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目标导航预习导引课程标准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学习目标1.记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2.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的含义与表现。3.记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和意义。4.记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原则和措施。5.记住对外开放格局的表现并分析其特点。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工作重点的转移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2.会议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2)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3)提出了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4)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3.意义(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首先进行的省份:安徽、四川。(2)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意义: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提出: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措施: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3)意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转向城市,转向国有企业。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实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因为当时中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稳定与否首先看农村是否稳定。(2)在农村改革不会引起太大的动荡和风险,而城市则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现代化大生产,所担风险较大。(3)在党中央确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有些地方的农民已经自发行动起来,实行包产到户,为改革的全面展开做了试点。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背景: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基本国策。2.过程(1)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2)1984年5月,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3)从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4)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一、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本质及措施1.原因(1)原有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改革经济体制也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迫切需要。2.本质: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措施(1)所有制方面: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管理体制方面: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变为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把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3)分配方式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广东惠阳地委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特别介绍了乌石公社景联大队党支部书记写的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横批:“社会主义好!”“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村合作化运动解析:中共十二大召开于1982年,三十年前“耕者有其田”是指土地改革,三十年后“耕者有其责”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那一年(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B.1978年,中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D.1978年,中国改变了社会性质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地位的理解。A项不符合史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B项错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但改革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改变社会性质,排除D项。答案:C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几次转变1.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56年,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2.多种所有制并存(1978—1992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工作重点、对外关系上发生的重大转变1.在经济体制上: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在工作重点上: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在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解析:本题关键在于读取关键信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重新焕发生机”,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符合题意的是C项。答案:C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资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解析:A、B、D三项的目的都可归结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所以正确答案是C项。答案:C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工作重点转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决策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史料一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研读:史料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及其带来的积极作用。画线部分反映了农民有了经营权和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史料二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研读:特区在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方便,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这些创新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