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绪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职业生涯规划基础》讲义(绪论部分)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马宁为什么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1、自己对职业没有定位,盲目追求单位;2、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3、自己不能做主;4、没有相应的实践经历;5、不知道怎样接受面试;6、过份考虑待遇和地理位置。经济性裁员……结构性裁员……优化性裁员……新经济带来的冲击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3月17日:联想集团宣布裁员约1000人,占员工总数的5%。员工感慨——“公司不是家!”《中国劳动保障报》:研究表明,我国企业的雇员流失率已接近美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企业市场雇员流失率为14.1%,与美国1998年所有工业企业雇员平均流失率13%左右接近。雇主认为——员工就像机器、建筑物和资金……“社会心理契约”改变旧的社会契约特性:■忠诚会以经济安全作为回报。(如果你对组织很忠诚且为组织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做贡献,那么组织将会一直聘用你,并在退休时为你支付退休金)新的社会契约特性:■生产力是企业在市场购买的一种商品。忠诚和长期的承诺不再是工作者和组织之间社会心理契约的一部分。双方服务的交换是个人责任。■个体从对工作或就业的安全感转移到对可就业能力的安全感上。工作者更忠实于他们的工作技能和他们的合作者对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50%目前没有考虑太多41.%有明确目标且充满信心8.3%去向何方?人生需要规划吗?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什么上大学?〔课程导入〕《职业生涯规划基础》讲义归纳学生回答:1.找到一份好工作。2.为了更好的发展。3.很自然的一件事。4.丰富人生的经历。5.完成父母的心愿。追问: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你怎么知道那个好工作适合你去做?你如何能够找到那份好工作?为了找到那份好工作你打算怎么去做?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有人请教曾面试过7.5万名求职者的索科尼石油公司人事经理保罗。波恩顿说,“今天的年轻人求职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他回答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曾经雇佣过数千员工的一位总裁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想想看,一个人在工作中只能挣到薪水,其它一无所获,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一开始意气风发,野心勃勃,充满玫瑰般的梦想,但是过了而立之年,依然看不见前途,于是变得沮丧和颓废。讨论现实情况:为什么有的同学忙课业、忙社团、忙考研、忙忙碌碌几年,忙到毕业,仍然感到该有的好像还是没有。为什么不少同学考了一堆证书,也参加了不少社会实践活动,但是仍然感觉空虚,没有多少收获。为什么有的同学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调整专业后仍然感到新的专业也还是不适合自己。为什么有的同学说,上小学时,想当著名科学家;上中学时,想当风光的企业家;上大学时,想成为自己企业的老板或外企的高级白领;当面临毕业时却只想留在大城市有口饭吃。案例:《挂画》提示:我们在大学里忙碌,我们参加工作后可能更加忙碌,我们终日忙忙碌碌,我们忘了自己为什么而出发,我们为什么每天忙忙碌碌。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所以,我们需要时常提醒自己看清自己的目的,看清自己的方向。课堂讨论: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毕业班讨论的题目可改为职业选择),是自己的选择吗?如果是,依据什么做出的选择。我的困惑是什么?对这门课程的需求是什么?12人一组(或6人一组),选出小组长,为本组起组名;讨论,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每一组选一位代表发言。课堂讨论(续):要求:回应学生提出的课程需要,澄清学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可联系更多的问题,譬如: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一样成才我是学的物理教育(师范专业),我就没有必要做什么职业生涯规划了人是变化的、社会是变化的,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我不知道我真正想要什么,我很迷茫我不知道我想做什么,过去全是父母和老师说了算专家和测评能够告诉我正确的职业选择只要工作努力,我什么都能做第一节: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基础》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做了职业生涯规划人生就能获得成功吗?为什么许多人没有规划也获得了成功?雷锋小学毕业那天,走上讲台向全体师生宣布,他的人生三大目标是:当个好农民、当个好工人、当个好士兵。此后短短6年时间里,他的这些理想一一得以实现。理想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保持强劲动力的关键所在。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目标凝聚力量学习雷锋。重新认识雷锋某一天,在乡政府当通讯员的雷锋遇到了县委组织部的女干事黄菊芳,她是来为县委书记物色通讯员的,两个人聊天时,雷锋拿出了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苦难的家史”和“我的理想”。“苦难的家史”详细记述了旧社会如何夺去了他家5条人命,以及他成为孤儿以后所受的苦难;“我的理想”则充满了喜悦和感激,写自己在解放后终于得到了毛主席、共产党的关怀,不但过上了好日子,还免费上了学。•按现在看,“苦难家史+我的理想”就是一份很有个性的“简历+求职信”,雷锋选择用独特的方式展现自己,他讲述的那些事情,就是他个人的一些经历,而这些经历在当时那种环境下,非常符合当时人们的主流思维,在“我的理想”中,雷锋还表现了一种感恩和上进的心情,给人留下了特别的印象,赢得了信任。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与雷锋的那个年代不同,简历的制作方式也有差异,但在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今天的求职者花大价钱打造出来的简历,能否打动那些人力资源经理?求职者所使用的语言方式,简历当中所呈现的价值观,是否能和看简历的人产生共鸣?是否与求职者希望获得的职位相匹配?这一切都是现代求职者在制作简历的过程中所应注意的。我们的面试靠什么打动人?不光是简历,而且在每一个环节上,诸如如何选择理想单位、如何获得各方面的支持等等,都存在一个战术上如何精确规划的问题。从当公务员时每月可以拿32元钱,到工厂较少的学徒工资22元,从每月32元的工薪到拿每月6元的战士津贴,雷锋的每一次转换工作都不以“钱”来衡量,他看到的是他的目标、他的事业、发展。工资多少不是事业有没有前途的绝对标志。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事业和有前途的事业,起薪常常不高。要区分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为了长远,宁可牺牲眼前,为了根本,可以舍弃一些毫末。比如,为了取得工作经验,可以先不要工资,去某个单位实习一段时间。•人力资源专家孙虹钢认为,“雷锋可以说是经典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奠基人,他的一生完全是一个自我规划、自我激励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完美典范”,分析雷锋职业规划,对今天流行的职业规划理论,都是一种很好的对照。一名满怀远大理想的少年;一名心甘情愿的新式农民;一名兢兢业业的好公务员;一名豪情满怀的钢铁工人;一名积极向上的解放军战士。毛主席看了雷锋日记说:此人懂点哲学林彪:我看有的政治局委员的觉悟可能还不如雷锋.雷锋日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人生需要规划人生应该规划人生可以规划一个选择,决定一条道路;一条道路,到达一方土地;一方土地,开始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形成一个命运。是不是进行了生涯规划你的人生就能成功呢?努力机会评价需要澄清的问题1.生涯问题通常是复杂的,生涯目标的实现以及事业的成功与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直接关系,但不具有必然性。2.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多种因素,决定性的因素可能是社会因素,而非个人因素。3.生涯问题的解决常常包含多种选择,而不只是单一的正确选择。每一种选择似乎都会影响其他选择,各种选择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最佳的解决方法通常是各种选择的一种结合。4.选择的结果几乎总是会包含某些不确定性。没有一种解决方法可以保证生涯问题的解决肯定是成功的和满意的。那么,我们还有必要花时间、花精力去进行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吗?简单说,生涯是生命的经历和总的过程。将“生涯”拆开来看,就是“生”和“涯”。“生”就是活着,是生命的长度;“涯”就是边界,这里指生命的宽度。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有没有办法来拓展生命的宽度呢?大学时期我们对生涯的思考和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未来生命的宽度。这正如赫赛在《流浪者之歌》一书中所言:“大多数的人就象是落叶随风飘荡、翻飞、荡漾,最后落到地上。一小部分人象是天上的星星,在一定的途径上行走,任何风吹不到他们,在他们的内心中有自己的引导者和方向。”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涯?什么是职业生涯?简单说,职业生涯是一个人终生的工作经历。根据人生的不同经历,一个人的生涯发展大致上由学习生涯、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涯组成,而职业生涯是人生价值的核心体现,在有限的生命中,职业生涯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简单说,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和实践。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个人一生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研究报告A项目:毕业时先追求经济收入与追求兴趣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对象:哈佛商学院1500名毕业生时间:1960年-1980年方法:开始分为两组:1、想先挣钱,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共有1245人,占83%;2、甘愿冒风险,先追求自己的兴趣。共有255人,占17%。结果:20年后,两组共有101位百万富翁,1人属于第一组,100人属于第二组。结论:兴趣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显著。研究报告B项目:找出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对象:世界500强企业中任选100名总裁方式:访谈结果:15人(15%)因为其在专业领域有着超群绝伦的水平。85人(85%)因为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结论:现在学生用90%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书本知识,只用10%用于EQ的培养,这是勤勤恳恳地走向失败。除了学历、证书、技能之外,”职业素养“正在成为职业竞争力最为重要的部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判断员工是否优秀的基本条件。问题: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1.发现、开发自身潜能,满足人生发展需要;2.识别、突破人生障碍,提升职业生涯理念;3.推动、完成自我实现,争取人生自我超越。据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人类平常只发挥了极小的部分的大脑功能。如果一个人能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将轻易地学会40种语言,背整套百科全书,拿十二个博士学位。著名心理学家奥托指出,一个人一生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一个人96%的能力还未开发。赫赫有名的控制论奠基人维纳说:“可以完全有把握的说,每个人即使他是做出了辉煌成就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他自己的大脑潜能还不到百亿分之一。”由此可见,认识、了解“潜在我”,是自我认识的重点之一,把个人潜能开发出来,是职业规划的头等大事。潜能有多大?什么是潜能?潜能简单地说,就是到目前还没有发现的你自己的能力。为什么我没有发现自己的潜能?因为:1.你的心理、情绪还没有发展到足够的程度,让你自己表现的最好;2.你的社会阅历或经历的事情还没有发展到需要调动你自己的能力;3.你自己的态度在与你作对。也就是说你认为“没必要”、“不可能”、“没有意义”,因而不去尝试。4.你目前所受到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式不适合你,导致你的潜能难以发现和发展。什么是潜能?案例:《一位台湾16岁少女的绝笔》亲爱的母亲:我抱歉来到这个世界,不能带给你骄傲,只能带给你烦恼。但是,我却无力改善自己,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今天这个不够好的“我”是由先天的许多因素,加上童年的点点滴滴堆积而成。我无法将这个“我”拆散,重新拼凑,变成完善的我。因而我充满挫败感,充满对你的歉意,所以,让我这个不够好的我从此消失吧!——不孝之女训练与练习开发自己的大脑左半球右半球逻辑分析表格文字表达线性思维数字分类排序考虑周到想象空想节奏音乐色彩关联性思考空间感实际人的一生无论是主

1 / 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