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篇之《卫风∙氓》•主讲教师:cangqiong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事线索。2.初步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3.分析把握诗歌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4.分析女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深刻原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总集。内容:形式:手法:收入时期的诗歌首。汉以前被称为或。《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诗歌从西周到春秋305《诗》《诗三百》风雅颂赋比兴四言为主,重章叠唱现实主义诗经六义民间乐歌宫廷乐歌宗庙乐歌和舞歌“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风雅颂赋比兴《诗经》的思想内容一、反映奴隶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二、反映当时的婚姻生活三、反映当时的战争徭役等现实主义诗篇!(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卫风·氓《氓》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概括情节。《氓》采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氓”和女主人公的性格?女主人公从自己的遭遇中得到的最痛楚的认识是什么?关于背景: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非”,不是)(就)(拖延)(愿,请)(介词,把)(作为)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毁坏、倒塌/墙)(连:来)(借代:住在复关的人)(一边……一边)(灾祸)(介:用)(介:把)(财产,这里指嫁妆)重点、难点具体分析第一部分(1~2章节):回忆追述恋爱生活。(恋爱)①诵读1~2章节,品味语言后概括两人的性情。简析:男:表面厚道,急躁、任性;女:温柔体贴、纯真热情。②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请根据他们的性情,想象一下他们的婚姻生活。简析:自由讨论,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润泽的样子)(通“吁”,叹息)(沉溺)(通“脱”,解脱,脱身)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落)(往)(约数,指不确定的多数)(水势很大的样子)(溅湿,浸湿)(差错)(没有定准)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没有,无)(早起晚睡)(顺心,满足)(自身)(伤心)第二部分(3~5章节):追述婚后生活。(婚变)简析:比兴手法。以桑起兴,引发下文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同时,这几句诗又以桑设喻,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变为痛苦。提问: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一下这种表现手法。其中,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年华;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喻女子年长色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女子年轻貌美未婚情意浓厚比兴比兴婚后情意淡漠女子年老色衰对比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共同,一起)(通“畔”,边岸)(诚恳的样子)(这,代誓言)(第二人称,你)(止,了结)(少年时代)第三部分(6章):自我伤心后的感受、决心。提问:女主人公通过上文的回忆、自省,在这一章她做出了选择,什么样的选择?明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决绝)文学知识(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2)垂髫: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3)总角:十一二岁十三四岁指的少年。(4)豆蔻:十三四岁的女子。(5)及笄:女子十五岁。(成年)(6)束发:男子十五岁。(7)弱冠:男子二十岁。(成年)(8)而立:三十岁。(9)不惑:四十岁。(10)知命:五十岁。(11)花甲:六十岁。(12)古稀:七十岁。(13)耄耋:八十岁。(14)期颐:一百岁。通假字归类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于嗟女兮,无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非”,不是“吁”,唉“脱”,脱身“畔”,边岸古今异义将子无怒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过错财物多年愿,请士也罔极,三二其德言既遂矣静言思之总角之宴没有定准助词,无实义助词,无实义快乐《氓》恋爱婚变决绝章节:一二三四五六人物:女:秋以为期载笑载言士贰其行至于暴矣亦已焉哉!男: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反是不思(憨厚老实)(热情纯真)(自私变心)(辛苦蒙辱)(冷酷无情)(毅然坚决)(对比)情节:问题探究1、《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几组对比来。析:(1)女主人公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生活幸福,温柔、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我”受尽屈辱,但性格刚烈,认识清醒。(2)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2、提问: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参考意见: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家伙。3、拓展探究:除了婚姻的不幸外,还有哪些因素给了她痛苦呢?明确:娘家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女子在爱情中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更能反映出这场婚姻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时代悲剧。4、女子为何被弃?三四两章有哪些对比、比喻?被弃原因:一、男子负心说。二、年老色衰说。三、财富说。四、社会风俗说。桑未落,叶沃若桑落,黄陨士之耽可说女之耽不可说女不爽士贰其行对比6、女主人公对这一悲剧有无责任?提示:恋爱、婚姻中女主人公有无不妥?初恋时:过于主动、过于热情;热恋时:过于投入、过于痴情,忘记自我、放弃自我;情变后:走极端,迷信爱情→怀疑爱情、怀疑男性◆应如何看待诗中的爱情悲剧?◆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学习本文之后,谈谈你对爱情婚姻的看法.自由讨论本课小结: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不仅有个人原因,更主要的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造成的。我们在憎恨氓始乱终弃的同时也应该想到,这个悲剧也是那个社会的产物。再见王羲之,书法家。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早年苦练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美谈。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世誉为“”。王羲之东晋王右军书圣《兰亭集序》手迹课文学习重点①了解由这次集会而生发的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②关注课文中重点实词和其它文言现象③背诵课文。《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等,序是文体的一种,这里主要用以记事。题目介绍出绍兴市区,沿着山阴路(古之“山阴道”)向西南而行,经13公里之路程,来到兰渚山下,一个如今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的书法圣地兰亭就展现在面前了。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时于此又设过驿亭,“兰亭”一名便由此而生。过鹅池边的三折石桥,绕过土阜,便到了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兰亭”二字,为清康熙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抚摸而稍平,因此这碑被称为“君民碑”。君民碑相传王羲之当年在会稽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在书写“鹅池”两字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他只好搁笔去跪接圣旨,他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这两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父子碑御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集序》,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一首七律《兰亭即事》。祖孙两位皇帝的作品刻于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这在国内绝无仅有,说它是国宝并不为过。祖孙碑“君民碑”“父子碑”“祖孙碑”人称“兰亭三绝”。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初渡浙还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王羲之写作本文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以此表达自己的感观有关“序跋”•“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兰亭集序》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书序.•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重点字词癸丑guǐ会稽山kuàijī稽qǐ首修禊xìchóng(崇)山峻岭清流急湍tuān嗟悼jiēdào流觞shāng曲水游目骋怀chěng聘请pìn形骸hái言简意赅gāi若合一契qì楔子xiē锲而不舍qiè嗟悼彭殇jiēshāng揆度kuíduó课文点拨一、阅读第一、二段,标注出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状语后置古代一种驱除不祥的风俗都、全译: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进行了修禊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觞,名作动,喝酒)译: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像衣带一样环绕辉映,把水引来作为漂流酒杯的弯曲小道,大家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热闹的丝竹管弦,饮一杯酒,赋一首诗,也足够用来痛快地表达幽雅的情怀。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抬头仰望广阔无边的宇宙,低头俯视兴盛繁茂的万物,用来放眼纵观,驰骋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课文鉴赏哪些东西可“乐”呢?人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乐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诸:兼词“之于”“悟”通“晤”:面对面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因:依着、随着。寄:寄托。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人们彼此相处,俯仰之间就是一生。有时倾吐襟怀抱负,在室内跟朋友会面交谈,有时借其所爱,寄寓自己的情怀,不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