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执法文书格式及制作中的注意的问题▲环境行政执法文书概念:指环境监察机构在执行环保法律法规过程中,按照特定的格式和规定的程序形成的法律文书。*执法文书的属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的具体体现;环境监察执法行为的真实记录。▲执法文书的特征:(1)是环境监察机构依法行使职权、表达意志的体现;(2)必须依照特定格式制作(法定格式、必要内容、法律用语);(3)必须按照特定程序,严格审批。▲法律意义:(1)执法文书作为环境监察执法活动的载体和凭证,保证监察执法活动的顺利开展,规范监察执法行为;(2)可促使执法人员按照文书要求逐项逐步完成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工作,使执法过程更加规范;(3)执法文书体现了环境监察机关的权威性,具有表达执法机关的意志,传达执法意图、证明执法依据的作用保证执法行为的有效实施。▲常用执法文书的种类、格式及制作●排污收费文书——排污费收缴通知单是环境监察机构专门为征收排污费而制作的文书。应载明:(1)被征收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姓名;(2)认定的排污情况及排污量;(3)收费的法律依据、标准依据;(4)应缴费(超标费)及加倍收费的金额;(5)缴纳方式、交费银行及帐号;(6)对收费通知有异议或不服处理的途径;(7)下达通知书的机关名称、印章、签发人签字;(8)年、月、日。例:核定收费额中教训——排污费限期缴纳通知书根据《排污费征收核定通知》规定,排污者逾期未缴纳(超过7日)的环境监察机构7日内下达《排污费限期缴纳通知书》。《通知书》内容,除应缴费情况外,重点注明拒缴费的法律责任及后果。●环境行政处罚文书——环境违法行为立案登记表是环境监察机构对于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事件,经初步审查认为应当追究行政责任,而进行登记作为一个案件进行调查处理时所制作的文书。应载明:(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2)主要违法事实和立案理由(3)受理和承办人意见(4)领导审批意见——调查询问笔录是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在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有违法情况而当场制作的书面记录。应载明:(1)现场检查时间、地点、被检查人的基本情况(2)询问内容(3)由被询问人审阅笔录后签名或盖章(4)由检查询问人及在场签名或盖章——调查报告是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在调查环境案件时,向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情况后制作的文书。应载明:(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2)调查经过(3)查明的事实和依据(4)处理依据(5)处理意见等——违法行为改正通知书是为纠正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责令当事人改正而制作的法律文书。应载明:(1)违法行为的事实(2)具体条款、责令改正的要求(3)机关盖章——限期改正通知书是为责令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违法行为而制作的文书。应载明:(1)违法行为的事实和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2)限期改正的时间和法律依据——处罚事先告知书是为保障当事人行使陈述和申辩权利而制作的文书。应载明:(1)违法行为的事实;(2)具体条款;(3)拟处罚的依据、处罚内容;(4)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的时限;(5)由告知机关盖章——听证告知书是环保执法部门作出较重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依法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而制作的文书。应载明:(1)具体违法行为及违反环保法规的条款(2)具体内容和所依据的法律条款(3)告知权利(4)执法部门的名称——听证通知书是环境保护执法部门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通知当事人听证时间、地点而制作的文书。应载明:(1)当事人名称(2)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3)确定听证会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姓名(4)应做的准备——当场处罚决定书是环境执法人员实施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时使用的文书。应预先编号并载明:(1)当事人基本情况(2)违法事实和违反法律法规条款(3)处罚依据和处罚数量(4)履行方式及复议和诉讼途径(5)执法人员应签名盖章——行政处罚决定书是环境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时制作的文书。应载明:(1)当事人的名称、地址(2)事实和证据(3)种类和依据(4)履行方式和期限(5)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的途径和期限(6)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加盖公章)(7)作出决定的日期——送达回执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按照法律规定,为证明已将处罚决定送达当事人而制作的文书。应载明:(1)地点(2)名称、文号(3)收到时间及受送达人签名或盖章(4)送达人签名或盖章——强制执行申请书是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部门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罚的行为实施强制执行而制作的文书。应载明:(1)申请人基本情况(2)被申请人基本情况(3)申请案由(4)申请强制执行的处罚种类、数量(5)申请强制执行的法院名称(6)处罚有关的附件、材料,由申请机关盖章。除上述执法文书外还有:——环境行政复议文书(13种)——排污费征收稽查法律文书——排污申报登记报表环境行政处罚中适用法律、法规的规则——高位法优先适用原则(1)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2)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3)地方性法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政府规章;(4)省级政府的规章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较大城市政府的规章。例:《环评法》31条与《建设项目条例》25条关于违反环评制度的罚款规定——特别法优先原则同一机关制定的环境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例:《行诉法》39条与《环保法》40条,关于起诉时效的规定。——新法优先适用原则同一机关制定的环境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中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例:《环保法》40条与《行政复议法》9条关于申请复议时效的规定。——地方法规优先适用的原则地方性环保法规或政府规章依据环保法律、法规授权作出的具体规定,与环保规章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的,应优先适用地方性环保法规或政府规章。例:《重庆市环保条例》111条关于按日累加处罚规定。——部门规章优先适用情形环保规章依据行政法规的授权作出的规定,或者环保规章对尚未制定法律、法规而国务院授权的环保事项作出的具体规定,与地方性法规或者地方性政府规章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的,应优先适用环保规章。——部门规章冲突情形下的适用规则(1)环保规章与国务院其他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应优先适用根据专属职权制定的规章;(2)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制定的规章,优先于一个部门单独制定的规章;(3)不能确定如何适用的,应当按程序报请国务院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