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选择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巧用方法勤使力,顽石也能笑点头诗歌鉴赏选择题诗歌鉴赏近年来分值提升,全国卷一般在11分,显得比以前更为重要。当然在题型上2017年将由此前的两道主观题变为客观题+主观题的形式。所以需要一些新的方法。一、读懂诗歌仍然是关键。1、具备基本的诗歌阅读的知识体系。从内容、主题、结构、语言和相对应的艺术手法等维度去解读诗歌。在阅读中注意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如五关注:(1)关注标题——内容、主题和类别;(2)关注注释——难点、诗人遭遇、情感原因;(3)关注意象——内容、主题和类别;(4)关注情思语——主题;(5)关注诗人——情感方向。2、根据《考试说明》,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出发,按照形象分类——人的形象、物的形象、景的形象,去做分类阅读。在阅读中重点抓意象,然后要有三个yì(意、艺、义)的意识,意——内容,艺——艺术手法+语言,义——主题。3、诗歌的结构知识——起、承、转、合。二、客观题突破2017年高考,全国卷的诗歌鉴赏题将出现客观题(选择题),或者5选2,或者4选1。对于这届高三学生来讲,就是一个新题型。很多学生做不好,找不到方法。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新的方法,或许或有一些新的启发和收获。1、认真审读题干,弄清楚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题干上有没有关涉诗歌具体要素的的关键词。2、明白选项陷阱设置点。(1)一般来说,越是笼统的说法越不容易错。越是具体的阐释越容易出问题。(2)具体陷阱点:A、意境分析不当。B、基础知识运用错误。C、意象分析不当。D、词句解释曲解原意。E、主题挖掘以偏概全。F、手法分析张冠李戴。3、整道选择题的整体意识。五个选项要有整体意识在判断D的时候,要联系到ABCE去理解,判断。•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陶渊明•今日天气佳,清吹与呜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牛刀小试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深思。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深思。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表达快乐的心情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2)整道选择题的整体意识角度的检查与确定。A答案的错误是明显的,错在描写手法“以声写静”,其余解说正确,其正确部分为景的色调(暖色调或者说乐景)和情感的方向(乐情)。这同CD两项一致,与E相反。换言之,如果E正确,那么,ACD三项都错了,这显然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两项错误。因此E必然错误。因此答案的确应该选择AE。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赵嘏宅边秋水浸苔矶①,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桃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②。今夜秦城③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注】①苔矶:水边突出的长满青苔的岩石。②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③秦城:长安。(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马的嘶呜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D、“却听疏钟忆翠微”是对故乡风物的回忆,意思是诗人回忆起在故乡山中听到的钟声,还有那满眼的青翠欲滴的山色。E、尾联回到观实,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注解: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一项是()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9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CB【2016北京卷】(1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16“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15.【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第二句开头“往岁”二字点明“叩门求浆”是作者回忆往事,而末句的提到的“新月出现的黄昏”是“今夕”的眼前之景,所以A选项不正确。16.【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古典诗歌的内容理解和表达技巧。B选项中,“横笛闻声”为听觉,“红旗”和“雪”为视觉,体现了“声色兼备”;A选项中,“歌馆”和“铃”只是体现了听觉,没有体现视觉;C选项中,“争白”和“放红”只是体现了视觉,没有体现听觉;D选项中,“留酸软齿牙”体现了味觉,“分绿”体现了视觉,并没有体现听觉。AB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浪淘沙感事明刘基天际草离离,鸿雁南归,冷烟凝恨锁斜晖。蝴蝶不知身是梦,飞上寒枝。惆怅倚阑时,总是伤悲,绝怜红叶似芳菲。清露自凋枫自落,没个人知。(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句写无边的青草直漫向天涯,透露的是生机,奠定昂扬的基调。B、“鸿雁”这一意象不仅点出深秋季节,也暗示出旅人的思归。C、上片结句暗用典故,与“庄生晓梦迷蝴蝶”如出一辙,蝴蝶正是诗人梦中之物。D、枫叶红似春花,却无人怜,遇清露而自凋,这“枫叶”正是孤高诗人的写照。E、全诗明写秋实写“感事”,所以是一首伤时失意的寓托之作,词风婉约。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浪淘沙感事明刘基天际草离离,鸿雁南归,冷烟凝恨锁斜晖。蝴蝶不知身是梦,飞上寒枝。惆怅倚阑时,总是伤悲,绝怜红叶似芳菲。清露自凋枫自落,没个人知。【注】这首词写与元末乱世,避难于江湖时期。课堂拓展(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句写无边的青草直漫向天涯,透露的是生机,奠定昂扬的基调。B、“鸿雁”这一意象不仅点出深秋季节,也暗示出旅人的思归。C、上片结句暗用典故,与“庄生晓梦迷蝴蝶”如出一辙,蝴蝶正是诗人梦中之物。D、枫叶红似春花,却无人怜,遇清露而自凋,这“枫叶”正是孤高诗人的写照。E、全诗明写秋实写“感事”,所以是一首伤时失意的寓托之作,词风婉约。AC课堂总结课外作业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对雪①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ac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