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编:从民族报业的勃兴到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1895-1927)第五讲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第六讲自由新闻体制的从确立到扭曲与民族报业的职业化走向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第二编从民族报业的的勃兴到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概述第一节新闻通讯社的发展与走向成熟一、外国新闻通讯社在华分支机构的建立中国的新闻通讯事业,与近代报业一样,首先是由外国人在中国创办通讯社开始的。1872年,路透社远东分社在上海的设立,揭开了中国新闻通讯事业的第一页。第一家获得路透社电讯独占权的是英国侨民办的《字林西报》(NorthChinaDailyNews)。最早采用路透社电讯的是维新运动时期的《国闻报》,自1898年9月23日起开辟《路透电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各国通讯社纷纷来华设立分社或直接在华开办通讯社。最早打破路透社垄断的是日本。1914年,日本人宗方小太郎在上海创办东方通讯社。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一节新闻通讯社的发展与走向成熟二、国人自办通讯社的出现国人自办通讯社的最初实践,则始于1903至1904年初的广州。第一家国人自办通讯社是1904年在广州开办的中兴通讯社,创办人为广东老报人骆侠挺,首次发稿时间为1904年1月17日,主要向香港、广州地区的报刊发稿。始于辛亥革命前后,国人自办通讯社的呼声日益响亮。1909年11月30日,《民吁日报》就发表了《今日创设通信部之不可缓》的社论,强调通讯机构可以迅速及时地向各报刊提供正确的新闻报道,加强革命报刊的宣传作用。1910年,由上海《时报》、《神州日报》等60多家报纸发起组织“全国报界促进会”在南京成立,会上即有人提出《请成立通讯社案》,并经讨论通过了“设立各地通信社案”。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一节新闻通讯社的发展与走向成熟三、国人自办通讯社在民初的长足发展(1)民初两次办社高潮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新闻通讯事业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1912至1913年间,上海、北京、广州、长沙、武汉、哈尔滨、杭州、开封、成都等地都创办起了新闻通讯机构,出现了第一个国人自办通讯社的高潮。1916年袁世凯倒台后,又一次创办通讯社的高潮出现,一大批新的通讯社在全国各地纷纷创建。邵飘萍1915年创建的东京通讯社和1918年创建的新闻编译社,是民初办得最成功的两家通讯社。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一节新闻通讯社的发展与走向成熟三、国人自办通讯社在民初的长足发展(2)通讯社的长足发展与“消息总汇”的发展取向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新闻通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至1926年,全国共有通讯社155家。国闻通讯社、申时电讯社等少数通讯社开始初步具备“消息总汇”的规模。申时电讯社稿件为各报所采用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一节新闻通讯社的发展与走向成熟三、国人自办通讯社在民初的长足发展(3)胡政之与国闻通讯社国闻通讯社,1921年8月由属于皖系军阀势力的浙江督军卢永祥出资创办在上海创立,实际主持社务的是胡政之。《国闻周报》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一节新闻通讯社的发展与走向成熟三、国人自办通讯社在民初的长足发展(4)张竹平与申时电讯社申时电讯社于1924年11月在上海创立,创办人是张竹平。申时电讯社记者外出采访(上)申时电讯社采编会议(左)第二节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出现与初步发展一、第一个无线广播电台的诞生1920年,美国开始试验无线电台广播。同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正式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无线电广播事业在中国的首次实践,则归功于一位名叫奥斯邦(E.G.Osborn)的美国商人。1922年12月,奥斯邦将一套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由美国运至上海,并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RadioCorporationofChina)。之后,奥斯邦与上海出版的英文《大陆报》(TheChinaPress)合作,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呼号为XRO,发射功率50瓦,1923年1月23日晚上8点首次播音,揭开了中国广播事业的第一页。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二节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出现与初步发展二、无线电广播法规的出台有鉴于无线电广播事业已事实上在中国出现,当时掌握中国政权的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修改已落后于时代的有关现行法律。根据当时交通部电政司的有关档案记载,付诸拟议的有“广播无线电台规则”等四五项有关法律、法令,但正式颁行的则只有一项,即1924年8月交通部颁布的《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此外,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创建后,东北无线电长途电话监督处也曾颁布过经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公署“镇威上将军公署”批准的《无线电广播条例》、《装设广播无线电收听器规则》和《运销广播无线电接收器规则》3个地方性无线电广播事业法规。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二节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出现与初步发展三、国人自办电台的出现1925年2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曾派人在北京、天津两地酝酿筹办官办的广播电台,但因政局动荡而未果。在东北,为了抵制日本人的电信侵略,无线电台工作者刘瀚在哈尔滨创建起第一座国人自办的无线电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开始正式播音。国人自办民营商业电台始于1927年3月18日开播的上海新新公司主办的广播电台。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早期广播电台的播音室与播音员第三节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事业的出现与初步发展一、新闻学研究的出现与早期成果中国有关新闻学研究的成果,最早的是在华办报的外国传教士撰写的报刊创刊词、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各类文章以及他们撰写的其它著作、通信等。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等少数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也开始对新闻事业这一新生事物进行探讨和研究。之后,王韬、郑观应等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发表了比较系统的办报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康有为以及其他主要人物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无不对新闻学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提出了不少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十分有益的见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活动兴起后,革命派人士也对中国的新闻学研究作出了不少贡献。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三节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事业的出现与初步发展二、新闻学研究的深入与新闻教育事业的萌生(1)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1918年10月14日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徐宝璜任副会长,徐宝璜、邵飘萍为专任导师。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徐宝璜第三节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事业的出现与初步发展二、新闻学研究的深入与新闻教育事业的萌生(2)新闻学论著的出版这一时期,新闻学论著开始大量出版。1919年12月,徐宝璜的《新闻学》由北京大学出版部以新闻学研究会名义出版,为中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1922年至1927年间出版的新闻学著作和译本大约有16种,如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任超的《新闻学大纲》、蒋裕泉的《新闻广告学》、蒋国珍的《中国新闻发达史》,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及其翻译的美国开乐凯撰著的《新闻学撮要》等。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三节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事业的出现与初步发展二、新闻学研究的深入与新闻教育事业的萌生(3)戈公振与《中国报学史》戈公振(1890~1935),江苏东台人。1914年入《时报》编辑部,从校对、助编、编辑升至总编辑。对新闻学有较深研究,所撰《中国报学史》被公认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戈公振与《中国报学史》第三节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事业的出现与初步发展三、高等院校新闻学系科的建立与初步发展1920年间,上海圣约翰大学首先创设报学系科,1924年扩建为报学系。此外,福建的厦门大学,北京的平民大学、燕京大学、民国大学、法政大学和上海的复旦大学、南方大学、沪江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等约12所高校先后设立报学系科。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上海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谢六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