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人脱帽致敬钟丽思教学目的1.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国格人格。2.体会环境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导入新课]某技校导游班的学生小黄利用暑假当业余导游。有一次,在陪同几名美国游客参观故宫时,其中一位游客说:“故宫不如我们的白宫气派,豪华,看来中国的皇帝过得并不很舒服。”小黄听后,严肃而不失礼貌地说:“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故宫始建于1406年,至1420年建成,至今近600年的历史,它的豪华、壮观,在同时期所有国家的皇宫中是不可多得的。美国的白宫确实是豪华,气派,但它建于1790年,后又被焚烧,于1814年重建。同美国历史一样,它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把200年前的建筑水平和600年前的建筑水平来比较高低是不合适的,就像200年的文明史不能同5000年的文明史直接比较一样。”说得那几位美国客人心服口服。导游结束后,几位美国客人硬要给小黄200美元“小费”,她礼貌地谢绝了。她说:“我是为了与美国人民的友谊,也是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机会学习英语来当导游的。我已经领取了应有的报酬,多余的钱我是不会收的。”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曾经流传下这样一段佳话: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位美国记者心怀叵测地向周恩来总理发问:“总理阁下,中国的路明明是人走的,中国人为什么却要叫它作‘马路’呢?”面对这种故意的刁难,周总理不假思索,诙谐地答道:“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啊,按照中国的习惯,简称为‘马路’。”记者一时语塞,但心犹有不甘,停了一会儿仍以挑衅的口吻说:”我们美国人总爱仰起头走路,而中国人为什么总喜欢低着头走路呢?”周总理微笑地看了一眼这个记者,然后以外交家的风度不紧不慢地说:”这有什么奇怪?我们走的是上坡路啊,当然要低着头。而你们走下坡路自然就不一样啦。”许多国人和外国人交往时,以优秀的表现赢得外国人的尊重,也使我们国家的尊严得到维护。周总理以其机智诙谐的回答即反击了对方的挑衅,又维护了本国的尊严,树立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威信。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文章也与机智的问答有关,不过,它发生在法国。那么,这又是谁?又遇到了怎样的刁难呢?[生字词]滇(diān)池哄(hōng)笑咔(kā)褐(hè)色挪(nuó)戳(chuō)倏(shū)地刁难(nàn)阿卜(bǔ)杜勒难题(nán)萝卜(bo)倏地:极快地,迅速地。窃笑:暗中发笑。感慨万千:由感触而慨叹很多。不约而同:没有预先约定过,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一致。了解课文内容的几个要素时间:那年的十二月地点:巴黎第十二大学人物:教授、我、台湾留学生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事件:我和教授对话[结构](一)(1--3)侧面铺叙了“大胡子”教授刁钻古怪总使人难堪的形象。(二)(4--25)写教授刁难“我”,“我”以敏捷而理直气壮的回答“制服”了教授的经过。(三)(26)写“我”与台湾学生结伴而行。共四个回合第一回合(4--9):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问题;第二回合(10--16):关于国籍的问题;第三回合(17--26):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问题;第四回合(27--31):关于中国富强的标准的问题。)第一回合: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问答。教授:记者、首长、工作“我”:(直接回答)“概括地讲”“愿意”大家:“窃笑”、“哄”、“笑”、“竖”。------大家的反应说明了他们对我的回答由衷的佩服和满意,证明了我的成功。教授的提问第一个问题看似随意,关于我的工作情况,表面上是作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可是其中有弦外之音,话中有话,涉及到外国人颇为关注的“中国有无新闻自由”的问题。教授的第一个问题正好应证了前面的提到的“刁钻、古怪”。我的回答“我”巧妙地接过提问中的“概括”两字,回答了两句高度概括的话,避实就虚,用模糊语言概括了“首长”和“我”的工作情况,得体地表述了记者和主编的工作关系,俏皮幽默而不失风度。把我们国家宽松的政治气氛和人民舒畅心情介绍给了各国留学生,为国家争了气。“我”使“教授”在这一话题上无空子可钻。第二回合:关于“两个中国”的问答教授:1.来自哪个中国?2.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他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的狡黠、傲慢、挑衅。“我”:(否问作答)1.“没听清楚”2.理直气壮地回答只有一个中国,并有台湾同胞的附和。大家:“咔咔”。-------反衬了我的成功,表现出各国学生的友善,当时课堂的气氛由紧张转为了活跃。教授的提问教授提出敏感的政治问题,“两个中国”的话题,带有国际上出现的“两个中国”暗流的痕迹,似乎想使我“难堪”,事实上,他想了解中国留学生的政治敏感性。此问题涉及到台湾主权的归属,答者必须旗帜鲜明地维护祖国的统一、但是又要考虑到不能伤害在场台湾同胞的感情,难度很大。我的回答开始,“我”以“没有听清楚”为由让教授重复提问,表示了自己不喜欢教授这样提问,也想进一步弄清楚教授问题的真正意图,也为自己思考赢得时间,同时也不想激化矛盾,伤害师生之间的感情,“我”抓住了问语中的关键点——对“中国”一词的理解,用否问作答的方法。礼貌委婉但毫不含糊地纠正了教授的问语的逻辑错误,跳过了教授设下的语言“陷阱”,变被动为主动,显示海峡两岸人的骨气、尊严。第三个回合: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问答教授:1.你走遍了中国吗?2.邓小平怎样解决台湾问题?“我”:(避而不答)1.讲到台湾。2.邓小平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把问题转移到中国富强的问题上。大家:笑声。------证明了“我”回答出色,又成功了。类似的对话中美建交伊始,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当中美双方决定实行关系正常化的时候,你在国内遇到政治上的反对派了吗?”邓小平回答:“有反对派呀!我在中国的一个省遇到了很严重的反对,那就是台湾省。”教授的提问教授并没有打算撤退,而是继续步步为营,穷追不舍。他又将问话引向台湾问题。“您走遍了中国吗?”看似是话题转换,但明显是想在我不留意的时候,落到他新设好的语言陷阱。我的回答我发现了陷阱,意识到教授对台湾问题感兴趣,“除台湾省外”的回答,说明“我”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当教授顺势提出“邓小平先生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时,“我”明白这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避免跟教授正面交锋,而是巧妙地用避而不答的技巧,加以回避。转而宣称邓小平先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顺势把问题引到中国富强的问题上。第四个回合:关于中国富强的标准问答教授:1.摆在邓小平桌面上最重要的事情什么?2.中国富强的标准?“我”:(直接回答)“站”、“狠狠”、“一字一字”此问教授穷追不舍,而我在被刁难了几个问题之后,“我”当时已到了无法忍受,棉里藏针地回敬了她的“刁难”,最终赢得了教授的“脱帽致敬”。了解课文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对话时,选择语气和措辞必须顾及语境和谈话对象,文中“我”与“教授”的谈话语气、措辞上有什么不同?教授:做为一个外国人,教授出于为了了解:“一个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国家的”的目的,反复提问,咄咄逼人的措辞,穷追不舍地考问,出自于一个既是口语老师,又是外国人的“教授”口中,就不是刁难,而是顺理成章,因为作为一名尽责敬业的口语老师,教授必须以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论辩能力,而课文也介绍所有的学生都领教过什么叫“难堪”,说明教授不单单对我才提出那么难的问题。“我”:则把握了自己既是学生又是中国人的特殊身份,语气既幽默又坚定,措辞既巧妙又准确,既不失民族尊严,又不伤害师生感情,有理有节,对答如流。小结:课文是一篇关于维护国格和人格的故事;是一则自尊自爱的佳话;是一场不卑不亢的交谈。课文内容体现“我”不卑不亢、自尊自爱、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格,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这堂课我们还了解了课文的对话内容的内涵和对话的技巧,有直接回答,避而不答,否定提问等对话技巧。这些对话技巧我们必须融会贯通,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