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题:人:赏诗先“读”(作者、文题)知其生平遭际、性情风格、思想功绩推知诗文内容手法题:秋兴,即因秋感兴之意。人:忧国忧民、沉郁顿挫赏诗先“读”(作者、文题)知人论世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正值多事之秋,国家动荡不安,诗人飘零他乡。《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北临军阀割据的危险,西有吐蕃战事不断。在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秋兴》。本诗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定下基调,即抒羁旅之愁,悲国家之事。近体诗和古体诗古体诗,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近体诗,指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以及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律诗超过八句则成为“排律”。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唐以后的诗人也有写古体诗的。诗歌鉴赏“四抓”、“三么”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情感)抓作者(知人论世)抓诗句(三么:写了什么,表达什么,怎么写)意象、意境、技巧、情感抓注释一、写了什么:意象、意境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丛菊他日泪孤舟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意境: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第二、表达什么?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1、通过抓取、分析意象,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2、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第三、怎么写?试运用相关诗歌鉴赏的常识进行分析。提示:可以从本诗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抒情手法、修辞手法),炼字,语言风格等方面去探讨。赏诗先“读”《秋兴八首(其一)》杜甫diāowūsēn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yīn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jìxīn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cuīzhēn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诗人借助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等意象,写出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营造阴森、悲凉、萧瑟的氛围,表达了凄凉悲伤的情感。奠定全文萧瑟悲凉之基调。首联状秋季阴森之景,衬作者低沉心境。首联:借景抒情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生动写出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前句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后句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颈联: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丛菊两开”指离蜀经历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飘零。“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其用意何在?风霜凄紧,严冬将至,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响起,泛起诗人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蕴凄苦之情、思乡之意于刀尺、捣衣声中,余意绵绵,韵味绵长。景:玉露枫林波浪风云丛菊孤舟暮砧萧瑟凄凉雄浑壮丽情:触景伤情离乱之苦,漂零之悲,故园之愁主旨这是一篇随物兴感、情景交融之作。诗人由深秋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