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社会化的涵义与内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的社会化社会化就是个体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社会化概念提出的背景:社会化问题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课题仅仅是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作为社会学研究的课题则稍早些,大概出现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都是以美国为核心发源地的。之所有指出这一点,为的是提请人们注意美国等国家当时的具体社会状态。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作为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口号之一就是人的个性解放,那时,谁也没有注意到人的社会化,而是强调把人从封建桎梏中解放出来。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人们才开始注意到个人与工业化之间的不适应,作为人的个性发展最充分的美国,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尤为强烈,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为了缓和这种日益激化的矛盾,提出了人的社会化问题,本世纪六十年代,他们还提出再社会化的口号。第一节社会化的涵义与内容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人是社会的人,人出生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中,从出生之日起就与社会建立了联系,社会化研究人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发展。1、人由生物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个体方面:学习文化与规范社会化过程:一个人从小到大,学习社会或群体的行为模式或行为规范,并在某种程度上被诱导着去适应他所在的社会或群体的规范的过程。婴儿要由一无所知的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成长为被某一社会或群体所需要的人,他就要学习社会或群体的规范,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的期待,从而使自己逐步具备作为这一社会或群体成员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社会方面:培养社会需要的成员每一时代的每一社会群体都具有自己的社会行为模式,社会或群体要使个体成为它的合格的成员,就要使个体掌握社会或群体的文化,即包含有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习俗、传统及生产力水平等内容的文化。千方百计对成员施加影响,帮助成员了解是非对错,使个体逐步形成符合这个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和行为。社会化是社会使其成员学习接受某一社会的文化的过程。学者对社会化的定义个性角度:是人们借以获得个性并学会其社会生活方式的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化角度:使文化代代相传的过程,接受文化熏陶或适应文化的过程。内化角度:将社会化与内化相提并论。指个体不仅遵守社会规定的行为准则,而且身为社会的一员,愿意将这些社会准则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的过程。社会化的目的与任务目的:使社会或某个群体的成员彼此达成一种一致,使他们按照同样的规范,在追求目标和在追求目标时所使用的手段上取得一致。任务: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规定些行为规范。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知道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涉及的问题:婴儿的情感、态度和倾向是怎样形成的?怎样使孩子正常的成长?青少年行为受到哪些影响?家庭、学校和大众传播工具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人有哪些影响?青年人如何处理好婚姻和家庭关系?怎样做好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准备?个人在工作单位内如何处理好于上级、下级或同事之间的个关系?怎样使自己符合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人到晚年如何对待退休?2、人的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A、生物遗传因素人类带有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的遗传物质。如人有大脑皮层,而动物没有,这是进化的结果。人具有潜在的语言思维能力(理性能力)。人没有强本能,依赖期长。在漫长的进化中,人的本能退化了,代替本能的是文化。而在低级动物中,靠的是本能而不是文化指导群体生活,动物的幼仔可以在非常小的时候就独立生活。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学习文化模式。人的依赖期使个体生存依赖于群体,从而使群体和社会对新成员实施社会化成为可能,社会在这个时期向个体传授技能、知识和规范。人有学习能力人有语言能力。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价值的工具。人类使用语言传递文化,进行交流沟通等社会互动行为。生物遗传决定论社会生物学家试图从人类的基因中寻找人类行为的解释。在十九世纪,许多人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受生物遗传的影响很大。甚至有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麦独孤)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和社会现象都是由人的十八种本能演变而来。他们认为大量的人类行为是有机体的后果,而不是文化演变的结果。断言人类基因中包含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就是一种程式,规定了我们的社会行为,就像他们塑造了我们有机体的物质特征一样。B、社会化过程中遗传与环境的作用例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斯u曾经报告过两个在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私生女安娜。从出世起,外祖父将他关在顶楼的房间里,不许别人见她,只得到了最低限度的照料与关心,没有任何参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机会。当人们发现她时,已经6岁,不会走路、讲话、保持个人卫生,不会用刀叉吃饭,没有感情与表情,对别人没有丝毫兴趣。开始被认为是又聋又哑。科学家为了使她社会化付出了不少努力,收效甚微,。四年半后死去。死前学会了一些词语,学会了摆积木、穿袜子、洗手和爱抚娃娃,达到了两三岁孩子社会化的水平,但从未能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私生女伊莎贝尔。被发现时六岁,出生后与聋哑母亲一起被外祖父关在一间黑屋子里,与母亲有社会互动,但没有机会学说话,母女靠打手势交流。被发现时对别人,尤其是对男人像野兽。起初也被认为是耳聋,因为她似乎听不见周围的声音,自己也只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叫声。但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后,她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迅速通过了一般儿童1-6岁的学习过程。8岁时,智力发展已达到正常儿童水平,并可以和其他孩子一起上学。二、社会化的内容1、学习基本生活技能。衣食住行,同时具体的行为传递文化。2、学习谋生手段。通过习得技能而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在社会中生存立足。3、学习行为规范。不学礼,无以立。4、明确生活目标。通过明确目标,使成员完成社会与群体对其的期待,引导成员的人生发展方向,对成员施加社会所需要的传递、传播的价值观念。5、培养社会角色。从社会结构角度将角色与社会化联系起来,认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社会化就是一个角色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在《关于一般行动理论》(1951)与《社会系统》(1951)等书中指出,人性是经验的结果。他认为,没有必要把人性陶冶得完全符合社会的要求,只须使他们知道社会对特殊的角色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就行了,使他们成为在社会体系中发挥作用的成员。这种角色学习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三、社会化的种类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一般来说,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结构越复杂,变化速度越快,人的社会化过程也越复杂多变。1、基本社会化。生命早期,学习语言,认知技能,将社会文化规范与价值标准内化,建立感情联系,正确评价他人的角色和观点。2、预期社会化。学习将来要扮演的社会角色。4、逆向社会化。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现代社会开始出现。5、再社会化。改变原有的已内化的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思想的转变、移民、罪犯改造、信仰改变。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