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民国时期女作家人物简介•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同“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早年经历•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1年,与汪家退婚,同年与汪恩甲在哈尔滨同居。•1932年,怀孕,汪恩甲不辞而别,结识萧军。•同年,萧红产下孩子因无力抚养而送人,后夭折。出院后,与萧军开始共同生活。文学创作•1933年4月,以悄吟为笔名发表小说《弃儿》,是萧红最早发表的文学作品;•1933年10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自费在哈尔滨出版;•1934年,完成著名中篇小说《生死场》,并得到鲁迅的指导和鼓励;•1935年,《生死场》出版,署名“萧红”;•1938年,回到重庆,应邀写下了许多纪念鲁迅的文章;•1940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上连载,12月20日完稿,27日连载完毕。人生后期•1936年7月,因与萧军在感情上出现裂痕,萧红只身东渡日本;•1937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1938年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两人在武汉结婚;•1938年11月,萧红产下一子,产后第四天,萧红称孩子头天夜里抽风而死;•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因病去世•1941年4月,萧红到玛丽医院做全面检查,发现患有肺结核;•1942年1月12日,萧红病情加重,因庸医误诊为喉瘤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1月15日,端木蕻良和骆宾基将萧红转入玛丽医院。次日,萧红精神渐复,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1942年1月22日上午10点,萧红病逝,享年31岁。情感纠葛•汪恩甲•少女时代的萧红,曾被家里订了婚,未婚夫叫汪恩甲。这人相貌堂堂,师范毕业,萧红对他也很是倾心。但是,萧红在初中毕业后跟表哥搭伴去北京读高中,这件事情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未婚夫的哥哥汪恩厚因此逼迫弟弟跟她分手。萧红不服,到法庭状告汪恩厚代弟休妻,汪恩甲为保全哥哥在教育界的名声,表示解除婚约是他自己的要求,令萧红败诉。•萧红后来还是原谅了汪恩甲。1934年,两人住进哈尔滨东兴顺旅馆,不久萧红有了身孕。但是,当萧红临产期近,汪恩甲却突然失踪,令萧红独自被困在旅馆。对于汪恩甲的失踪,一种说法认为他没有足够的钱交房费,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遭遇了意外。萧军•萧红怀孕时困居旅馆,处境艰难,裴馨园多次派萧军到旅馆给萧红送书刊,两位文学青年因此开始了相互爱慕。•1932年,萧军趁夜租了一条小船,把萧红救出水困。不久萧红进医院分娩,但她无力抚养孩子,将孩子送人,这个孩子后来夭折了。出院后,萧红与萧军住进当地的欧罗巴旅馆,开始了一段贫苦但甜蜜的共同生活,萧红也迎来了自己的创作黄金期。•但是,萧军个性粗暴,而且情感轻浮,在两年里先后跟三个女子有暧昧。而且,他并未拿萧红当成自己最后的归宿:“她单纯、淳厚、倔犟,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两人从哈尔滨结伴去青岛,最后又到了上海,但最终,萧红还是向萧军提出分手,结束了这段既爱且痛的恋情。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曾是萧红和萧军共同的朋友。他性情阴柔,他还曾称赞萧红的文学成就超越萧军,让萧红找回久违的自尊。当萧红已经怀了萧军的孩子时,她和端木蕻良仍于1938年5月在武汉举行婚礼。•对这段感情,萧红曾经这样形容:“我和端木蕻良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恋爱史。是我在决定同三郎永远分开的时候我才发现了端木蕻良。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但是,端木蕻良的个性和他过去的优越生活决定了他并非很好的照顾者。有人谴责端木蕻良在萧红生命攸关的时刻离开萧红,但据后来的端木夫人钟耀群所解释,端木蕻良离开萧红是为了外出购买食品和药物,并寻找尚未被日军接管的医院。1987年,端木蕻良曾到广州银河公墓为萧红扫墓,并写下“天涯海角非远,银河夜夜相望”的悼念之词。骆宾基•1940年,萧红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在香港期间,端木蕻良帮助了同为东北流亡作家的骆宾基。•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骆宾基打算撤离香港,但当骆宾基打电话向端木蕻良和萧红辞行时,端木蕻良却问他能否暂留香港协助照料病重的萧红,骆宾基慨然允诺。根据骆宾基的记载,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萧红病逝的44天中,他始终守护在萧红身边。•一说认为萧红死前对骆宾基产生了感情,要他把自己送往上海,还问骆宾基说:“骆君,到那时你肯娶我吗?”逸闻•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1月22日,萧红病殁香港法国医院,遵照她的遗愿:身后要能看到大海。在萧红去世后的第四天,端木蕻良带着笔、墨和装有萧红骨灰的一只花瓶来到浅水湾的一个山坡上,这里上边是丽都饭店,下边是游泳场,他把骨灰瓶深葬之后,亲笔题写了“萧红之墓”的木牌立于坟前。•端木蕻良在安葬萧红时,即嗅到了沿途一路上的血腥味。他担心此处墓地不能长久保全,因此特意留下了另一半骨灰放在另一只同样的花瓶里,秘密地埋葬在圣士提反女校土崖的一棵树下。法国医院当时就设在这所教会女校内,萧红正故世在这里。•1957年8月,萧红在香港浅水湾的骨灰被迁回广州银河革命公墓安葬。当时内地反右,端木蕻良正在接受审查,无法亲自去广州迎回萧红的骨灰,只能写了一篇纪念文章《纪念萧红,向党致敬!》以示心迹,发表在1957年8月16日的《广州日报》上。•文革后,端木蕻良几次托香港的朋友到圣士提反女校后山去找寻萧红另一半骨灰埋葬地,但是时间久远,山上树木茂密,无法辨认。1995年3月,端木蕻良收到香港圣士提反女校20世纪40年代的地形平面图复制件,希望能指认出当年埋葬萧红部分骨灰的确切地点。但时间久远,复制件模糊不清,又是平面图,不好辨认,端木蕻良忧郁地说:“看来我去了也未必能找到了,萧红的那一半要永远地留在香港了。文体特征•萧红的小说善于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散文《商市街》中就使用了小说的技巧。从文体上看,它更接近小说,不过它又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萧红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语言特点•萧红的小说有超常规的文体语言,诗化、直率而自然。萧红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她并不是按照常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萧红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同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萧红以她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时对这个诗意世界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同时,这种直率的语言又表现出自然的特点,她写的人物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不管是悲是喜都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因为直率,不用伪饰、矫情,就更显得自然质朴,直率和自然这两种特性自然成为一体。这种语言没有着意雕琢的痕迹,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从而成为“萧红体”小说叙述风格的重要特征。思想特质•萧红认为作家的首要任务是“对着人类的愚昧”,她认为作家是超阶级的,作家应该为人类而写作。即便是在抗战救亡时期,她也拒绝使小说直通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萧红的创作摆脱了狭隘的阶级论,具有自己成熟的文学主张。萧红创作之初确实接受了左翼文学的影响,有着些许激进的色彩,对底层的民众,尤其是底层的被阶级和男性双层压迫的女性给予了深刻的同情,其作品人物多以女性、儿童、老人为主,而女性更为常见,女权主义思想日渐成熟。•但是,萧红的创作与流行的现实主义左翼文学又有着很大差异,她的阶级观念不但是政治的、经济的,而且是文化的,是强势与弱势的对立。萧红的创作风格形成背景•一、童年经历•就人的一生的经历而言,童年的经历往往成为其性格生成的决定性因素。萧红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没能给她提供一个相应的精神家园,只收获了人生的冷漠和压抑;•袓母、父母重男轻女,萧红在家不受疼爱。继母常挑拨她和父亲的关系,使她感受不到家庭的关爱。所以“女儿”作为一种性别原罪注定了萧红一生被封建父权制放逐的命运;•在萧红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童年受到的伤害给了她一颗残破反抗的心,养成了她敏感、多愁,同时又孤傲倔强的个性。二、社会环境•1.“五四”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的传统道德观念,强调民主自由,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在寂寞孤独中长大的萧红,幸运地受到了现代文明的洗礼,接受了个性解放的思想;•2.婚姻经历:萧红的女性自我意识与整个男权社会的冲突:陆振舜、汪恩甲、萧军等等。觉醒女性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以及在实现自身理想中不断感到痛苦和悲哀;•3.这种深切的体验隐藏在她的潜意识深处,影响着她的创作,所以萧红从创作开始就以女性视角关注社会底层妇女的非人的生存状态和悲剧命运。萧红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女性为主角,妇女问题始终是她创作的中心题材。萧红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和自觉的女性书写,冲击着男性所控制的言语世界。鲁迅对萧红创作的影响•萧红见到鲁迅是她一生中的重大转折,是萧红创作道路上的新起点。《生死场》在鲁迅的帮助下得以出版,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在鲁迅的教诲下,萧红的创作不断向深广发展,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日臻完美。•鲁迅先生的不幸逝世,对萧红是个重大打击。由于旅居日本,她把对导师无限怀念的感情,寄托在她的作品中。在日本就写了《海外的悲悼》,回国后又写了著名的《拜墓诗》、《记鲁迅先生记》。当鲁迅逝世三周年时,她又用全部心力写了《回忆鲁迅先生》。这些文章生动刻画了鲁迅的音容笑貌,真实地记载了鲁迅对青年一代的关怀与培养。•萧红到上海后,由于直接受到鲁迅先生的教诲和熏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作家的义务,“为人生”和“改良人生”的创作自觉性加强了,从而使她的思想和创作不断深化。此后,她一直像导师鲁迅一下思索中国的人生问题和民族问题。•萧红认为鲁迅的小说“调子是低沉的。那些人物,多是自在性的,甚至可说是动物性的,没有人的自觉,他们不自觉地在那里受罪,而鲁迅却自觉地和他们一起受罪。”正是基于这些认识,萧红才在其后的创作中,更自觉地师承鲁迅,使自己的作品得到升华。•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的主题,可以说是在鲁迅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启发下形成的。这部小说特别注意“显示灵魂的深”,表现在旧中国黑暗统治下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小说着力渲染了由于封建势力、宗教迷信以及传统恶习的束缚,给人们精神上造成的沉重负担,描绘了众多被社会扭曲了的灵魂。作品中的有二伯、王大姑娘等人同鲁迅作品中的阿Q、祥林嫂等人总有些相似之处。这些人物遭遇的不幸,特别是精神上的麻木,存在着共通的地方,但又各自带有两位作家笔下的不同地方特点和艺术特点。这正说明萧红对导师的模仿不是机械性的,而是接受了导师的思想,反复消化和思索,然后才去加工自己的素材,塑造自己笔下的典型人物。•鲁迅强调选取题材“不必趋时”,尽可能选取作家所熟悉的东西。萧红完全接受了鲁迅的主张,在她的创作中尽量选取她最熟悉的题材,并且站在“斗争者”、“革命者”的角度处理这些题材,表明了她的鲜明的立场和倾向性。•《手》、《家族以外的人》都是萧红熟悉的生活的再现。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就把创作视野局限在自己所经历的生活的狭小范围内,她还自觉地合着当时民族解放战争的节拍创作了《黄河》、《朦胧的期待》、《北中国》,反映了我国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痛苦,以及含悲忍恨同敌人进行斗争的可歌可泣的事迹。•鲁迅和萧红小说创作的乡土色彩也有很多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