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北京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北京人》曹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北京第1版wln曹禺:四大名剧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高峰曹禺(1910-1997),原名万家宝。天津。没落的旧式官僚家庭。南开中学时期,参与很多的戏剧实践演出,1933年清华大学研究院深造,专攻戏剧。1933年《雷雨》(旧式家庭)1935年《日出》(大都市生活)这两部作品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开端与成熟。1936年《原野》(农村)1939年《蜕变》1940年《北京人》,此作标志着曹禺第二个创作高峰。1942年,成功改编巴金《家》。曹禺代表作:生命三部曲•《雷雨》:挣扎与残酷•《日出》:倦怠与飞翔•《原野》:爱与复仇文明的挽歌《北京人》1、传统家庭走向崩溃2、代际冲突与不同的人生轨迹3、独特的象征意义和表现手段《北京人》主题:以抗战前后一个没落的封建门第曾家的命运纠葛为题材,写出曾家三代人各自的人生际遇和思想性格,揭示了封建家庭、封建专制从物质到精神无可挽回的走向崩溃的必然趋势。曾皓:63岁。封建家长,第一代掌权者。年老体衰,失去权力,看人眼色,受人摆布。唯一关心的就是那一口棺木。棺木被卖则象征着曾经的专制者走向灭亡。曾思懿:38、39岁。第二代掌权者。费尽心机,多重嘴脸,家庭不幸,惹人厌恶,自以为是,加速灭亡。曾文清:36岁。颓废败落的趋势。封建家长专横压制之下的产物。资质聪慧却一事无成,懒得做一切事情。预示大家庭崩溃白落的必然。曾文彩:33岁。江泰:37、38岁。一事无成,吃喝玩乐,夸夸其谈,典型的寄生虫。对家庭和社会毫无责任感,极端个人主义者,预示封建家庭和制度的寄生性与腐朽性。愫方:30岁。叛逆性格,代表光明未来。寄人篱下,善良真诚,父母早逝,来到曾家,一直承担着照顾曾皓的担子没有怨言,爱曾文清。最后在绝望与不舍中决定离开曾家。曾霆:17岁。性格软弱,反感自己的母亲,喜欢袁园。瑞珍:18岁。叛逆性格,代表光明未来。第三代人,涉世未深,对曾家毫无留恋,离家出走。曾家崩溃。陈奶妈:60岁。性格直爽,有着乡下人的淳厚善良。未出场的“北京人”:是人类祖先的象征,人类希望的象征,又是对出场的“北京人”这些不肖子孙的讽刺与鞭挞,在这个富有强大原始生命力的形象身上,隐喻着坐着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三幕时间、地点第一幕:中秋节,近正午。北平曾家小花厅第二幕:当夜十一点的光景。曾家小花厅第三幕:阴历九月末,距离第一幕有一个月。夜晚,曾家小花厅里。第一幕《北京人》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初的北平。古老的曾家此时住着三代人,第一代人是已经死去夫人的垂死之人曾皓,第二代人曾皓的儿子曾文清,他的妻子曾思懿,一直在照顾曾老太爷的年近30岁的愫方,寄居在曾家的曾文清的妹妹曾文彩和她的丈夫江泰,第三代人曾文清年仅17岁的儿子曾霆和他18岁的妻子曾瑞贞,还有住在曾家的房客人类学教授袁任敢,他的女儿袁园,他的同事长相和身材都极像远古时期原始人的”北京人“。离开曾家多年的老仆人陈奶妈带着自己的孙子小柱子回到北京曾家探望自己的老主子,得到曾家第二代人曾家儿媳妇儿曾思懿假意的热情相待,一番交谈中讨债的人在曾家门外死死讨债,而曾家少奶奶却死死不肯给钱叫管家张顺将其赶走,张顺与陈奶妈一起骂着赶走了讨债人。一旁小柱子与曾霆,袁园一起玩耍。八月节晚上曾家人请客所有人在家里吃饭,曾思懿谈到愫方的出嫁问题,主张愫方嫁给袁任敢,曾皓和曾文清则予以反对,此时讨债人又来到门口讨债,袁任敢和”北京人“用武力赶走了讨债人。曾文清准备出走。第一幕:人物命运遭际、性格特点“北平曾家旧宅”场景——巨大阴影的笼罩曾文清:几乎无事的人生;软弱的个性;精神瘫痪愫芳:寄人篱下的坚忍曾思懿:精明、虚伪与刻薄曾皓:坐吃山空、行将就木江泰:一事无成、满腹牢骚曾霆、瑞贞:不幸的婚姻袁任敢、袁圆——健康、强壮、光明、充满朝气陈奶妈、小柱子——乡村的质朴第二幕曾文清出走未果。江泰和袁任敢酒后谈论曾家人。瑞贞发现自己已经有了身孕,而自身早已厌倦了曾家的生活希望打胎与袁任敢一行一起离开曾家,愫方劝其不要打胎,而瑞贞却心意已决。一方曾霆并不认可父母包办的婚姻而喜欢上了袁园,无奈袁园没有表示。曾皓发现文清吸食鸦片,心痛中风,江泰责怪曾家人没心没肺,喝醉酒无意将曾皓打伤,曾皓昏死住进医院。文清出走。第二幕:人物处境与相互关系江泰大闹曾府曾思懿逼曾皓“交老底”曾文清染上鸦片曾皓气极成病曾文清离家出走矛盾激化第三幕江泰沉迷于《麻衣神相》。曾皓病愈回来后刚好是自己生日当天,邻家杜家向曾家讨债,提出条件:要么交钱,要么交出曾家房子,要么交出曾皓年年上漆的棺材。曾少夫人认为父亲有钱,自己不愿出钱还债,提出交出棺材。江泰提出自己去找自己的朋友公安局局长。交棺材的时刻已到,江泰却没有出现,原来他拿着曾家给的钱去喝酒了,并因顺手偷酒被派出所抓走。在曾皓无助痛苦的呐喊中杜家人抬走了棺材,大少爷曾文清吞下鸦片断气而亡,曾霆写下了和瑞贞的离婚协议,愫方最终决定与瑞贞一起离开曾家,在劝好曾皓休息之后,愫方和瑞贞踏上了离开的汽车。第三幕腐烂与新生曾皓:视若生命的寿棺被抬走抵债曾文清:失魂落魄的归来;吞鸦片自杀曾霆、瑞贞:秘密离婚愫芳:失望而随瑞贞一同离家投奔光明腐烂新生《北京人》:“沉静”的诗v走向崩溃的大家庭与传统文化v下一代与家庭之外:没有“爱情”的“出走”v两组形象与两种生命状态:空壳与新生v意象:鸽子与“北京人”v道具:寿木1、工人(远古北京人);2、曾皓、曾文清等(现实北京人);3、袁任敢、袁圆父女(未来北京人)三代“北京人”的文化内涵远古北京人远古北京人(中国人的祖先——北京猿人)是作为一个象征形象出现的,他“熊腰虎背,披着半个兽皮,混身上下毛茸茸的。”“他整个是力量,野得可怕的力量,充沛丰满的生命和人类日后无穷的希望,都似在这个身内藏蓄着”。现实北京人现实北京人是作者主要批判的对象。作者紧紧抓住“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一命题,通过曾文清等形象从“人”蜕变为“生命的空壳”这一悲剧内容,展开了对北京文化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文化的批判。未来北京人袁任敢和袁圆父女是未来北京人的代表,作者突出地表现了他们旺盛的生命力和新型的父女关系。袁任敢现代科学家的身份,也表现出作者对于现代新文化的希望。袁圆长着“粗壮的手臂”,“穿着短袖洋衬衫,胶鞋,男孩的西式裤”,率真爽朗,无拘无束,不懂得上尊下卑,长幼有序,与父亲竟以“老猴儿”、“小猴儿”相称,体现了作者心目中理想化的平等自由和谐的新伦理观和家庭观。从现实走向未来在这三种北京人中,愫芳和曾瑞贞是饱含作者情感的两个特殊人物,可以看作从现实北京人走向未来北京人的代表。象征意义(1)以场景、道具等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如《北京人》中曾皓的棺材,象征封建制度的必然灭亡;(2)以人物性格的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如《北京人》中的工人;(3)作品命名构成的象征性意象如“北京人”既是实存之物,又是某种观念的象征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