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与传播学院审核评估自评报告(第四稿)一、定位与目标1.1学院简介文化与传播学院创办于1985年,前身是莆田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2002年升格为本科,2013年由原汉语言文学系调整为二级学院。进行了内部机构的调整,设立了汉语言文学系、新闻学系、广告学系和人文素质教学部等三个系一个部。在文学的学科门类下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2个一级学科,均为校级重点学科,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3个本科专业。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8项,其中教育部项目2项,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教育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个,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拥有数字高清演播大厅、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微格实训室,摄影摄像实验室、新媒体实训室等实验实训教学场所。2014、2015年度考评我院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并获教学工作单项奖1次,科研工作单项奖2次。近年来,学院秉承学校“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基本职能。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地方办学特色、服务区域地方发展,全面增强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转型,建设特色鲜明的学院。1.2办学定位我院在全面总结30多年办学历史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广泛调研与讨论,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思路和具体定位。具体如下。-2-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的学校定位,深入实施人才、开放、品牌、文化四大战略,强化内涵建设,注重优化结构,切实提高质量,提升办学层次,突出办学特色,推进开放办学,服务地方发展。把文化与传播学院建设成为有特色、开放式的应用型的学院,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文化传播人才。学院定位: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争取发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发展定位:立足人文,做精中文,做强新闻,做活广告。学科建设定位: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都要按照“以应用为原则,以行业为依托,以专业为基础,整合资源,形成团队,产学协作,项目推动”的学科建设思路,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布局合理、根植地方的以文化传播为目标,以妈祖文化为特色学科体系。专业建设定位:中文转应用,求“三精”(精技能、精表达、精写作);新闻树品牌,求“三强”(强采编、强摄录、强制作);广告提能力,求“三能”(能策划、能创意、能设计)。服务面向定位:服务莆田,面向福建,辐射全国。这一定位确定了文化与传播学院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重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是我院实现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1.3培养目标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较好的实用技能、兼有个人特长专长的应用型文化传播类人才。我院下辖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体现在培养方案中,都能符合学校定位、人才培养总目标,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从各专业培养方案的最初制定开始,即坚持学校培养方案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在制定过程中,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坚持符合各专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标准。-3-各专业均构建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各专业均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的多层次课程体系,能充分满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的专业素质培养要求。1.4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我院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出发点,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体现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实践工作中狠抓落实,做好质量保障。学院领导特别重视教育教学工作,能够始终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目前,我院已经形成了专业教学直接进行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支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反哺人才培养、管理后勤服务人才培养的良好局面。1.树立理念,牢记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我院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学院的办学水平,不在于一时的规模数据,而是要看它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我们所培养的人对社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全院上下已经统一思想,牢固确立起了人才培养在全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2.细化政策,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我院细化了学校一系列有利于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先后制定和修订了《文化与传播学院教师转型实施方案(试行)》《文化与传播学院科研转化教学工作的意见》《文化与传播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细则》等一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从政策导向、队伍建设、教学建设、教学改革、质量监控等方面,突出和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3.健全机制,保障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我院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运行和质量监控等机制,确保人才培养工作在全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建立了院领导定期检查教学运行、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的机制;实行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坚持日常教学检查和教学检查结果通报制度、规范执行教师调停课及补课制度、期中教学检查及总结反馈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和学生网上评教制度等;党政联席会议经常研究教学工作,经常召开有全体教师参加的教学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建立健全教学质-4-量监控体系,实施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4.扎实教改,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我院通过扎实的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得到落实。一是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促进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将产教融合的理念贯穿其中;二是推动专业综合改革,形成了妈祖文化的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学生科研、学生活动中融入妈祖文化色彩。三是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立更多动态、开放的课程共享平台,探索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的学习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四是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多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探索与行业企业、社会多方面的协同育人体系,尽力为学生提供各种锻炼的平台,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5.形成合力,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我院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涉及我院办学活动的所有领域。我们必须调动全院一切有利因素,不断完善育人体系。我院的教学、科研、党建、学生工作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而展开的。全院上下形成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强大合力。6.营造氛围,凸显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通过政策激励、榜样示范和媒体宣传,不断营造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的良好氛围。高层次人才选拔、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学习研修与学术交流、绩效工资、评优评奖等向坚守在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线教师倾斜,激励全院教师关注和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在全院树立一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典范。强化媒体宣传。发挥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宣传优势,通过校园网、校报、微信、校园广播、《闻锋报》等媒体,让全院师生及时知晓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优秀成果。7.突出特色,彰显人才培养优势地位。作为地方高校,我院主动与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对接,突出了妈祖文化的办学特色。在科研、产学研合作、教学和学生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1.5问题与对策(一)全院教师对学科专业发展定位的认识与理解需进一步深化主要原因:我院大部分教师毕业于研究型高校,熟悉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研究型教育的思想观念,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观念相对-5-较为保守。我院2014版和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性一步步增强,但教师的理念跟进还不够,教学实践也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取得的改革成效和成果尚不显著。新闻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师教学科研业务繁忙,投入到业务实践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导致好的理念和想法落实较难。改进措施: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将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和督促教师深度实践等方法,以改革创新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加以解决。我院将以转型方案依据,不断推进研究型教师向教学型教师的转型,坚持以人文为基础,推进实践性教学,鼓励翻转课堂。学院领导和督导组要经常深入课堂,到教师中间去,把学院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讲清讲透,以期达成更广泛的共识,谋求文化与传播学院的稳步发展。(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实际措施还不够到位主要原因:虽然学院党政都已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但在实际操作时,仍存在问题。例如:对优秀教师的鼓励不够到位,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有时会流于表面,对于引进校外教育资源经验不足。改进措施: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加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做到奖惩分明,优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用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用好教学经费,在引进校外资源时要进行一定的评估衡量。二、师资队伍人才是学院发展的关键,文化与传播学院长期坚持人才战略,“强将手下无弱兵”,只有强大的师资才可能培养过硬的学生。在学校的政策支持下,我院认真实施“博士工程”“名校进修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加强了引进培养的力度,通过进修转型、课程培训和引进培养等方式,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学院现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入选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入选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1人,市优秀人才3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近年来,我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18项,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个。近三年出版专著6部,编著5部,发表论文94篇,其中CSSCI-6-来源期刊17余篇,本科大学学报发表学术论文43篇,其它类型的发表学术论文34篇。2.1数量与结构学院共有专任教师41人,含聘请校外教师(全职)1人,折合在校生924人,生师比为22:1,基本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师资队伍具体结构情况如下:职称结构:正高职称7人,占17%;副高职称15人,占37%;中级职称17人,占41%;初级职称2人,5%。双师型教师12人,占29%。图1全院教师职称结构比例情况学位结构:博士学位11人,占27%;硕士学位23人,占56%;学士学位7人,占17%。图2全院教师学位结构比例情况年龄结构:35岁以下12人,占29%;36-45岁16人,占39%;46-55岁11人,占27%;56岁以上2人,占5%。-7-图3全院教师年龄结构比例情况聘请校外教师18人,来自高校2人,企业公司7人,行业部门8人,其他1人,企业及行业部门的占83%。图4全院外聘教师来源结构比例情况2.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未来几年,我院将打造一支符合我院教学科研特色的应用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到2020年,我院专任教师规划达到45人,教授达到8人,高职称比达到50%,博士达到14人,高学位比达到85%,外聘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授达到7人,具有行业、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达到12人,具有国(境)外留学、访学和进修培训经历的教师新增10人。-8-2.3教育教学水平我院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不断增强。现有校级教学名师2人,市优秀教师2人。在近年来的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我院教师黄妍、刘志、吉峰、林姝等青年教师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在近三学年的学生评教中,教师教学水平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毕业生抽样调查显示,近三届毕业生对教师总体评价为“满意或很满意”的比例均在90%以上。2.4教师教学投入我院教授全部为本科生上课。全体教师评教结果优良率为100%。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学改革和研究。三年来,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