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点睛篇本章重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理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发达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一、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1.1937年英国经济学家罗伯逊所提出的。2.核心思想是国际贸易可以通过一系列传导机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二、贫困恶性循环论1.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创立了“贫困恶性循环论”。2.核心思想是贫穷国家的资本形成在供给和需求方面存在着恶性循环,只有积极利用外资才能解决资本稀缺的问题。3.贫困恶性循环图收入水平低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资本形成不足储蓄能力低(1)从供给方面来看(2)从需求方面来看购买能力低收入水平低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投资动力不足三、中心-外围论1.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提出了以技术差距论为基础的“中心-外围论”。2.核心思想是世界分为由发达国家组成的中心体系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体系构成,中心是技术的创新者和传播者;外围是技术的接受者和模仿者,在经济发展中中心处于主导地位,外围处于依附地位。3.传递机制中心经济增长外围收入提高消费增加中心的资本和劳动转移到外围对外围原材料需求的增加外围生产的压力和动力增加一、进口替代(一)概念:通过发展本国工业,逐步实现本国生产的产品替代进口满足本国的需要,同时也达到累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战略。它实际上是一种内向主导型政策。(二)进口替代的阶段第一阶段:用进入壁垒比较低的轻工业等行业的非耐用品代替进口产品。第二阶段:用进入壁垒比较高的非耐用品行业、重工业行业等行业的产品代替进口产品。(三)进口替代的中心思想把那些一直依赖进口的一些设备、仪器、配件、元器件、原材料,通过消化吸收使之国产化,使这些产品不再进口或大大减少进口。(四)进口替代战略在什么样的国家成功的机率比较大?1.国内市场比较大,能为工业发展提供有保障的市场;2.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供应;3.处于“二元经济”时期。二元经济1.概念:通常指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内,相对现代化的资本密集型的高工资的工业部门和比较贫困的传统的落后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2.中国二元经济的产生马克思把它们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小结封建思想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闭关锁国政策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二、出口导向(一)概念: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它实际上是一种外向主导型政策。(二)出口导向的三个阶段1.发挥低价劳动力优势,培训轻工业成长,使出口总值中轻工业产品的比重高于初级产品。2.采取产业调整政策,发挥资本技术优势,发展重、化工业,使出口总值中重、化工业产品所占比重大于轻工业产品。3.在此基础上,开始着手建立高科技工业,力图在高科技工业产品的世界出口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三)出口导向的中心思想利用国内外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建立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业。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四)出口导向战略在什么样的国家成功的机率比较大?1.国内市场相对狭小;2.在劳动力资源上有比较优势;3.国内自然资源比较稀缺。典型代表:亚洲四小龙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早期的贸易保护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二战以后采取“管理贸易”的政策。90年代以来采取的主要是一种战略性的贸易政策。发达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1.概念:通过鼓励特定产品的出口或限制其进口来达到改善经济绩效目的的政策。2.主要表现:战略出口策略、战略进口策略和保护本国进口以鼓励出口的策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把博弈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揉合运用到国际贸易领域,把模型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上,它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一次革命。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对自由贸易的一种偏离,它强调政府对国际贸易干预的必要性、合理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前提规模经济内在规模经济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最为明显,如飞机、汽车等行业。厂商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达到行业所允许的最小有限规模,获取规模经济优势。这些行业内的厂商有不同程度的垄断性。同时,由于内在规模经济的存在,垄断厂商必然按高于边际成本的水平定价,获得超额垄断利润。这就为政府通过关税、出口补贴等手段抽取垄断利润提供了依据,也就是“利润转移理论”的出发点。外部规模经济指单个厂商从本产业的壮大中获得收益。外部规模经济在那些研发投入巨大的行业非常显著。然而这些产业投资的风险较大,且由于“外溢效应”厂商不能独享其投资带来的收益,厂商不愿投资,产业难以发展壮大。而高科技产业往往又在国家的发展中有战略作用,因此政府就有必要给予适当的扶植。这就引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另一分支“外部经济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根据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在《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1985)一书中的分法,把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伯特兰市场结构。每个厂商都在它对另一厂商选择的价格预测既定的情况下作出自己的价格选择。为获得利润最大化,每一厂商都会把价格定的低于对方,厂商进行价格博弈,直到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为止。库尔诺寡头市场。在寡头市场中,每个厂商预测对方的产量,在假定对方产量不变的基础上确定使自己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厂商进行产量博弈。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出口补贴论”。“以出口补贴促进出口”模型最早由布兰德和斯潘塞提出,他们在库尔诺竞争模型基础上论述了出口补贴对本国福利的巨大作用。克鲁格曼假定,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中客车”是两个势均力敌的寡头公司,现双方考虑生产一种新型飞机,但由于飞机制造业的规模经济如此之大,只能允许一家公司生产新式飞机。如果两家公司同时生产,两败俱伤,双方都亏损5单位;如只有一家公司生产,该公司会获得100单位收益。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双方策略组合为:(生产,生产)、(生产,不生产)、(不生产,生产)、(不生产,不生产)。每个策略组合中的前者表示“空中客车”的选择,后者表示“波音”的选择,以下同。对应收益情况为:(-5,-5)、(100,0)、(0,100)、(0,0)。此时存在两个纳什均衡:(100,0)和(0,100)。即空中客车生产、波音退出或空中客车退出、波音生产。但是,如果双方某一政府给予本国公司少许补贴,双方的竞争优势就会改变,均衡点将移动。“战略进口政策”。战略进口政策又可称为“关税抽取租金论”,最早也是由布兰德和斯潘塞提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国外垄断厂商的定价高于边际成本,存在着经济租金(即超额垄断利润),进口国等于向国外厂商支付了租金,因此进口国政府可以运用关税抽取国外厂商的超额垄断利润。政府征收进口关税时,国外垄断厂商要么降低垄断价格,要么减少出口量。若国外垄断厂商选择降低价格,则其垄断利润减少,且由自己承担损失;若国外垄断厂商选择减少出口量,则相当于让出了部分市场,国内厂商就会进入该产业,达到扶植该产业的目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条件分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只是实施战略贸易政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其它约束条件如下:不存在其他国的报复行为。战略性贸易政策有一定的“零和博弈”色彩,如果世界各国都实施这种“以邻为壑”的保护政策,将导致世界贸易的萎缩。完备的信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需要确定面临的市场结构(垄断还是寡占)、选择扶植的对象、确定扶植的力度、估计实施后厂商的反应,所有这些都需要掌握完备的信息才能做到。信息的不完备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大障碍。产业条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应具一定的特征:产业存在相当高的进入壁垒(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该产业要有限地使用瓶颈资源;与出口相关的产业应该比国外产业更集中或至少一样集中,能形成集群效应。案例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日本贸易战略有两个不同的阶段:1、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基本上是日本政府直接控制资源配置的运做方式;2、从7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的政策目标主要是鼓励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美国战略性的贸易政策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两个领域表现的特别明显:农业和国防工业。农业:政府致力于技术研究、推广以及大型项目的建设。国防:军事用品市场影响带动了民用工业。本章关键词进口替代出口导向经济二元化战略性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