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脈相承:台灣筏的技術創新與特性陳政宏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摘要本研究回顧至二十世紀為止台灣各地筏的演變。主要依據古畫、攝影、相關文獻記載及現場調查,分析在構型技術方面的演變,及其對功能的影響,以瞭解工業化前後的演變趨勢與特性的差異。研究發現台灣筏有幾項重大的技術變遷過程:第一為竹筏上裝置帆與插板,使其擁有優良的耐海性;而其他重大的變遷都發生在二十世紀,包括動力自人力與風力變為柴油機與舷外機,製造材料從竹子變為聚乙烯(PVC)塑膠管與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RP)盒,結構也從單層變為雙層與似雙體船型以增加排水量與載重,構造上也因動力改變而不需插板,但因功能需求增加甲板,使得整體外型趨向一般小船;而功能上新增觀光與水警用途很特別但不令人意外,也因此使其構造更大,安全問題更受重視。由筏的演變過程也發現其技術變遷具有迅速採用新科技但與舊技術融合使用、迅速反映社會變遷、客製化等特點。關鍵字:筏、台灣筏、竹筏、管筏、膠筏、漁筏、FRP筏、筏的安全TechnologyInnovationandCharacteristicsofTaiwaneseRaftsJeng-HorngChenDepartmentofSystemsandNavalMechatronicEngineeringNationalChengKungUniversityTainan701,TAIWANABSTRACTAhistoricalreviewoftheevolutionofTaiwanese(Formosan)rafts,mainlyonstructureandfunctionaspects,fromancienttimetotheendofthe20thcenturyispresentedinthispaper.Basedoncrediblepaintingsandphotographsandothertextrecords,itisfoundthattheevolutionofTaiwaneseraftshaveseveralimportanttechnologychangesbeforeandaftertheindustrializationofTaiwan.Thefirstoneistheinstallationofsailandcenterboardsonbamboorafts.Alltheothershappenedinthe20thcentury,includingthepowerchangefromhumanandwindtodieselengine/outboardengines;thematerialchangefrombambootoPVCpipesorFRPbox;andthestructurechangefromsinglelayertodoublelayerandquasi-catamarantype.Duetoitsmotorization,thedisappearanceofcenterboardsandtheinstallationofdecksmakeraftsmoreandmorelikesmallboats.Twonewfunctionsoftouristandlegalforceusearealsosignificantbutnotsurprising.ItisalsofoundthatTaiwaneseraftsarecustomizedandquicklyadaptappropriatenewtechnologies.Keywords:raft,Formosaraft,Taiwaneseraft,fishingraft,bambooraft,piperaft,FRPraft1.引言世界各地的人自古以來都利用當地特產的材料,自行建造各式木筏或竹筏。而西方學者甚至認為筏也很有可能是小船的根源。1在歐洲,以木頭編製木筏;印度及孟加拉盛產竹類,因此使用竹筏;南美洲祕魯原住民的帆筏使用有減搖及穩定航向功能的中插板,是台灣地區以外唯一也使用中插板的筏;而中國古代也有木或竹製的筏,例如《論語》中孔子曾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其中的桴就是結木而成的。從故宮博物院1Greenhill,B.andMorrison,J.TheArchaeologyofBoatsandShips,(London:ConwayMaritimePress,1995),pp.78-81.-1-所藏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中,也可以清楚看到兩艘工筆畫下的木竹筏。而這些世界各地筏的建造與發展過程及技術卻不一定相似,特別是在比較沒有技術交流的可能情形之下。西方船舶史學者Greenhill及Morrison在比較世界各地的竹筏與木筏後,認為台灣傳統的「竹製航海帆筏」是全世界筏類當中技術最成熟先進(sophisticated)的。2因此,台灣地區進入二十世紀之後,在工業化的影響之下,傳統竹筏在各方面的演變情形以及是否受到影響,成為一個台灣海洋文化、技術史、漁業史等方面值得探討的有趣主題。而其他傳統竹筏較為發達的地區,例如秘魯、孟加拉等地,由於工業化速度與程度不如台灣,竹筏的演變不如台灣迅速。所以,台灣筏的演變也成為一個研究技術與社會變遷相關性的好題材。本文先就官方統計資料概略描述約一百年來台灣筏的數量與分佈情形,再從史料中分析整理各種不同的典型台灣筏之構型與製造方式,從而探討構型、製造及使用方式的演變。2.百年來台灣筏的數量與分佈本文所分析的資料是過去約一百年間,台灣地區官方各年的漁業統計年報以及相關的台灣漁業史記錄。這些統計的執行單位包括日本時代的臺灣總督府殖產局3、第二次大戰以後的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漁業局4以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5等。因此我們所分析的現象與實際的可能差距來自於當時統計與官方執政能力良窳,並非我們所能控制或修正的。然而,由於日本時代與國民政府時代的政權在過去百年中的多數時間裡是以較為高壓有效的方式統治台灣地區,我們相信不在官方統計數字中的漁船、漁筏為數不多,應該不會影響分析結果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可將上述資料中的幾項統計資料:台灣各地區的漁船及漁筏數量、每年沉沒與損壞數量、遭難原因等加以整理,再簡單地統計分析其比例。本文中的名詞定義依照官方統計進行時的定義,「漁船總數」指包含動力及無動力漁筏與漁船在內的所有船隻;而我們將稱呼筏類以外的漁船為「一般漁船」。首先,圖一所示是台灣地區自1896年〈日本政府治台第一年〉至2005年間的漁筏總數以及漁船總數的的變化情形。由圖一我們可以知道,漁船與漁筏數量變化大致是呈現相似的趨勢:數量的最大成長主要在1940年代,特別是二次大戰後的1945~1951年之間,而1950到1977年之間大略維持固定數目,變動不大;之後到1985年間又有成長,1985年以後呈現衰退現象。目前的數目約略與1960及1970年代相當。而漁筏方面,我們又可以分做動力漁筏及無動力漁筏兩種。自1951年以後,漁筏數量維持在一萬五千艘左右起伏。1965年之前的統計並未細分這兩種,因為漁筏的動力化約自1950年代才逐漸開始流行(後述),但是要到1965至1970年前後才大幅成長,因此官方統計也反映此一趨勢。隨後動力漁筏數目增加迅速,其佔全部漁筏的比例於十幾年間升至三分之二以上,至2000年以後已佔所有漁筏數的95%以上。西元1896年到1935年之間,漁筏數量平均約五千艘左右,佔當時所有漁船的50%左右,但是經過了七十年,到西元2005年,漁筏數量大幅成長,總數已經超過一萬艘,但是所佔比例仍然維持在約50%。換句話說,台灣地區的漁筏和其他種類漁船的數量一直維持約一比一不變。2同上。3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台灣水產統計年鑑》,(台北市,1922,)頁16。4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漁業局,《台灣漁業史統計篇(一)(二)》,(台北市,1998)。5農業委員會漁業署、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漁業局,《漁業統計年報》,(台北市,1951~2002)。-2-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1890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西元(年)數目(艘)總漁筏數動力漁筏數無動力漁筏數總漁船數圖一各年度漁筏總數及漁船總數漁筏和其他種類漁船的數量比,以圖二來看更為清楚。圖二所示的各年度漁筏數量佔全部漁船數量比例,始終在40%至60%之間震盪,平均正好為50%,表示台灣地區漁民的各種作業上,使用船與筏的比例始終相當。由於這百年來一般漁船從木製的人力或風力驅動型態,歷經演變為金屬製的內燃機驅動螺槳型態,而漁筏也由竹製的人力或風力驅動型態,自行經過竹製舷外機驅動式,演變至今日的塑膠或FRP製舷外機驅動式。因此,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這漁筏與一般漁船數量比例上的恆定性,與其各自的材質或動力型態的演變似乎沒有特別的關聯或影響,而時代變遷及不同統治者的法令規章與政策的影響不大;也就是說漁民選擇使用的工具時,材質或動力型態並非其考慮的重點,使得筏型與船型的交通工具比例幾乎維持不變。01020304050607080901001890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西元(年)百分比(%)圖二各年度漁筏數佔漁船總數之百分比再者,地理區域分佈方面。圖三為1993-2002年這十年間分區之動力漁筏總數圖。我們將台灣分成北、中、南一、南二、東共五個區域來探討區域和漁筏數量的相關性。由於外島地區的漁筏數量極少,不影響分析的結果,這五個區域只包含台灣本島部分,-3-不包含澎湖及金馬等外島地區。其中的北區包含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市、苗栗縣;中區包含台中縣、彰化縣、南投縣;南一區包含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市;南二區包含高雄縣市、屏東縣。東區為宜蘭縣、台東縣、花蓮縣。此一區域劃分方式,乃是顧及自日治時代以來行政區畫的延續性,以及人文與自然環境及產業分布特性。本島的行政區中,台北市與台中市雖有河川流經,現已無航運漁業之利,而基隆市則都為漁船,因此皆無任何官方登記的漁筏,而不列在其中;內陸的南投縣有日月潭等湖泊,所以也有少量的漁筏。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西元(年)數目(艘)北中南一南二東圖三近年各分區之動力漁筏數經由整理後我們發現台灣的漁筏主要集中在南一(40.5%)、南二(25.1%)區域,也就是俗稱的西南沿海地區。主要的原因是西南沿海為台灣漁業最興盛的地方,又為沙岸地形,加上近海有許多養殖漁業,因應漁民出海捕魚的需要,再加上麻竹等適合造筏的材料在台灣分佈普遍而容易取得,所以在這個區域中漁筏的數目佔了台灣所有漁筏數目相當大的比例,整個西南沿海(南一以及南二)大約佔了全台漁筏總數的65.6%,約為三分之二。此外探討近年來各分區之動力漁筏數變化,從1993年到2002年各分區的總數除了南二區域減少了約一千艘漁筏之外,其他區域漁筏數目的變化量並不明顯。由於漁筏之一些特點,例如平底及淺吃水等,使其在台灣之沙岸地形區域之使用十分普遍,6近五年台灣地區登記在案的漁筏總數約為一萬三千艘,佔所有漁船總數的48~49%,不可謂不多。這樣的高比例與穩定性,究竟從何而來?或許可以從其構型與使用的演變當中找出原因。3.台灣早期竹筏的演變一如世界其他地區的原住民多半會利用當地所產的植物莖幹編結成筏,台灣的原住民利用台灣盛產的竹子編筏,用以渡過許多的東西向河川,曾有一幅描繪清朝官員乘坐原住民的竹筏渡河的彩圖(圖四)描繪這種情形。這些竹筏從圖中可以看出來是最簡單的一種形式,僅用一排竹子編結而成的「單層竹筏」。而這種單層竹筏的動力來源明顯是使用槳或篙。這種單層竹筏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紀中葉,台灣省政府曾派劉漢坡調查當時各地漁船的狀況,7並依照造船工程的方法繪製較為準確的外型,其中記錄竹筏典型者尺寸約為7~7.4公尺長,1.2~1.8公尺寬,並如圖五所示。6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