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成为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廊坊第四中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让多媒体成为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中学冯淑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顺应时代要求,代表先进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就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以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相对于古老的黑板、粉笔对学生的吸引更是可想而知。现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网络文化与教学时空,正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阅读和思维方式,并逐渐成为我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发展的新舞台。近年来,教育部非常重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推进信息技术建设,广大语文教师也审时度势、积极迎接这场全新的挑战。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来设法革除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现在已成为语文界同仁的共识。而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难免会有稚嫩与不足,我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设计和应用虽然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误区、障碍,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中使用多媒体谈一点儿个人的尝试和粗浅认识。主要内容一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多媒体的使用;三作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一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语文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的标准,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考虑到教材内容和体裁的的特点,也要根据一篇文章的内容特点来决定是否使用多媒体,如说明文,像介绍建筑物、工艺流程等内容,学生了解不多,学起来困难很大,如果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资料就可以收到身临其境、清楚明白的效果。再如叙事、抒情一类文章,对于背景介绍,图片链接等内容,可以适当用多媒体展示,但是在揣摩、领悟上重点词语和句子上,用了多媒体反而会限制学生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总之,在语文课堂上要灵活多变的使用多媒体,让它有用、高效的为语文课堂提供帮助,而不是让他成为我们的“电子保姆”.1、让多媒体来激“趣”创“乐”我国教育家荀子早已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事物是核心,词是外壳,在教学时应当使一切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能听到的东西用听觉,能感触到的东西用触觉。”我想: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把感官都派上用场,他们一定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乐学的兴趣。多媒体计算机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语文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形、音、义和谐统一的信息集合体,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因为“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就是带有情感意味的注意。也可以引发“乐”的情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披文以入情”,产生“乐学”的情绪。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童话和寓言之类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褒贬相间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例如在《丑小鸭》的这篇童话的学习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说故事梗概,然后布置观看任务,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版的《丑小鸭》片段强化学生无意注意,使学生在画面、声音、语言的共同作用下深刻地体验人物形象的内在意蕴,自觉地将课文知识与图象内容结合起来,在思维的分析对比中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2、让多媒体来激“情”助“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离不开情,运用电教媒体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可以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我认为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的激“情”教学,要注意创造并形成外景与内情交融的语文学习环境,以多媒体为中心所承载的图、文、像所形成情感辐射力,叩击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营造他们的内心之情境,将学生情感流向引入我们所设计的轨道,以期引起强烈的情感共振。但是要想实现这个目的,我认为要寻找情感共振点,再以这个点来引发学生情感面的共振。例如:对于诗歌教学我们就适合利用“声音”作为共振点来实现激发“情感”的教学,因为诗歌都是表“情志”的,而诗歌文字里所包含的感情,只是通过视觉接触是很难进入诗情的,如果通过听觉的辅助,学生就会在顺利的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我教《黄河颂》这首诗歌的时候,把音乐感染作为学生进入诗歌内容的前奏,第二遍播放时让他们一边听黄河之音一边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第三遍音乐、画面和朗读同时出现,学生随着声音和音乐一起读,渐渐的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大,感情也充沛了,对诗情的把握也准确了。利用诗歌文字与音乐旋律的关系,引导情感共鸣和心灵互动,是诗歌教学使用多媒体的有利手段。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我总觉得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东西太实际了,想象的空间太少了,缺少从容欣赏那种寄托于文字的清幽淡远意境的心态。所以我前两次的安排是让学生在简单的“声音”感染下,自主体会心灵特有的情感,不让多媒体完全代替学生的体验。因为语文课使用多媒体从本质上说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到任何时候不能偏离了学生是“主体”,我们必须把“学生主体”的思想坚持到底。当然,语文课的教学也应该遵循“语言本位”的规律,多媒体的语言永远也不可能代替学生发自心灵的语言,媒体语言只是一个切入口,切开的应该是来自学生心灵的滔滔不绝的话语,也就是说语文可永远姓“语”。3、让多媒体来设“境”创“美”散文,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有人说,散文是情感树上的果实,这话一点也不假。然而,学生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的参差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春》这篇散文由几幅美丽的图画构成,但是几幅画所描摹的春之美又有所侧重。有侧重色彩美的;有侧重声音美的;还有动态和静态结合美的。如果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对于这几幅图画只是采用相同的课件形式,当最后的效果只是把春天的几个画面滚动成平面的相片,缺乏一种立体美。因此,我在课件的选择和使用上,针对图画侧重表现的春天美做了如下的尝试。我讲解“春草图”,侧重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绿色美特征,目的是为了突出以草为主体的绿色主题,接着引导学生进入绿色所代表的一种生命意义,最后引发他们对春天具有“生命美”的思考。我讲解“春花图”,使用多媒体侧重于展示春天的声音美,借助画面蜜蜂、蝴蝶的飞舞之态和飞舞之音突出表现春天的声音美。通过蝴蝶蜜蜂的热闹声音间接表现春花开得繁茂和热闹,引领学生在声音和画面的双重情境下走进春天的春花图,感受春天的美丽。春花图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花图春风图返回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我讲解“春雨图”,使用多媒体侧重于展示春天的“动静结合美”,春雨伴着春风而下的飘落之态是动景;雨中的房屋的静默之态是静景。学生伴随着画面上的文字,在动静结合的画面的感染下,聆听春雨沙沙而下的声音美,走进春天喜雨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生机和活力。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迎春图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多媒体的使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天文地理、历史风情都有涉及,而学生的知识面显然不足以覆盖这些。为了帮助学生顺利的完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势必要补充相关资料,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就可以顺利地解决学生活动之前的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1,利用多媒体来展现边缘知识因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为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避免语文学科知识弱化,其他学科知识突出,就要正确处理好边缘知识和语文知识的关系。不要忽略了语文综合实践课的教学重点,以及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完成语文活动丰富语文信息的能力。例如:七年级(下)最后一个单元的语文综合活动是以“马”为主题的,我虽然安排了学生搜集有关“马”的种类的图片,但是在课堂展示活动中,我没有把马的分类作为讲解的重点,因为语文课不是生物课。我处理成与名著中人物骑的马结合起来,延伸到对人物的性格的考察。我也安排了与“马”有关的历史故事的搜集,但是我没有历史故事的背景和历史人物作为讲解的重点,我认为语文课不是历史课。我把概括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作为重点,进而我又让学生口头使用成语进行片段练习。2,利用多媒体把生活搬运进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着眼点不仅在于能有助于课堂上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也要能引导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兴趣,甚至改变学生对这门学科教学的不好印象,这是老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即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不一定能做到的。学生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把知识向课外拓展,把问题向课外延伸,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搜集制作的图片和课件就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辅助工具,也会成为他们提出问题的诱导载体。例如:我曾经尝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安排学生课下完成的作业是用多媒体的技术记录自己的感恩行为,可以制作成DV;可以制作电子相册;可以制作感恩小报等。当时我们班周冀同学制作的是一盘录音带,他用清唱京剧表达了对妈妈送他学习特长班的感谢,他一个人既唱旦角又唱老生,最后还播放了他对妈妈的感恩心语。班级的女生王涵用数码相机拍摄了几个他对妈妈的感恩镜头,有她帮妈妈刷碗的;有她给妈妈梳头的;有她给妈妈洗脚的。在几个镜头通过画面在大屏幕上滚动的时候,她在图片的旁边还配上了自己感恩文字,在她抒情的朗读中,全体同学都被感染了。接着,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说说妈妈爱自己的故事,让母爱再一次撞击他们的心门,让感恩和感动的潮水一起流淌出来。3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活动进行设计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上,我有时会把一些图象资料作为考察学生设计能力的试题来处理。因为学生录制活动资料的过程他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导演,在活动课上让学生观看并用文字记录事件或者活动安排的整个过程,之后设计出合理的活动方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的是人物的活动,学生被训练的是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设计能力。例如:班级的小记者周济同学把《启迪》杂志来到文学社的交流的全过程完全用DV记录下来了,最后我安排他把资料复制到教室的主机上,语文综合实践课上,我说明了观看任务后,学生分成10个小组,组长负责安排具体的任务,播放完毕以后,学生在小组内把设计方案完成,效果要比单纯的文字陈述要好的多。比较全面的设计是刘莹所带的第二小组:活动主题:文学开启智慧活动步骤:A校长致欢迎词B《启迪》杂志主编致词;C副主编逐一介绍栏目内容;D学生分组与编辑交流与采访;E《启迪》杂志向每位学生赠送杂志F学生与编辑现场写作比赛G合影留念三,作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1,利用多媒体巧设“词”境,挖掘语言创造的潜力美丽而生动的语言是装饰作文的美丽外衣,学生在写作时如果语言没有表现力,缺乏生动感,给读者的初次印象就是文章苍白无力。如果形成了语言能力欠缺的印象,学生作文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作文语言的创新是作文创新的基础。那么作文语言的创新的真谛又是什么呢?记得著名诗人金本老师曾经对此问题概括成非常简单的一句话:“语言要有陌生感”。在语文课堂上打造学生语言的陌生感,从而实现作文语言的创新,我认为使用多媒体辅助训练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和语言的创造能力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和办法。在上作文课的时候,我收集一些词语,分条展示在屏幕上。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