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梁德翠2013.11.7目录1、血液灌流的定义2、历史与现状3、血液灌流的原理4、适应症及禁忌症5、操作流程6、血液灌流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7、血液灌流的副作用8、HP在ICU中的应用一、血液灌流的概念血液灌流(HP)是血液藉助体外循环,引入装有固定吸附剂的容器中,以吸附清除某些外源性和内源性的毒物,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治疗方法。二、历史与现状(一)从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有人投入了这项研究,加拿大、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意大利、日本和挪威等国都相继报告了包膜活性炭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包膜材料也不限局于火棉胶一种,丙烯酸明胶、醋酸纤维素、甲基丙烯酸明胶、明胶等材料都曾被人采用。我国于70年代末期开始也逐步进入这一领域。上海、天津、重庆、北京等地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料、不同包膜材料的活性炭或其他吸附剂。各地用活性炭血液灌流治疗的病种中包括有急性药物中毒、有机磷或有机氯农药中毒、精神分裂症、尿毒症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历史与现状(二)目前,血液灌流主要用于药物及毒物中毒患者的治疗。随着医学发展,血液灌流不仅限于治疗急性中毒,尚在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免疫性疾病及肝病等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三、血液灌流的原理主要是吸附,清除体内的内源性中大分子毒素,替代肾脏清除部分中小分子毒素,其中包括甲旁激素、胆红素、炎症因子、白介素等;同时也可以清除外源性中大分子毒素,如有机磷类农药、百草枯、部分过量蓄积的药物等。四、适应症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2、尿毒症,尤其是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3、重症肝炎,特别是暴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4、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征。5、银屑病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6、其它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危象、肿瘤化疗等禁忌证无绝对禁忌症严重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减少或其它凝血功能障碍着禁用对灌流器及相关材料过敏者。五、操作流程1、灌流前的准备2、灌流3、灌流后处理1、灌流前的准备1、灌流器的准备2、血管通路的建立与选择3、体外循环的动力模式2、灌流把动脉管道连接到双腔静脉导管的动脉管(红色端管)或动脉穿刺针,开动血泵,血流量调到50-100ml/min,排尽预冲液,待血流接近静脉管道末端时,把静脉管道与双腔静脉导管的静脉管(蓝色端管)或与静脉穿刺针连接。抗凝,可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病人如有出血倾向,结束时给予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体外循环血流量的调整监测包括系统监测和生命体征的监测3、灌流后处理灌流结束时先将血泵减慢至50—100ml/min左右,可采用空气回血法将灌流器和管路中的血驱回病人体内。六、血液灌流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2.脓毒症3.尿毒症心包炎4.免疫性疾病5.人工肝七、血液灌流的副作用1、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于灌流开始后两小时内,与器材的血液相容性有关。此外,还可能引起一过性白细胞减少。2、严重凝血。主要见于治疗肝性脑病时,可能与血小板聚集有关。灌流前预先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潘生丁、阿斯匹林,可阻止血小板与炭粒的粘附。3、对氨基酸等生理性物质的影响。可吸附氨基酸及一些生理性物质,如可降低血钙、血糖等,一般影响不大。血液灌流的副作用4、对药物的影响。可清除治疗中的部分药物,降低药物在血液中浓度,影响药物效果。5、降低体温。可能与体外循环未加温及输入体内过多盐水有关。6、如使用前对管道消毒剂冲洗不净、微粒脱落或污染体外循环,可引起寒战、发热等致热反应现象。八、HP在ICU中的应用目前我院的ICU已经初具规模,各种危重症患者并不鲜见,如尿毒症、重症胰腺炎等,特别是在急性农药中毒中的应用尤为明显,既有利于患者,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又给医院增加了经济效益,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水平.我们将在此基础上逐步积累经验,争取不断引进开展新的技术项目,如CRT等,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