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纲展示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高频考点2.以选择题为主3.注意结合其他知识1.正确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类别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意识区别研究对象人类社会整个世界地位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作用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依据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辨别区分考纲展示2.社会基本矛盾(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1高频考点2.选择题为主3.区分两对矛盾4.与其他知识的融合2.正确认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区分社会基本矛盾(1)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不一定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方法技巧区分社会基本矛盾(2)辨别生产关系的变革与上层建筑的变革: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等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法律体制的完善、思想观念的解放等则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方法技巧考纲展示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1.一般考点2.选择题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考纲展示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概念(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热门考点2.主要选择题偶有材料题3.可单独考,可综合考。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人民群众的作用具体阐释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1)群众观点:相信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2)群众路线:一切群众,一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为了依靠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主体动力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易错辨析1—6命题探究1-5CDCBC1.认真投入、全力以赴,用最短的时间讨论更多的问题。2.组长积极协调,组织好讨论,每位同学完善自己的答案。3.有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合作探究(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1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首饰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2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②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④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网络构建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