普查中调整工业增加值亿元6.8—13.77—14.9经济普查中调整第三产业亿元7.3310.8615.48—12.7经济普查中调整地方财政收入亿元0.591.0041.241115.7提前1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亿元18.971.596.152536.0完成城镇化率﹪28.33642——完成总人口万人20.1220.4819.96——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1.663.5-1.263.5—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8598——提前2年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44.54——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322846014534618.1提前2年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66821303804517.9提前2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635.858.991019.9提前2年完成注:节能减排指数未列入“十一五”规划,从2007年开始每年由省市节能减排计划确定。社会民生有效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等五大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建立,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大病救助等制度有效落实,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城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共卫生特别是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全县人口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成功创建全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武装、科技、文化、体育、国土、环保、档案等事业健康发展,安全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和谐。第二节机遇环境“十二五”时期,我县总体面临着国家调整扶持方式、加快西部大开发、谋划支持地震灾区后续产业发展振兴、建立完善南水北调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关中—天水”、“西三角”经济区辐射等方面的良好机遇,特别是按照国家功能区布局,我县处于汉中循环经济产业积聚区西端和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的区域重点县,有利于我县争取更多支持,加快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水平。同时,我们又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是: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工业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第三产业结构层次和发展质量偏低,农民增收、财政增效的基础不够牢固;交通等基础设施瓶颈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剧增,项目建设水平亟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支撑仍显乏力;社会保障和民生事业建设任重道远,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和谐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上述问题,必须在“十二五”时期予以重视,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逐步加以解决。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三节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陕南强县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县域城镇化,着力壮大优势工业、突出特色农业、发展文化旅游、优化基础条件、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经济实力较强的富裕略阳、文化特色鲜明的文明略阳、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略阳。第四节基本原则推进创新发展。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加强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建设,吸纳更多的优质资本和实用人才汇聚略阳,不断激发和增强发展活力。推进统筹发展。实施项目带动,以城镇化建设为平台,着力完善中心城区、重点集镇的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鼓励并支持农村居民到城镇安家落户,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循环发展。以产业调整升级为主攻方向,以消解资源环境约束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循环利用资源、促进节能降耗,努力实现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安全发展。把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注重常态化的监控防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综合治理,确保经济社会安全稳定。推进和谐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群众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第五节奋斗目标“十二五”总体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预期实现“四翻番、三突破”。即:全县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翻番,分别达到77亿元、2.48亿元、29000元和7600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2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亿元。综合实力快速壮大。“十二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达到7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2.4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突破12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近4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突破18亿元。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40%,服务业层次和水平上升,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3.4∶46.7∶39.9调整为12:47:4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投资和消费比例逐步提高。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深化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惠民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对外开放不断拓展,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力争非公经济比重达到50%,五年引进到位资金45亿元以上。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耕地保有量控制在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五年累计降低1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市上下达指标;城乡群众饮水安全达标,城市环境质量实现较大改善,县城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0%。专栏:“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类别指标名称单位2010年实际2015年预期年均增长(%)指标属性经济发展生产总值亿元38.747715预期性农业总产值亿元9.1213.48预期性工业总产值亿元51.3814022预期性工业增加值亿元13.772916.8预期性三次产业结构%13.4:46.7:39.912:47:41—预期性地方财政收入亿元1.242.4815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亿元96.1540030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亿元8.991815预期性社会发展和民人口自然增长率‰-1.264—约束性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590—预期性城镇化率%4255—预期性生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45342900015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804760015预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44—预期性资源环境耕地保有量万亩4342—约束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降低%2015—约束性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五年累计减少%—10—约束性二氧化碳排放量五年累计减少%—5—约束性县城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90—约束性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的天数天—320—约束性森林覆盖率%6870—预期性改革开放非公有制经济比重%44.3850—预期性五年实际引进到位资金亿元27.345—预期性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进一步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投入,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29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7600元,农村实现脱贫310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第三章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改善农村环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扶贫开发为统揽,以富民增收为主线,围绕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在“特”字上作文章,在“养”字上下功夫,稳粮强基壮产业,完善体系上水平,着力解决好农业基础不强、发展不够、规模不大、效益不佳、农民不富的问题。“十二五”末,农业总产值达到13.4亿元,年均增长8%。第六节稳定粮油生产继续把粮油生产放在重要位置。“十二五”末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7.5万亩,总产量达到6万吨,油料面积4万亩,总产量达到0.56万吨,粮油总产值达到1.5亿元。压麦扩薯,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