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主讲:孙升云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五行学说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古人最初:“五材”是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左传》)“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这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尚书》)五行学说,基于“五材”说,进一步引申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的。五行学说----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基本内容1五行的特性对五种物质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则。因此,五行的特性实际上超越了其具体的物质本身,而具有更广泛的涵义。木:“木曰曲直”,树木的生长形态,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火:“火曰炎上”,火的温热上升的特性。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土:“土爰稼穑”,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金:“金曰从革”,“从革”是变革的意思。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水:“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所以,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而得出事物五行属性。如:方位:东方(日出)升发特性类木,属木西方(日落)肃降特性类金,属金南方炎热特性类火,属火北方寒冷特性类水,属水五脏:肝主升属木心主温煦属火脾主运化属土肺主降属金肾主水属水上述方法是取类比象法,还有间接的推演络绎法。如:肝主升属木筋目心主温煦属火脉舌脾主运化属土肉口肺主降属金皮毛鼻肾主水属水骨耳、二阴此外,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如《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因而有人认为五行学说是说明人与自然环境统一的基础。事物以五行特性来分析、归类和推演络绎自然界----把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系统人体----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自然界五行人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变动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握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忧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哕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哭咳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栗3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学说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吗?是以生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还以乘侮关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这即是五行生克乘侮的主要意义生克和制化相生指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指甲事物对乙事物的生长和功能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自然界的正常现象生态平衡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生理平衡相生顺序(白)相克顺序(黄)水木火金土以次相生,以次相克,如环无端,生化不息-----动态平衡“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类经图翼》)。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我生。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火”为例。相生关系-----母子关系任何“一行”,都存在着克我、我克。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以“火”为例。生中有制,克中有生。五行学说就是以五行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来说明任何一个事物是受到整体的调节,防止其太过或不及,维持着相对的平衡。以此来阐释:自然气候的正常变迁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体机体的生理平衡首见于《内经》,是指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相乘:乘以强凌弱相乘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如:木乘土。原因有二:乘侮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如“木乘土”“我克”之“行”过于虚弱。如“土虚木乘”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相侮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又称“反克”。如木侮金。原因有二: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如“木侮金”“克我”之“行”过于虚弱。如“金虚木侮”联系在于:可同时发生。“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五运行大论》)乘侮均属不正常的相克现象,区别在于:相乘相克次序相侮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2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之间和各个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行之间乘侮来阐释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木性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属木。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阳有温煦之功,属火。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属土。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为顺,属金。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肾属水。五行学说将人体与自然界联系起来,表达了天人相应。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脏的功能活动是相互联系的。其五行归属,不仅阐明其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间资生和制约的内在联系。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以五行相生理论来阐释)肝藏血以养心心阳以温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以五行相克理论来阐释)心属火,而制于肾水,故肾为心之主肺属金,而制于心火,故心为肺之主脾属土,而制于肝木,故肝为脾之主肾属水,而制于脾土,故脾为肾之主肝属木,而制于肺金,故肺为肝之主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有三点:1.五脏配五行,联系各部分,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体系,体现了人体的整体观。2.据生克制化规律,阐释五系统间的资生制约关系,进一步确立了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3.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归属,说明了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性。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五脏疾病的传变,可以是:相生关系相克关系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子病及母”母病及子:“肝肾精血不足”、“水不涵木”子病及母(子盗母气):心肝血虚、心肝火旺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相侮”相乘:如木乘土,土虚木乘,肝气横逆犯胃、犯脾。相侮:如木侮金、金虚木侮,“左升太过,右降不及”五行学说认为五脏病变时的传变,均可以五行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明。并认为:按相生规律传变时按相克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的病性较轻子病犯母时的病情较重相乘时的病情较深重相侮时的病情较轻浅五脏间的联系,以其生理功能的相互影响、作用、配合,以达到协调平衡,因此,并不能完全用生克规律为阐释。在疾病情况下,又由于受邪的性质不同、患者禀赋的强弱,以及各个疾病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差异,所以疾病时的五脏传变,也并不完全按照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以次相传。因此,不能墨守成规,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真正把握住疾病的传变规律,有效地为防治疾病服务。如;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等。用于诊断诊断:“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也”(《灵枢本脏篇》)临症时,可综合四诊所得,据五行归属及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者---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心火亢盛脾虚病人,面见青色,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水来克火如:用于治疗控制疾病的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难经〉)这是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阐述疾病传变规律和确定预防性治疗措施。至于能否传变,则取决于脏腑的机能状态,即五脏虚则传,实则不传。“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金匮〉)(当然不能机械)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据相生规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适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如水不涵木,不直接补肝,而补肾之虚;补脾气以益肺气;针灸时虚证可补其所属母经或母穴(如肝虚证取肾经合穴阴谷)。实则泻其子适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出现肝实证时,采用泻心法有助于泻肝火;针灸疗法,实证可泻其所属的子经或子穴(如肝实证取心经荥穴少府)此外,还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等等。据相克规律:克者较强,被克者较弱,治疗上“抑强扶弱”。抑强:可用于相克太过,如木旺克土(木乘土)时,用疏肝平肝为主。扶弱:可用于相克不及,如肝虚,影响脾胃健运,木不疏土,治宜和肝为主,兼顾健脾,以加强双方机能。此外,抑木扶土法,培土治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总之,运用五行规律来治疗,必须分清主次,以免顾此失彼。五行学说指导治疗,不仅适用于药物,同样也指导着针灸疗法和精神疗法。临床上,既要正确掌握五行生克的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结语: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于各个方面,成为一个重要部分。阴阳学说着重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转化的关系。用于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即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体,就把人体看作是由各种对立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所组成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则就认为人和自然又是一个对立着的统一体。五行学说着重以“五”为基数为阐释事物之间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是由五种基本物质的生克制化所组成的整体;用以解释人体,就以五行配属五脏、五官、五志等来阐释其间相互生克制化的整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则认为自然界的五运、六气、五方、五季、五化等都内应脏腑,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同样存在着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而是一个整体。人的生命活动、人和自然的关系都是非常复杂的,未知者多多,且阴阳五行学说又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所以强调二者综合运用。又须指出;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的辩证唯物观,相当的局限性。必须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各种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才能更实际、更具体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为保卫人类健康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