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罗贯中节选自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时间:公元219年夏。地点:阳平关外《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历史、评话、戏曲和轶事传闻的基础上加工创造而成的,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明清长篇历史小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全书120回,书中较真实地反映了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起,至西晋统一止的近一百年历史,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方面的种种斗争。小说刻画了近四百多个人物,通过夸张、渲染、对比等艺术手法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了孔明、曹操、关羽、张飞、刘备、周瑜、司马懿等几十个典型人物,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弊。他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的思想。他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方百世的小说家。一生著作颇丰,小说作品主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残唐五代史演义》《隋唐志传》等。庖官()夏侯惇()禀请()恃才放旷()汤匙()佯惊()麾军()邺城()鸡肋()一合酥()与众分食讫()心恶之()近侍()主簿()谮害()伺机()绰刀()高阜()páodūnbǐnɡshìchíyánɡhuīyèlèisūqìwùshìbùzènsìchāofù恃才放纵:谮害:佯:答教:讫:匹夫:适:心甚忌之:数犯曹操之忌: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诬陷,中伤。假装。应对提问的答案。完。无学识无计谋的人。适逢。嫉恨。忌讳。通读全文,把握叙事线索、叙事方式,并理清文章结构。线索:“身死因才误”叙事方式:插叙、顺叙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写杨修因获惑乱军心之罪被曹操处死。第二部分(4-9):补叙杨修之死的原因。第三部分(10-12):写曹操强行进兵失败,下令厚葬杨修,并班师回府。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曹操分别有什么心理反应?1、改建花园大门2、分食塞北酥饼3、点破“梦中杀人”4、告发曹丕阴事5、教曹植斩门吏6、为曹植作“答教”心甚忌之心恶之愈恶之愈恶之大怒,亦不喜植大怒,杀修之心生活小事宫廷斗争阅读前3自然段,思考:1、“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联系上下文,你认为他“有感于怀”的“感”是什么?2、曹操看到碗中鸡肋,便把它当作口令,是某种情绪或心境的流露。请说一说是什么情绪或心境?3、杨修根据什么得出曹操“必班师”的结论?4、关于“鸡肋”的说法影响很大,使“鸡肋”产生了一项比喻义,请说说“鸡肋”的比喻义是什么?“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进兵不能,回兵不愿,进退维谷。就如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犹豫不决、烦躁不安。1、“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联系上下文,你认为他“有感于怀”的“感”是什么?2、曹操看到碗中鸡肋,便把它当作口令,是某种情绪或心境的流露。请说一说是什么情绪或心境?根据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得出。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比喻没有多大价值、多大意思的事情(现代汉语词典)。3、杨修根据什么得出曹操“必班师”的结论?4、关于“鸡肋”的说法影响很大,使“鸡肋”产生了一项比喻义,请说说“鸡肋”的比喻义是什么?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造言”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用得准确吗?造言:编造的话。这个词用得准确。因为曹操毕竟没有说过退兵的话,只是杨修的分析猜测。1、曹操在花园门上写一“活字,是什么意图?阅读中6自然段,思考:显示自己才智。2、杨修揭破谜底是什么图?也是显示自己才智。3、杨修分吃曹操的“一盒酥”,说明他的性格是:恃才放旷。卖弄小聪明,不把曹操放在眼里。4、曹操“梦中杀人”是什么目的?防止有人谋害。5、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佯惊问”、“痛哭”、“命厚葬之”表现曹操什么性格?虚伪。6、“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是什么手法?起什么作用?对比。作用:突出杨修聪明,对曹操有更深刻的认识。7、“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君乃在梦中”是什么意思?被杀的近侍头脑不清醒——没有认识到曹操“梦中杀人”是骗人的把戏。8、杨修点破这一骗局,应怎样评价?是出于正义和对死者的同情,但不讲策略,不看场合,结果被曹操得知,引他“愈恶之”。杨修为什么事被杀?道破“鸡肋”含义,“造言乱军”思考:人才难得,为这么一件小事杀人,是否过于小题大做?对曹操杀杨修,你怎样评价?以“惑乱军心”处死杨修,似乎杀得有根有据,合情合理。这正是曹操为人奸诈险恶之处。讨论: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说说理由。1、杨修卖弄聪明,违反军纪,所以被杀。2、曹操忌妒杨修的聪明才智,所以杀他。3、杨修多次揭穿曹操的心事,令他恼怒,所以被杀。4、杨修插手曹家兄弟继位之争,又欺骗过曹操,所以被杀。应是: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杨修深深卷入到了曹丕和曹植的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权力之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要杀他。残酷多疑奸诈虚伪曹操:杨修:恃才放旷、不拘礼俗、轻率大意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精兵法,善诗歌。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正确区分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三国演义》的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拥刘反曹,因此对曹操的揭露有不少是虚构的。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拓展思考从杨修之死我们得到什么人生的启示?做人要谦逊不可恃才放旷更不可狂妄扩展研究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应从杨修之死中明白些什么?返回(1)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2)正视现实,接纳他人.(3)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4)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5)对社会有责任心.(6)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7)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