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财政收入总析第一节财政收入的概念及结构一、财政收入作为一个过程--一部分国民收入从财政资金缴纳者手中向国家手中转移的过程(与各种缴纳者的关系、转嫁与归宿、公平与效率等)作为一部分资金--国家以各种方式方式集中支配的资金(预算资金与非预算资金、财政收入形式的选择、收入总量确定等)从本质上讲,财政收入体现了国家同各种财政资金缴纳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个人等)二、财政收入结构(一)财政收入价值构成。定义。(二)财政收入部门构成。定义。(三)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定义。财政收入价值构成020406080100财政收入价值构成V的收入来源M的收入来源C基本上不是财政收入来源;V--个人收入所得税占税收比重7.1%;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选择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M总量。92.9%7.1%财政收入部门(产业)构成0102030405060财政收入部门构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也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3)第三产业的财政地位愈益上升。增加第二、三产业的上缴财政收入是主要选择。3%52%45%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国有经济依然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非公有经济的财政地位愈益重要;增加财政收入一方面寄希望于国有经济,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关注非公有经济。05101520253035404550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国有经济47%集体经济7%股份联营经济26%涉外经济20%第二节财政收入的原则收入中的矛盾1.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矛盾。2.国家同不同财政资金缴纳者之间的矛盾。3.财政收入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收入原则1.三者利益相兼顾的原则。2.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原则。3.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原则。一、三者利益相兼顾的原则三者利益之间的统一性和矛盾性--现阶段社会经济的主要动力机制首要原则,评价财政收入质量的主要标准1.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利益关系的主体。重要性和难点。要力避两个偏向。操作历史。2.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利益关系的基础。(1)个人收入增长速度--一般情况下要高于物价上涨速,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2)个人收入再分配--财政要尽力参与二、区别对待、合理负担原则该原则处理的矛盾1.区别对待--定义。本质是税负分配不公平1)对不同经济成分区别对待--原理。直接根据。最终根据。目的。举例。2)对不同经济部门区别对待--原理。直接根据。最终根据。目的。3)区别对待与公平税负的关系2.合理负担--定义。量力负担。累进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是主要手段。目的是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第三节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利润上缴(企业收入)财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租金收入基金收入债务收入1.税收定义。主体收入形式。税收形式特征强制性--国家征税是不依纳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三个需说明的问题。罚则是该特性的体现无偿性--国家征税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支付代价。强制性的经济原因或根本原因。但有整体报偿性固定性--国家征税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标准连续课征的税收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税收的地位与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成正比2.利润上缴(企业收入)定义。曾经是主体收入形式。目前基本为零。基本特征不规范性横向不规范--不同企业同一时间实现利润上缴财政的份额不一致纵向不规范--同一企业不同时间实现利润上缴财政的份额不一致税后分利、上缴承包费、直接上缴利润利润上缴的财政地位与国家对企业的干预程度成正比税收与利润上缴(企业收入)的地位变化年份税收收入(%)企业收入(%)195075.113.4196035.663.9197042.457.2197846.351.0198052.740.11985109.32.3199080.32.2199596.70.0200092.00.0税收与利润上缴财政地位的历史比较020406080100120195019601970197819801985199019952000税收利润上缴3、财政性收费定义:财政性收费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通过为居民和法人提供某些特殊服务而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不同于乱收费。财政性收费的形式特性:1)形式上的交换性2)收费标准的非盈利性3)收费机制的行政垄断性对“费改税”的评价:甄别--或改税、或取缔、或保留(适当调整)4.罚没收入定义。财政地位--辅助性收入形式特征:1)征收目的的非财政性2)征收对象的非连续性3)征收项目的复杂性5.租金收入定义。类别:国有企业租赁收入、国有土地批租收入等要加强租金管理,确保全额纳入国家预算。6、基金收入定义。国家能源交通建设基金和国家预算调节基金。形式特征:税收“三性”+专用性某些税种也具有基金收入的性质(燃油税、教育费附加、社会保障税等)对我国“两金”的评述:积极评价:缓解财政困难、降低短线制约度、抑制预算外资金快速膨胀消极评价:改革不彻底、诱发乱收费、征收对象的定性不准确(不能把企业税后利润当做财政性预算外资金)7、债务收入定义。功能。地位。类别。形式特征: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同税收相比)。如果不同时具有上述特性,应属于对债务收入的异化。国内债务:发行国内公债、国库券和向银行透支国外债务:政府间借款、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境外发行债券、商业借款等。2000年我国财政收入形式结构01020304050607080各项税收各项收费租金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72.4%0.4%0.02%23.8%3.38%利润上缴和基金收入均为零。税收与不含债务收入的财政收入之比为95%,与含债务收入的财政收入之比为72.4%一、财政收入总量界限的确定定义。两种表现形式:1、绝对量:即某一财政年度财政收入的总量。2、相对量:财政收入集中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评价财政规模的主要指标。由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所以通常也将财政收入的总量确定问题,称为宏观税率--税收收入占GDP的比例确定问题。财政收入集中率的变动情况如下:第四节财政收入的总量界限中国财政收入集中率变动表年份财政收入(亿元)GDP(亿元)集中率(%)19781132.263624.131.219801159.934517.825.719852004.828964.422.419902937.1018547.915.819956242.2058487.110.7200013395.2389403.615.0200116386.0495933.317.1200218914.00102398.018.5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变动轨迹05101520253035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拉弗曲线”---宏观税率与税收总额、经济发展的关系拉弗——美经济学家,曾任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供应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观点:美国上世纪7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原因是供给不足,是政府长期奉行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的结果。税负过重--投资、储蓄和工作信心不足--经济停滞--税源萎缩--税收减少--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解决方案:减税--提高经济主体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强投资、储蓄和工作信心--经济发展(解决经济停滞)--财源充裕--税收增加--减少赤字(解决通货膨胀)供给是产生和解决问题的核心BADCG01000100%稅率稅收收入Q1Q2Q3税基×税率=税收收入税基a×Ta=税基b×Tb=Q1TbTa税基a税基bTaTbTcTd税基c×Tc=税基d×Td=Q2TdTc税基C税基dA与BC与DA与C税基a×Ta税基c×TcTcTa税基c税基aB与DTg税基d×Td税基b×TbTdTb税基d税基b最佳点为G。对应的宏观税率为Tg,税收收入为Q3拉弗曲线的借鉴意义1.税率、税收收入、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存在着一个兼顾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的最佳税率。2.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税收,高收入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因为过高税率会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导致生产停滞或下降。3.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用两种税率,而低税负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税基的扩大,税收收入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寻求最佳税率,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二、影响财政收入总量界限的主要因素(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集中率成同方向变动。可能性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负税能力--财政收入集中率必要性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联系的复杂程度--国家的调控职责--资金需要--财政收入集中率A.部门和产品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B.地区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C.国家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D.不同人群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E.••••••(二)国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同向变动因素。最根本的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条件下:1)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财政收入集中率高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财政收入集中率2)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集中率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集中率3)计划体制下的财政收入集中率高于市场体制下的财政收入集中率该因素可以对我国改革以来财政收入集中率的降低作出部分解释(三)具体的分配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前:高度集中的分配体制,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导致财政收入集中率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放权让利、提高工资、拉开档次、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等分配制度改革,改变了高度集中的分配体制--财政收入集中率逐步降低。1994年以后,卓有成效的财税制度改革,使过于分散的收入分配体制有所改变,财政收入集中率逐步回升。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集中率的影响举例:1978--1994年GDP的分配格局变动结果企业%个人%31.318.250.5-19.3+3.3+16.012.021.566.51978年增减1994年年份国家%第三章的主要概念及复习题财政收入、税收、利润上缴、财政性收费、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罚没收入、财政收入集中率。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拉弗曲线的内容和借鉴意义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主要因素对不同经济成分进行区别对待举例:我国1964年的工商所得税法规定,个体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年征税,实行14级全额累进税率,最低7%,适用年所得120元以下者;年所得1320元者,税率为62%。年所得1800元以上者,加征1--4成,最高税率为62%×(1+40%)=86.8%我国涉外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可享受多项税收优惠:税率33%(国有大中型企业55%);五年内享受减免税;再投资部分退还已纳税款的4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