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蒙古族历史、民族、文化状态概述在现代中国的版图上,蒙古高原东起大小兴安岭,西至新疆阿尔泰山,曾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的起源地与驰骋的牧场。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他们曾各自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游牧文明,创造了不同的草原文化,同时也创造了独具特殊文化特质的舞蹈艺术。长久以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能歌善舞著称,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属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舞蹈艺术,蒙古族人将作为一种可以代表游牧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感情的艺术载体,用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牧人的生活,表达牧人美好的情感。因此,它们也逐渐成为了草原文化生态中的重要环节,既是对传统游牧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当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的草原舞蹈文化的形象诠释。由于蒙古族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民族,所以它的动作以粗犷奔放为主要特点。蒙古族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粗犷,奔放,豪放为特点,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淳朴、热情勇敢的特点,表达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如今,站在学术角度,我们以跨文化的观点,来探究北方游牧民族舞蹈的艺术成因与艺术特质,并联系其中各种生活、艺术元素,来发现藏在其中的文化内涵,以了解其艺术的源头,了解其美在何处,并以此给予其相对应的评价与定位。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文化的积累、传播和发展,主要是通过文字和人的直接传承进行的。在语言形成以前,人类曾使用声音、手势、体态传情达意,进行交往,那时,人体是表现文化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形式,并以此发展出了语言文字文化以外的非语言文字文化。非语言文字文化包括舞蹈,但并不限于舞蹈,音乐、美术、杂技、体育等文体形式,民俗、礼仪、以及劳动生活的动态等,都属于此类文化。非语言文字文化也有高低之分,同样可以创作各类艺术精品,例如:优美的舞蹈形象,观后令人回味无穷;引人入胜的乐曲,可绕梁三日;精美的美术作品,给人以深邃的联想。因此,作为非语言文化,无论是创作与表演者还是观赏者,同样需要学习和培养,才能达到较高的文化水平。在这里,我们先以对蒙古族历史、民族、文化的状态的分析,来更好的分析地域性对蒙古舞蹈的影响。1.1草原文化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蒙古”是蒙古族的自称,它原为蒙古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后随历史的发展逐渐演变成这些部族共同的名字。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敕勒歌》这首来自一千四五百年前鲜卑语的古歌,就描写了大草原上的情景“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窟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它同时描述了游牧民族驰骋在大草原上,以天为帐,以草地为毯的英雄气概。这个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在这样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使得牧民们心胸广阔、感情质朴、豪放、坦荡。他们的民间舞蹈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他们在长期放牧游猎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与农耕民族正好相反的性格,他们强悍、矫健、桀骜不驯,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是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形象。草原上的游牧生活多是“逐水草而居”进行放牧,居住在便于搬迁的毡房之中,他们以家族为单位,除了祭天庆典、部落联盟、欢庆胜利等重大活动外,各家族的牧民们一般很难聚集在一起。蒙古族在“庆祝新可汗即位”、“庆祝缔结部落联盟”,以及战争胜利后一般要举行“欢跳庆贺之舞”,至今蒙古地区仍然保留着一年一度的那达幕大会,他们在大会上欢聚,尽情歌舞,让他们豪放的天性释放无疑。而在日常生活中,居住在草原深处的牧民们,常常信马游疆的放声吟唱,抑或坐下弹唱属于他们自己的民歌故事,因此蒙古族的舞蹈多是适于在毡房附近或毡房内表演的形式,而且擅长于歌与说唱。由于常年居住在广阔的大草原上的缘故,蒙古族人常常可以看到翱翔在天际的雄鹰,于是,他们就把民族的感情、性格和来自大草原的气势,都融会于鹰的舞蹈形象上,这也能够表达他们向往雄鹰能够翱翔在蓝天之上的豪迈心境。除此之外,每当大雁和天鹅飞离草原时,预示着大草原上的冬天的就要到来,让牧民懂得提前做好过冬的准备,而当它们再次飞回草原时,又带来了春天的脚步,让大草原重新焕发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他们也很喜爱大雁与天鹅,天鹅也叫做鹄,它既象征女性的温柔、优美,又能体现出牧民妇女向往美好未来的情感。在蒙古族民间舞蹈中,女性的动作中便经常出现摸拟天鹅的动态,而男子舞蹈动作中则经常出现大雁高飞的舞姿,这些民间舞蹈的风格和形象的塑造,都来源于数千年来草原文化对蒙古族的培育,是蒙古人民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发扬、创造、升华,其舞蹈代表作有:《雁舞》、《鹰》等。除雄鹰,大雁和天鹅之外,蒙古族的生活中还有一个时刻不离的伴侣:马。蒙古族与马之间,自古以来便有着极其深厚的情感,在他们的生活中,马既可以充当交通工具、运输工具,又可以充当食物,马肉可以食用,马乳可以饮用,又可酿成草原上有代表性的酒:马奶酒,马皮则可以制成衣物,等等等等,马在蒙古牧民中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朋友,它们通人性、解人意,战斗中,马可以作为战马,帮助蒙古族的战士们开疆拓土,马能够识途,是牧民们在茫茫草原之中的指南针。在日常生活中,马的存在大大加强了蒙古牧民的活动范围,让牧民们可以在茫茫草原中能走的更远,走的更广。时至今日,马仍是蒙古族人打猎、放牧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与工具,它也成了蒙古族舞蹈中最为常见的形象,有许许多多表现马的舞蹈动作。其中,“马步”就是在用步伐来模拟马的各种神态和动作,它们种类繁多;除此之外,在马的舞蹈造型上,还常常通过肩部的动作和上身的动态展示出来,牧民在马上时,不论慢走快走,还是慢跑快跑,都能带动肩部运动,通过其中向前向后,向上向下的动作,就形成了蒙古舞蹈中不同的肩部动作。如蒙古族民间舞蹈《沙吾尔登》,舞者就使用双肩强弱鲜明的震颤,双肩细碎的抖动来表现平稳、均匀的走马等。1.2宗教对蒙古舞蹈的影响宗教是一种文化载体,宗教的出现,可以影响到诸如文学、美术、教育、建筑等等方面宗教往往在意识方面作用于社会形态,在人类精神意念的深层次主宰了人们的行为,自然而然的可以影响到与其脱离不开关系的舞蹈之中。蒙古族的原始信仰是萨满教,早期蒙古族受萨满教祭神活动的影响明显。佛教在内蒙古地区也称作喇嘛教,十二世纪初,黄教(喇嘛教)传入蒙古草原,排挤了之前较为落后的萨满教,喇嘛教从此夺取了萨满教的地位,同时也利用了舞蹈为其宗教目的服务,同时喇嘛教的文化也深刻影响了蒙古舞蹈,所以以宗教内容、仪式、风格为题材的宗教形式的民族民间舞蹈,在诸如蒙古族这样的少数民族中表现尤为突出。蒙古汗国初期,统治阶级为了侵略行动和迷惑人民,于是利用了在古代蒙古族人民之中早已流传的巫神教(萨满教),该教的舞蹈也就随之发展了起来。如祭奠、出征时萨满教的巫师在牛车上跳萨满的战神舞。萨满崇拜“日升父”、“月升父”、“望背母”、“望怀母”、“火脖台萨满父”、“达古台萨满父”等六神,当萨满们请这六位神降临时就跳不同的六神舞蹈。而且在祭天地、祭水草、求雨、卜卦看相,除妖抓鬼、医病、祝平安、庆丰收、祝寿、治丧等仪式中。也都有不同形式的舞蹈。萨满教中有“游娱神”,游娱神又分:“欢乐女神”、“醉酒神”、“公山羊神”、“蜜蜂神”、“口吃神”、“鹰神”、“瘸拐神”、“小偷神”等,这些神都有其不同形象的舞蹈。《安代舞》相传便是从萨满(萨满教的巫师)跳神治病的活动中演变而来的。表演要由萨满主持,在专门的场地举行,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宗教成分已经逐渐淡化,它已经成为牧民们自娱性质的民间歌舞,并在现代逐渐发展到了舞台表演阶段。大约在十三世纪,藏传佛教(喇嘛教)通过西藏传入蒙古草原。《查玛》,作为藏传佛教中庆典仪式舞蹈,也同时传入蒙古草原。喇嘛教的这种舞蹈在蒙古草原上进一步和草原文化相融合,形成现在独特的蒙古族舞蹈的《查玛舞》。《查玛》民间俗称“跳神”或“打鬼”,为蒙藏宗教艺术结合的产物,在蒙古舞蹈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说“查玛”最初传入到内蒙古的时候其方式很多,有的是藏族喇嘛来传授的,有的是蒙族喇嘛去西藏学习回来的,而更多的则是通过文字记载传来内蒙古。文字有的写在纸上,有的写在木板或是羊皮上。大部分的寺庙只能以记载得不细致的舞谱为基础,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出具有自己庙宇和地区特点的“查玛”。编排这些舞蹈是由“查玛”的老师和编导“查玛喷”负责,而这些“编导”绝大部分是本地的牧民或是农民的子弟送去当喇嘛的,他们对乡土的风俗习惯、娱乐形式都非常熟悉,他们于是就大力运用了本民族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宗教服务。因此内蒙古的民族民间舞蹈曾一度被黄教的“查玛”所吸收和删改。从西藏传入内蒙的佛教舞蹈,经过多年的不断修改、丰富以及与草原文化的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蒙族特点的“查玛”舞了。“查玛”舞即有藏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的积淤,代表动作为原地左右甩臂半翻身及演变动作,又有蒙古族传统舞蹈文化中自上而下前后左右始终围绕着圆的韵律而舞的特色。整体风格端庄凝重而古朴,表现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原始性和代表性。1.3蒙古族舞蹈的地区差异及特点蒙古族人口众多,生活地域广阔,在我国除内蒙古地区外,还有东北地区、新疆、云南等都有蒙古族聚居地。分布于不同地区的蒙古族群体,由于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的文化具有较多的差异,即使是内蒙古地区、东部蒙古族和西部蒙古族的文化差异也是很明显的。所以各个地区的舞蹈还有各自的风格。“安代”是科尔沁草原最具特色的舞蹈,它热烈奔放,雄健粗犷,以重踏步、顿足、转、跳等走马灯为主,舞姿优美、抒情。流行于额济纳旗和新疆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托普修尔”舞则是在乐器伴奏下跳舞,它的绕臂、抖手、提压腕和全身轻微上下颤动等动作极具特点,与“安代”迥然不同。再如发源于鄂尔多斯的“筷子舞”,在喜庆的宴会上,当人们情绪高涨,用歌声不足以表达情感时,就拿起桌上的筷子舞蹈起来,绕肩动作运用较多,慢则稳重端庄,快则轻快飘洒,又是一种风格。总之民族舞蹈的特点,是民族性格、民族风貌、民族精神、民族气质的凝聚,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思想感情、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好似每个人都有个性一样,没有风格的民族舞蹈是不存在的。民族舞蹈的特点,绝非是静止、固定、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时代、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它的特点、风格是要不断发展、变化的。毋庸置疑,发展的趋势定将是多层次、多侧面、多类型、多样化的。第二章:地域性对蒙古舞蹈的影响作为人类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舞蹈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整体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社会最早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不论最初的原始舞蹈起源于巫术还是其它的社会活动,它必定都与地域、环境等因素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这里所说的地域和环境既包括不同地方的地域条件、自然地理环境,也包括其人文地理环境。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可以形成不同风格、不同特征的舞蹈。即便是同一种类的舞蹈,也会因为时空的不同而表现出巨大差异,例如在古老的原始社会,在舞蹈形成的最初阶段,便受到自然环境等诸多要素影响。由于舞蹈源于生活、源于劳动,而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限制下,其劳作方式,生活方式就自然而然的带上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地域性,伴随着生产生活而产生的舞蹈也就打上地域的烙印,标志着不同舞蹈风格的造型、韵律、道具、动作,无一不是其特定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多要素影响下的产物,不同民族由于其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民族习俗所引导的独特文化,使得各民族的舞蹈文化具备了各自的风格,即便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形成的舞蹈风格也各具特色。所以,舞蹈文化可以说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中最能如实反映各民族不断变化的社会结构与生产生活方式的载体。所以说,地域性对包括蒙古舞在内的不同舞蹈文化的起源、风格的形成、形式的传播与继承、发展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地域性对蒙古舞蹈体态动律的影响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斗争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蒙古舞是我国舞蹈文化中的一朵鲜花,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作为一个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生活的地域既决定了他们特殊的文化,也造就了他们特殊的艺术形式,其中,蒙古舞的艺术表现形式,诸如其舞蹈中的体态、动律的形成就与他们在大草原上的生活状态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