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清统一台湾(一)清郑议和清政府为了对付郑氏集团,采取严厉的禁海、迁界政策。并于1664年底和1665年5月,曾两次由施琅率军东征台湾,但均为风浪所阻。决定暂时放弃了武力解决,随后清王朝曾派员到台湾“招抚”。自1662年郑成功逝世到1683年统一台湾,清政府就和平统一台湾问题,先后与郑氏集团进行了10次和谈,均无结果。(一)清郑议和在谈判中,清政府承认郑氏世守台湾并开放沿海对台贸易,郑氏表示愿意改奉清朔,称臣纳贡,双方在这几点上已经达成协议;但郑经始终坚持“须援朝鲜例,不剃发,不易服”,康熙则认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氏乃中国之人”,不能相提并论。争论的实质牵涉到台湾究竟是中国的领土还是中国的藩属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清郑议和清议和的原因:清属于少数民族统治集团,注意招降、吸收其他民族的政治势力;郑氏集团中一部分人在抗清中的动摇性、妥协性(成员复杂性);东西南多事之秋,清政府需要对强敌各个击破;郑氏在海上武装力量的优势及海峡天险;郑氏集团将士眷恋亲人故土的思想感情;清在处理台湾问题的长期分歧。(一)清郑议和郑氏分裂的原因:海商集团特有的独立性是其分裂的根源;台湾经济的发展和逐步自立为其分裂提供条件;海峡天险及海上力量的优势是其军事条件;清军某些前方将领在谈判中的让步,使郑氏的分裂野心不断膨胀。(二)施琅受命平台清政府武力平台的条件经济条件:清初采取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为统一台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条件:除鳌拜。1680年,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全国大陆基本统一,中央集权更加巩固。军事条件:1677年清政府恢复了福建水师建制,具备了统一台湾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手段。台湾方面:1681年3月16日,郑经病逝,遗命传位长子郑克臧,侍卫冯锡范联合反郑克臧的势力(刘国轩)发动政变,缢杀郑克臧,另立郑经次子、年仅12岁的郑克爽。实权掌握在冯、刘之手,迫害异己,使内部矛盾激化,实力削弱。经济上台湾连续三年的灾害,粮食歉收,米价飞涨。多年的战争也使台湾府库空虚,财政拮据。为筹集粮饷,扩充军队,抵御清军的进攻,郑氏集团加强对台湾各族人民的压榨和勒索,岛内矛盾激化,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时有发生。军事上郑军在大陆沿海地区的作战中损失惨重,最后仅剩千余人逃回台湾,战争事败北,整个军事转入消极防御态势。渡海攻台,消灭郑氏割据政权、实现统一大业被提上了议事日程。9月10日,康熙帝任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前往福建作进取台湾、澎湖的准备。(二)施琅受命平台施琅,字尊侯,福建晋江人。生于1621年,卒于1696年,出身富裕农家。17岁参军,后成为郑芝龙部将,1646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其得力助手、郑军的重要将领。1651年,郑成功因为与施琅的矛盾杀其父兄,施琅遂于当年降清,官至靖海将军。(二)施琅受命平台施琅在深入调查、反复考虑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几点的决定:1、在战略上采取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针,以攻取澎湖为第一步。2、在战术上采取速战速决、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施琅在出兵前就准备最多用七天时间破敌。3、在渡海时间上,施琅一反在东北风季渡海的传统打法,而选择在西南风始发季节进兵。4、在渡海路线上,他也与历来从金门厦门出发不同,选择从靠南的铜山岛(今东山)开驾。(二)施琅受命平台施琅受命平台后,于1683年7月8日亲率官兵2万余人,大小战船240艘,自福建铜山出海。16日上午,施琅指挥大军对澎湖的郑军发起进攻,战至黄昏,郑军落败,主将刘国轩乘小船逃遁,其余守军投降。10月1日,施琅继续向台湾岛进军,3日抵达鹿耳门。明郑人心瓦解,军无斗志,郑克土爽决定纳土归降。武力威慑与政治招抚并用。因剿寓抚,抚之为善,以剿促抚(二)台湾弃留问题“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康熙语),自闽浙总督金铉以下的大多数地方官吏也都认为中原初定,当全力经营大陆,而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财赋无多,又远隔重洋,如派兵驻守,不仅糜费粮饷,而且鞭长莫及。他们主张“守澎湖,徙台湾人民而弃其地”。主张将台湾人民迁徙至内地,弃台湾而守澎湖。康熙本人在弃留之间亦难以定夺。(二)台湾弃留问题施琅一人坚决反对,他上了一封《陈台湾弃留利害疏》,详述台湾与东南海防的重要关系。首先,台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处于大陆东南海中,他指出台湾与东南沿海诸省的关系说:“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其次,叙述台湾的历史,“郑芝龙为海寇时以为巢穴,及崇祯元年,将此地税与红毛(荷兰人),为互市之所。红毛遂联络土番,抚纳内地人民,渐作边患”,以后为郑成功所据,及其孙克土爽,“窥伺南北,侵犯江浙”,“为患”四十余年。许多历史事实说明,没有台湾,沿海就不得安宁。六、清统一台湾(二)台湾弃留问题第三,指出台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弃之未免可惜。“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渔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林,遍地具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向之所少者布帛耳,兹则木棉盛出,经织不乏。且舟船四达,丝缕踵至。实肥饶之区,险阻之域。”以此说明台湾在经济上有无限发展的前途。六、清统一台湾(二)台湾弃留问题第四,他指出,弃而不守实际上是行不通的:第一,“今台湾人居稠密,户口繁息,一行徙弃,安土重迁,失业流离,殊费经营”,对人民生计将有严重影响。第二,“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第三,“使渡载不尽,则该地之深山穷谷,窜伏潜匿者,从而啸聚,急则走险,此所谓藉寇兵而斋盗粮。”还着重指出:弃而不守,势必重落荷兰人之手。他又针对弃台守澎的意见进行驳斥说:台湾澎湖实属一体,“如仅守澎湖而弃台湾,则澎湖孤悬海中,土地单薄,界于台湾,远隔金厦,岂不受制于彼而能一朝居哉?”没有台湾,澎湖也不能守。七、清朝治理下的台湾社会(一)清前的治台措施清政府认为“台湾之患率自内生,少从外来”,为使其不致成为祸乱之薮,主张加强对台湾的弹压。因此,加强对台湾的控制成了治台的第一要务。实施了为防台而治台的政策,从各个方面对台湾人民实行无理的限制和防范,主要有如下几点:1)驱逐无妻室产业的居民2)严禁偷渡3)禁止携眷入台七、清朝治理下的台湾社会(一)清前的治台措施4)严禁汉人进入“番地”5)不准台人入伍当兵6)不许台湾建筑城垣7)限制大陆渡台航线8)限制铁器输入台湾七、清朝治理下的台湾社会(二)行政建置1684年,清政府设“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下设“台湾”(今台南)、“凤山”(今高雄)、“诸罗”(今嘉义)三县,隶属福建省管辖。1885年10月12日,清政府正式划台湾为单一行省,任刘铭传为首任巡抚,行政区扩为3府1州,领11县5厅。七、清朝治理下的台湾社会(三)减轻赋税清初赋税相对较低,地租一般只占收成的10%一20%。农民在租种地主土地的同时还可以私垦土地,收获大部分归自己所有。生产积极性比较高。1713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1726年又免“番妇”丁税,1736年将台湾丁银减半。清政府在台湾的轻租薄赋,吸引了大量大陆汉人涌人台湾,有利于台湾土地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八、清末台湾近代化改革(一)西方列强的军事入侵(1)安平事件1868,英国对台湾安平的侵略事件,清被迫签订《樟脑条约》。英国获得了在台湾采运樟脑、传教、居住及治外法权等权益。关于樟脑贸易,清政府承诺废止樟脑官营,准许外国商人领照后前往内地买办。从此,外国洋行不仅可以自由进入内地收购樟脑,并且借用中国人的名义,在内地任意加工制造,外国洋行完全控制了樟脑的贸易。(一)西方列强的军事入侵(2)琅峤事件1867年6月13日,美国亚细亚舰队少将贝尔(H·Bell)率哈德福号巡洋舰驶抵琅峤港外停泊,美军181人登陆龟仔角,但遭到科亚人的袭击,副舰长麦基被打死,美军无功而返。在使用武力失败后,美国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尽快查办此事。最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要点为今后台湾住民要善待西国难民,但限定西国难民的登岸地点。美国又胁迫涉及政府同意在他选择的地点建筑炮台。(一)西方列强的军事入侵(3)琉球漂民事件1871年12月,琉球船只“太平山船”遇风在台湾北瑶湾触礁沉没,船上人员共69人,3人溺毙,另66人凫水登岸,其中54人被当地高士佛和牡丹两社原住居民杀死,幸存的12人被营救护送至府城并安排回国。琉球漂民事件遂成为日本出兵台湾的借口。(3)琉球漂民事件日本侵台计划得到美国驻亚洲外交官的极力支持。1872年5月10日,日军2000余名在琅峤登陆,与当地原住居民发生多次冲突。29日,清政府派沈葆祯为钦差,办理台湾等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沈葆祯6月抵台后一面与日军谈判,一面调兵遣将积极备战,增兵台湾南部的淮军洋枪队就有6500人,而日军兵力相对不足且被疾病所困。日本为免遭全军覆没决定撤退。但中国因边疆形势紧张,只得屈服英美法三国的干预调停,10月31日与日本签定了《中日台事专条》,清政府“偿银50万两,并以条约中“清帝国偿付日本遇难民抚恤金十万两”一句而正式阻断琉球与中国的关系。12月3日,日军全部撤出琅峤。(4)中法基隆战役中法开战后,蓄谋已久的法国向基隆港外调集军力决定入侵台湾。1884年8月4日,法军要求台湾守军在次日8时前交出炮台,并在5日上午8时蛮横地向基隆炮台猛烈开火,遭守军还击。23日,法军趁清军毫无准备之际发动突然袭击,把南洋水师11艘军舰、29艘运输船全部击沉击毁,马尾造船厂和沿岸炮台也遭到毁灭性破坏。从此,法国军队掌握了台湾海峡的制海权,得以随心所欲地攻击或封锁台湾。10月1法军进攻基隆。次日,法舰又向淡水轰击。淡水守军进行还击。(4)中法基隆战役法军在淡水失败后,宣布自23日起对台湾实行封锁。在这种情况下,大陆船只不顾风浪和被截捕的危险,采取夜航偷渡等方式,突破法军封锁线支援台湾前线。到1885年春,先后有淮军3000多名抵台,与法军在基隆河下游地区展开艰苦的拉锯战。法军局促于基隆港周围,又经常受到清军的反攻,为了摆脱困境,于3月28日派兵攻击守御薄弱的澎湖,29日占领澎湖。法军在中越边境的镇南关大战中大败,消息传至法国,内阁总理茹费理(J·Ferry)下台,法国政府随即从台湾北部撤军。法国侵略台湾的计划没能得逞。(二)台湾的近代化改革台湾近代化过程在实质上是一种反对外来侵略的防卫性的近代化。也就是说,清政府在加速台湾近代化过程的考虑上,主要是着眼于台湾的防务。鸦片战争前后台湾的经历,使清政府特别是身处政治要冲的洋务派官员开始忧虑台湾地位的脆弱以及防务的空虚,并逐步将治理台湾的重点从以防内为主转变为御外为主,启动了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台湾的这一新政由钦差大臣沈葆桢首倡,嗣后由丁日昌承继,到刘铭传任台湾巡抚时,台湾的建设则出现了新的局面。(二)台湾的近代化改革1、沈葆桢和丁日昌治台(1784-1884年启动阶段)1874年5月29日,清政府授沈葆桢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全权处理台湾事务。其全面建设台湾的措施开启了台湾近代化改革的步伐。1)改革清政府对台管理的行政体制。改革清政府对台管理的行政体制。主张移福建巡抚驻台。从1875年,福建巡抚冬、春季驻台湾,而夏、秋季则驻福州。2)增设或重置台湾行政单位,为开发台湾打下基础。增设台北府和两个县,改两个厅为县。这样总共有两府八县。3)从台湾设防需要出发,推行开山开禁政策。开山主要是指开发台湾东部,安抚番族,加强海防。开禁是建议清政府解除以往制定的严禁内地民众渡台以及当地台民私入“番界”。4)置办产业,奖励垦殖(二)台湾的近代化改革1、沈葆桢和丁日昌治台1875年4月,沈葆祯奉旨人京,升任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1876年11月,丁日昌以福建巡抚身份巡视台湾。丁日昌在台湾继承了沈葆桢开创的改革事业,提出了“御外为要”的经营台湾的总方针,进一步加强海防,全面开发台湾。他提出了详尽计划,尤为关注防务,整饬官兵、整顿吏治,建议在台湾开办轮船铁路、架设电线、开矿、购置机器等,并抚番垦荒、振兴实业。可惜的是丁日昌不久因病离职(1877年7月),计划未能实施,但他的努力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