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学德育【考纲内容】1.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2.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3.熟悉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4.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5.理解德育原则,掌握和运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径。6.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径。【考纲解读】德育是中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居于首要地位。通过本章学习,考生不仅要熟记德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如品德结构、中学生品德特点、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德育的主要内容等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能够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案例,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能够在充分理解德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和运用德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和性质(一)德育的概念一般说来,德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品质教育;广义的德育则泛指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广义的德育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德育工作通常被理解为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部分构成。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二)德育的性质第一,社会性。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第二,历史性。德育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阶级性和民族性。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里,德育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第四,继承性。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二、德育的意义(一)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贯穿于物质文明和民主政冶的建设之中。社会主义学校是培养建设人才的必要场所,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从长远看,学校德育具需战略意义,因为现在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把他们培养成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一代新人,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决定性影响。(二)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在环境影响下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育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指导下和个人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展时期,他们思想单纯,爱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富于理想,可塑性强,但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接受各种思想道德影响。因此,必须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增强抵制错误思想道德影响的能力,引导他们沿着社会主义要求的方向发展,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否则就可能误入迷途。(三)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人的德、智、体等是相互联系、影响、制约、促进的辩证统一体。通过德育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品德发展,可为他们体、智等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四)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德育要培养的不仅仅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把青少年作为现代道德主体来培养,重视其批判精神培育,发展其道德反思、判断、推理、选择、迁移、行动能力,使其成为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实现德性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德育为避免个体生成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所阐释的“平庸的恶”创造前提,为社会成员幸福生活提供保障。三、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的概念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二)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三)我国中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中学德育目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通过中学阶段的教育,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热爱祖国,拥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四)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五)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形势,具有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有振兴中华,建设家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把个人前途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和改革、开放的意识。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劳动观点,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遵守公民道德,懂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能力。四、德育的任务(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指一个人对待社会中的阶级、政党、国家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核心内容,因此学校德育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和志向。当前,还要特别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二)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世界观是指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人生观是指人对其生存价值和意义的看法,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体现。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艰苦的锻炼过程,德育为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校德育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初步的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作风。(三)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中学主要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具有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等优良品德和文明习惯。同时,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学校德育必须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强烈的法纪观念,做到懂法、守法、护法,并能够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正当权益。(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品德能力是指一个人顺利完成品德活动的本领,主要包括品德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等。品德心理一般是由知、情、意、行等因素构成。学校德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品德心理因素,促使其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思维、判断、评价能力以及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第二节中学生的品德一、品德的概念品德,又称道德品质,与德性或品行、操行是同一语境。品德是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具体表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人格倾向。根据对品德的这种认识,品德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品德是人的道德人格。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人的道德人格表现,是道德的人格化和具体化。品德作为人的人格系统,属于人格的下位概念,是个人的一种心理自我,它具备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特点。品德与人格又是不同的,人格包含了人的任何行为,品德只是人的人格中一种特殊的行为,即遵守或违背道德的行为,是受具有一定道德价值影响,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意识支配的行为。第二,品德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品德是人的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是人的道德观念的外显化。离开了外在的道德行为,人也就无所谓品德。人的品德高低是以人的道德行为为其标志的。人的道德行为成为品德评价的基本指标。第三,品德是人表现出来的稳定的道德行为。品德是一个人长期的、稳定的、恒久的道德行为。个人的品德不是表现于某时某事,而是体现于一系列的行为中,甚至体现在他的一生行为中。一个人的品德水平与其长期道德行为水平必定完全一致:长期道德行为恶劣者,品德必定恶劣。反之,品德高尚者,长期行为必定高尚;品德恶劣者,长期行为必定恶劣。二、品德的结构品德的结构主指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具体地说就是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四种心理成分组成。(一)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指人对道德规范的了解和把握,是对于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执行意义的理解,是道德行为的先导,也是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基础。当人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就会形成有关的道德观点。道德认知就其基本构成来说包括四个部分。(1)个人对于伦理行为事实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也就是对于所谓道德的基础的认识,如人的行为能否无私;人的本性是不是自私的?(2)个人对道德本性的认识。如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是什么?道德对人对社会有何意义?(3)个人对于道德规范的认识,即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如何评价人的行为?(4)对个人品德的认识。如自己的品德表现如何?如何改进?道德认知是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道德认知,就没有人的道德行为,也就不会有相应的道德品质。但是,有了道德认知未必就会有一定的道德行为,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道德认知又与人对整个社会生活的认识,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属于人的价值观体系。当人的道德认知经过一定形式的强化,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当人具有了道德信念时,就会对道德的存在深信不疑,就使道德进入了自己的价值观系统。(二)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观念而出现的,是人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观察一定的道德情景、实践一定的道德规范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动机、需要、情感属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内在动力系统。道德情感自然就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当一个人有了积极的道德情感,就会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表现出相应的品德。一个人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