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有关要求,现提出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一、基础条件和意义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是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是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产业基地,是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特别是国家出台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以来,甘肃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工业强省战略,进一步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但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结构调整缓慢;城镇化水平低,城乡间和地区间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社会事业滞后,贫困人口比重大、贫困程度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比重大;体制机制不活,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低,必须加快转变经2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努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是实现科学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于深入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战略、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人口有序转移,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与建设长效机制,走出内陆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与转型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努力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3(二)基本原则科学布局,统筹发展。从实际出发,遵从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科学界定保护建设和发展区域,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明确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关系。保护优先,转型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强化节能减排,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转型跨越发展的活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有机统一。先行先试,创新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开展试点示范,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高对生态建设和转型发展的制度保障水平,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三)主要目标积极探索内陆欠发达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扶贫开发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在创新生态保护建设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扶贫开发攻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按照前三年打好基础攻难点、后五年全面推进见成效的设想,分两阶段推进实施:第一阶段:到2015年,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实施,重点生4态区生态功能得到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11.86%,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5%以上;重点流域水质按功能区标准达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显著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节能减排指标达到或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资源型产业改造提升取得显著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0∶50∶40左右;扶贫开发攻坚重点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第二阶段:到2020年,全省各类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保护建设和补偿机制基本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以上;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功能多元、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城乡和地区间医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城乡居民收入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区域划分依据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及全国和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遵循5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围绕发挥重要生态安全功能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将试验区划分为河西内陆河地区、中部沿黄河地区、甘南高原地区、南部秦巴山地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地区等五大区域。(一)河西内陆河地区该区域包括疏勒河、黑河、石羊河流域及哈尔腾苏干湖水系,涉及酒泉、嘉峪关、张掖(含中牧山丹军马场)、金昌、武威等五市,区域总面积24.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82万人,是我国“两屏三带”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区域,也是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的核心区。以水源涵养、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为重点,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三大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北部防风固沙林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河西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绿洲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区、新能源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二)中部沿黄河地区该区域是黄河干流在甘肃境内的主要流经地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大部分县(区)及临夏州永靖县,面积3.5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52万人,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陆桥通道的重要支点,也是全省产业和人口集聚度最高的核心经济区。以水土流失防治和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建设沿黄河生态走廊,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建设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和能源资源加工基地、西北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三)甘南高原地区该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包括甘南、临夏两州6大部分市县,区域面积3.5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9万人,是我国青藏高原东端最大的高原湿地和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以水源涵养、草原治理、河湖和湿地保护为重点,优先保护草原、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加快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推动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攻坚相结合,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民族特色产业。(四)南部秦巴山地区该区域地处长江上游的甘肃“两江一水”地区,包括陇南、天水两市及甘南州部分县,区域面积4.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2万人,是我国秦巴山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林区和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区。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为重点,加强水土保持和山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优先保护森林、河湖、湿地等生态系统,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集约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生态文化旅游、特色种植及加工等优势产业。(五)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地区该区域位于泾河、渭河上游,是我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极具代表性的地区,包括庆阳、平凉、定西三市及白银市会宁县,区域面积5.7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人。以水土保持和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加强坡耕地改造,促进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建设。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推动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特7困地区扶贫开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四、重点任务及机制创新(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建立完善生态保护与恢复的长效机制,加快建设黄河上游、长江上游、河西内陆河、黄土高原等四大生态安全屏障。1.完善生态保护与恢复机制。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益林建设和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基本口粮田和农村水电等清洁能源建设,加大荒山造林补植补造力度,按照国家政策逐步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加快三北防护林体系五期工程建设,实施泾河、渭河、元城河流域和兰州北部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加快牧区水利建设,巩固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加快人工增雨雪体系建设,对冰川、湿地、森林、草原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强河西走廊内陆河区地下水超采治理,维持合理的地下水水位。加快建设甘南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水源涵养功能。统筹推进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推进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董志塬区固沟保塬和甘肃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开展泾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生物多样性等保护力度。推进新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加快庆阳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各类林业合作组织,建立林业合8作经营机制,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理顺中牧山丹军马场管理体制。2.建立重点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加强疏勒河中下游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推进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生态市和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加快推进张掖、陇南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通过灌区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合理调配水源、工程治沙等措施,促进流域生态恢复。推进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快刘家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永靖县刘盐八库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洮河大夏河流域治理、景电三期调水等工程建设。启动实施甘肃“两江一水”流域区域综合治理规划,加强白龙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实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坡耕地改造和沟道治理,积极推进封山禁牧和育林育草,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科技水平,全面推进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整合各类生态治理资源,以县级平台为资金整合主体,统筹使用各种生态建设资金,在建设任务、资金整合、政策扶持和工作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建立流域综合治理机制。3.理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机制。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入河污染物总量双控制,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9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积极推进以污染减排为重点的重大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加快黄河兰州、白银段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着力推进渭河、泾河等支流水污染治理。划定饮用水水源并实行严格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推进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快兰州、白银、金昌等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治理,强化脱硫脱硝除尘设施稳定运行,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切实加强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收集及无害化处理,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农药、化肥、农膜等面源污染和规模化养殖场污染。加强地热利用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地热利用步伐。严格执行规划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