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你的朋友和你与人交往第一印象最重要吗?是什么因素决定我们是否要继续下去?(不吸引人的人也需要爱)身体吸引力。外表越吸引人,对他的评价也越积极正面;英俊的男士和漂亮的女士很容易被视为人性自负而不真诚,因此常被同性排斥,部分因为妒忌心理;男性比女性更关心外表;不同民族和种族的成员要比其他成员更有吸引力;越是喜欢某人,就越会改变我们对此人身体吸引力的主观评价。名声。相似点。临近性。非语言信号。错误印象——错误共识效果错误线索刻板印象晕轮效应人际沟通的概念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人际沟通的特点a.沟通双方都有各自的动机、目的和立场,都设想和判定自己发出的信息会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因此,沟通双方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沟通过程中发生的不是简单的信息运动,而是信息的积极交流和理解。b.人际沟通借助语言和非语言两类符号,这两类符号往往被同时使用,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矛盾。c.人际沟通是一种动态系统,沟通双方都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刺激与反应互为因果。d.沟通双方应有统一的或近似的编码系统和译码系统。人际沟通的过程信息发送接收反馈发讯者编码译码受讯者通道反馈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a.个人因素:①地位差异②来源的信度③认知偏见④过去的经验⑤情绪的影响b.组织因素:①信息泛滥②时间压力③组织氛围④信息过滤⑤缺乏反馈当男性和女性沟通时女性和男性对以人为中心的安慰性消息的反应是相似的;男性理解女性所说的话,要比女性理解男性的话更难;在非言语交流方面,女性更多的将身体直接对这说话人并使用注视,而男性会微微前倾,并表现出与说话人较和谐的姿势;女性会低估男性的承诺,男性会高估女性的性意图;与女性比,男性说话更多,打断别人说话的情况也更多。害羞“除了我之外,每个人都玩得很开心,又说又笑。”害羞是一种避免与他人接触或熟悉的倾向,它折磨着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每8个美国人中有一个人是害羞的,有一般人报告有长期的害羞问题,80%的大学生表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曾表现出害羞现象)女性被认为比男性更容易害羞。极端害羞,阴郁的自我封闭模式,称为社会焦虑或社交恐怖。可能会严重妨碍人们的生活。害羞(你有多害羞?1完全反对,7完全赞同。)1、我喜欢去相亲或与不认识的人外出。12345672、当我必须作演讲或参加辩论时,我有信心接受这项任务。12345673、我有充足的自信在路上拦住一位陌生人,我会很高兴与他们会面。12345674、如果这个社交聚会中有很多陌生人,我会很高兴与他们会面。12345675、即将与陌生人会面不会让我感到局促不安。12345676、在小团体交流时,我是最投入的人之一。12345677、我不介意乘坐拥挤的电梯,既是我们这些相互陌生的人被困在一起。12345678、如果我认为自己的分数不对,我不害怕找教授谈此事。12345679、我觉得我很容易向邻居或朋友要求帮助。123456710、在第一天上课时,即使不认识教室里任何一个人,我通常也会感到舒适自在。1234567合计你的总分并把你的分数记录在此:最高70分,如果你的分数接近最高分,你可能对自己的社交技能很自信,而且喜欢有他人作伴。无论做伴之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如果你的分数接近最低分,你可能要考虑一下自己实际上有多害羞,以及你能做些什么来克服害羞心理。缓解害羞努力减少对你自身的想法、感觉和行为的内心监控,尤其是对人们将会如何看你和他们是否会拒绝你等问题的担忧。可将精力集中于活动。确定那些会引起害羞的情境的各个方面,例如与陌生人会面,同时也要认识到你可能缺乏的社交技能。开发你的社交技能,如如何开始一个话题和维持谈话,以及如何坚持自己的观点。容许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取得一定的成功。牢牢记住,当你走出自己平时的身份,害羞的感觉就会平息。如为某事全神贯注时或帮助他人时。尝试停止自我批评和完美主义的想法。人际间的吸引友谊是珍贵的(你能求救于谁?)“患难见真情”。在牢记这句话的同时,请想想所有你成为朋友的人。列出下列这些人的名字。当你需要诉说时,谁会真正倾听?你能和谁分享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当心烦意乱时你能求救于谁?和谁在一起你能感受到完全的自我?在遇到个人危机时,你能指望谁来帮助自己?当朋友们在一起——亲密交谈,朋友之间能相互给予的最大帮助之一是做一名听众。(社会支持)自我揭露——那些小秘密(与他人分享内心感受或私人信息)研究表明,自我揭露,尤其是对个人隐私的揭露对健康有益。自我揭露水平的提高并不总导致双方关系更加亲密,有时还会造成与此相反的结果。男性和女性在分享私人事务的意愿上有所不同。在如何接受揭露方面也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1时空接近因素•时空接近者有更多的互相帮助和照顾的机会。•接近者之间有一种积极性偏见。•邻近导致熟悉,而熟悉导致喜欢,喜欢促进交往。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时空的接近与交往频率有关,较小的空间距离能促进人际交往。邻近一定具有吸引力吗?时空的接近只是人际吸引的先决、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2态度相似因素•态度相似的人易沟通,误会少,有利交往的顺利进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态度可以被视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种种社会背景和个性特点熔炼的合金。态度相似为何会具有吸引力呢?•人都希望自己对人对事态度是正确的,他人的支持赞同能增加自己的安全感、自信心和愉快的体验。3需求互补因素在态度、价值观相似的基础上,交往双方在需要、气质、性格等方面互补时,往往能促进交往。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温格研究认为这种现象产生有两个原因:•相互需求的满足•合乎自我理想的人的仰慕心理一个人非常希望但却无法达到的高评价标准。某些个性特征上互补的人在一起学习或工作,往往有利于团结合作,提高效率。相似性和互补性哪一个是关键因素呢?4才能因素•聪明的人会在一些问题上给人以帮助•聪明人的言行会使人感到恰到好处而“赏心悦目”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一个人越有能力就越受人喜欢,越有利于交往,但不永远成正比。阿伦森实验结果:•不管犯没犯错误,能力高的人比能力低的人招人喜欢。•能力高的人犯点小错误,会更招人喜欢。•能力低的人再犯些错误,吸引力会大大降低。自尊心很强或很弱的人,如果发现他们所喜欢的能力高超的人犯了错误,则会降低对此人的喜欢程度。5仪表风度因素•审美作用•晕轮效应(光环效应)•炫耀作用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好的仪表风度是人际交往中一张有效的通行证。迪思的晕轮效应实验•漂亮照片:“这个小孩可能很有礼貌,公正、无私,能和别的小孩相处好,至于冷酷无情,可以不必在意。”•不漂亮照片:“我想这个小孩颇为狡猾,使老师头疼,常打架,是个问题儿童。”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6情感相悦因素•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交往中应该注意待人热情,要积极发现别人的长处并真诚地加以赞美。7个性品质因素•有利于人际交往的个性:真诚、热情、尊重他人、有责任感、谦虚、理智、友善等。•不利于人际交往的个性:虚伪、冷淡、自私、嫉妒、固执、骄傲、自卑、贪婪等。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良好的个性品质是顺利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条件。同性朋友、异性朋友亲密关系在女性朋友之间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友谊中有更多的身体和情绪上的表达。女性更倾向于分享她们生活中的隐秘细节,例如忧郁、喜悦、秘密。女性在亲密关系中会更多的体验到焦虑。紧张、嫉妒、排斥都是女性友谊中较常见的现象,而男性倾向于在金钱、财产和支配地位上展开坦率的争论。男性之间的友谊不会在情感上过于亲密,然而在受到个人问题折磨时,男性也一样会去寻觅一位亲密朋友。你能与异性结成亲密朋友,而不会与此人发生任何恋爱或者性行为上的牵扯吗?大卫。巴斯,著名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异性友谊和同性友谊是不同的。男性更多地将他们与自己女性朋友之间的性关系看成对自身有益的,而女性却不太会这样看。另一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多的报告自己从异性朋友处获得保护的好处。有一个相似点,双方都表示在如何更好地吸引伴侣的问题上,他们都会求助于异性朋友。异性之间维持柏拉图式状态的动机:希望友谊保持在友谊的状态下不在身体上吸引对方害怕来自双方共有的朋友的责难已经向第三方作出承诺避免与关系相关的危险(即被伤害)还没有准备好与朋友发展成恋爱关系实际上,异性友谊与同性有益的确不同,但目前仍不清楚这是生理原因还是社会原因。保持友谊或友谊破裂“朋友总是老的好”。保持友谊更多的是取决于关系的特殊品质,而不是联系的频率。同时,两地分割通常会给友谊造成一定的损害。事实上,友谊终结最常见的原因仅仅是生活的转变;77%美国人表示由于生活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友谊终结了。会影响友谊的特定生活变化包括婚姻、生育子女、新的工作和不同的日程安排。除了生活转变外的友谊终结最常见的原因是感到被朋友出卖,即信任被破坏了。如果信任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减少下去,那么我们的社会很可能会变得充满了猜疑。如果人们发现他们对重要事物的看法有很大分歧,友谊也可能会冷却或者终结。孤独有些人很难建立或维持亲密的友谊,因此他们会变得非常孤独。孤独是一种主观状态,它反映了所期望的关系质量和数量低于现有的关系质量和数量。它是我们对亲密的渴望和寻求亲密的失败者两者之间的差距而导致的,所以孤独通常和抑郁、焦虑、苦恼及害羞联系在一起。孤独的人可能更多的抽烟,生活方式更静态,并且比较肥胖。与心理和躯体压力症状相关的不是孤独感的强烈程度,而是其持续时间。人们因为缺少社会关系网和熟人而感到孤独。已婚女性比已婚男性表现出更强烈的孤独感,这可能是因为亲密关系对女性更加重要。然而在分手和离婚的人群中,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强烈的孤独感,很可能因为男性亲密关系的主要来源是他们的恋爱伴侣。传统院校的学生要比其他年龄层的人经受更多的孤独感。孤独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步减少,在整个中年期变得很平稳,而女性的孤独感比男性更少。在80多岁的时候,孤独感似乎又会有所上升。你有多少次感到孤独——很少、有时还是经常?你生活中的哪个部分最受影响——社交生活还是爱情生活?热情亲切、乐于助人的家长比令人讨厌不愿助人的家长抚养下的孩子体验到更少的孤独感;6岁以前父母离异的孩子有更多的孤独感;自尊心低的人们比自尊心高的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可能因为他们很难识别别人的积极反馈;情商是指调节自身情绪,以及对他人的情绪产生共情的能力,情商高的人在事业上通常比情商低的人提升得更快。文化也会影响孤独感。处于非主流文化群体中的个体,更容易感到孤独和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