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绿色矿业讲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对绿色矿山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与探讨中国矿业联合会绿色矿业办公室总工程师乔繁盛二O一一年七月前言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绿色矿业发展为目标的绿色矿山建设热潮正在全国掀起,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正以崭新的姿态稳步推进。但是,如何建设绿色矿山,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绿色矿业的发展,即实现矿业的全面可持续科学发展呢,这需要在矿业的改革实践中,不断认识与探索。绿色矿山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这里仅围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就其中几个问题谈一下个人看法,仅供大家在探讨中参考。一、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社会经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在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中,也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矿业的科学发展。(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两个不同概念,经济增长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服务量的增加,用来量度的是GDP(国内生产总值)或其人均值。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外,还包含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如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升级)、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人口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环境的治理与改善、收入分配的变化(如社会福利的增进,贫富差别的缩小)等。1.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是社会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也不会有社会的发展。因此,党中央一贯重视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提出了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始终是硬道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战略发展目标。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逐年连续稳定增长,GDP跃居世界第二位,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2.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与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二者有着本质的差异。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数量的扩张,经济发展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着眼于经济的短期变化,经济发展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变化;经济增长属于战术目标,经济发展属于战略目标。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只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标”,而经济发展能够治本。从社会实践角度来看,长期以来,我国许多企业以外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经济,尽管经济指标增长了,但企业并未有所发展,甚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因为以增加资金和人力物力、以牺牲或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增长,是高成本、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的。同时,依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解决随经济增长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与弊端。如产业结构性矛盾、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分配矛盾与两极分化、工农业发展差距、城乡差距、通胀压力、特权与腐败、信仰与道德滑坡,以及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人民群众切入利益的问题等等。(二)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区别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经济发展方式,都是指推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加快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和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中央在国家“九五”期间就提出了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策略。通过这一战略措施的实施,我国经验总量有了快速增长,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朿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长,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等。为此,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党中央及时调整我国发展战略,正式确立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并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战略。2.两种方式的本质差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包含了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却有着本质差异。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经济增长方式(1)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2)研究视角不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物本社会、人本社会、社会整体综合发展三个阶段。经济增长方式以第一阶段以物为本的单一线性的生产要素研究为视角。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科多元化(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资源环境学等)和对经济学立体性地研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经济增长方式(3)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等。(4)划分依据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经济增长方式(5)类型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分为外延粗放型增长和内涵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6)衡量指标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知识创新型、扩大需求型、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类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教育发展指标、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环境指标。经济增长方式(7)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推动力是靠增加资金、物资、劳力、项目,靠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及其利用效率等。(8)功能作用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只注重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不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不能协调个人、城乡、区域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协调国民公平待遇关系等。其结果,是经济社会难以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是靠制度创新、知识自主创新、扩大公众福利、循环经济、经济结构优化等。经济发展方式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等各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关系。其结果,是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9)实现路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是在增长中求发展,增长以快以多为先为重,发展为后为轻,经济社会难以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10)目标取向不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取向是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主要体现由要素分散向聚集、资源利用由数量向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发展中求增长,发展为先为重,增长为后为轻,认为从发展中求增长,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实施转变。(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径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发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发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基本要求:主要途径: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六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四)企业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山企业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型企业的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投入结构的调整转变,更是经济发展理念、思路、方法与工作方式的深刻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观念、思维方式上,彻底改变和摆脱既有思维方式的束缚和路径依赖,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快速发展,绝不能以扩大社会矛盾为代价求得快速发展,绝不能以增加历史欠账为代价求得快速发展。2.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建立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与企业管理内容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体制(组织构架)。二是建立与管理内容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架构内组织或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即管理模式),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3.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产业结构,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是要全面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技术成果的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对资源型企业来说,一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能力;二是要坚决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坚决关闭严重浪费资源的企业;三是下大力气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企业。4.重视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充分挖掘资源节约潜力和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强管理监督,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节约目标和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建立资源节约技术服务体系、环境保障体系,加强资源节约的统计工作和信息发布制度,为企业和各个方面节约投资提供良好的服务。要把探矿增储、合理规划、科学开发作为重要手段和基本策略,解决后续资源接替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不断增强节约意识,依靠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高效利用资源,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5.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反映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全面准确反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实际水平;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科学的核算制度和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管理机制和制度;深化企业产权改革,大力发展多元经济,实现企业由单元经济发展向多元经济发展转变;加快矿产资源的勘查与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建设有市场竞争力的规模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产业集群,促进生产力要素向优势资源企业和重点区域集中。6.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建设和谐绿色矿山与和谐社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用人机制、管理机制、分配机制;重视并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重视环境与安居工程建设,全面提高职工政治、经济、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䢖设和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