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文看历史教训六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故事]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战国七雄]—(秦-楚-燕-韩-赵-魏-齐)秦—强楚—大齐—富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两幅对联:(1)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西、北方边患严重,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并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北宋统治者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士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答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六国论》写作背景眼见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苏洵为此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六国论》写作背景•以地事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速祸焉•终继五国迁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故曰“弊在赂秦也”•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事奉,动词事情,名词起初,副词才,副词终于,副词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所以,因此,连词旧,形容词(一)实词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诚不得已暴秦之欲无厌则秦之所大欲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得到,获得,动词适宜,得当,形容词能,能够,动词想要,追求,动词欲望,名词暴露,显露,动词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强弱胜负已判矣•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胜利,名词战胜,动词1.于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B其势弱于秦C赵尝五战于秦D青,取之于蓝2.以A不赂者以赂者丧B秦以攻取之外C以有尺寸之地D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E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二)文言虚词3.所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C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D是不材之木,无所可用4.为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D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证结构及写作特色中心论点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韩魏楚(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齐燕赵北宋王朝(借古讽今、切中时弊)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生动,气势充沛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本段最好可分几层?论证的是什么?对比小邑大城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数量上得难献易有限无厌奉繁侵急程度上不尽不灭道理上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三)词类活用1.小则得邑,大则得城2.能守其土,义不赂秦3.李牧连却之4.不能独完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作动词,坚守正义使动用法,使……退却作动词,完整地保存下来作状语,一天天,一月月;作动词,礼待、礼遇(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4)洎牧以谗诛(5)举以予人(6)至丹以荆卿为计(7)赵尝五战于秦(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判断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省略宾语省略句,省略动宾词组介词结构后置被动句•A、其实百倍•B、思厥先祖父•C、后秦击赵者再•D、始速祸焉•E、可谓智力•F、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那实际情况。今:实际上)(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两次。今表示又一次。)(速:招致。今指速度快。)(智谋和力量。今为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五)比较下列词语的古今义第一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1)赂秦而力亏(2)不赂者以赂者丧总分分析文章思路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是什么?对比小邑大城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数量上得难献易有限无厌奉繁侵急程度上不尽不灭道理上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齐燕赵与嬴而不助五国不免以荆卿为计速祸牧以谗诛用武不终智力孤危(失去强援不能独完)邯郸为郡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当与秦相较第三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四段------承上启下展开议论提出并力抗秦的主张慨叹六国灭亡(赂秦)的可悲结局得出历史教训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引古(六国破亡)------讽今(在六国下)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弊在赂秦赂秦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数量上程度上道理上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总分)(第一段)(总分)(第二段)(总分)(第三段)(过渡)(分总)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第四段)(引古)(递进)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第五段)(讽今)(并列)总结全文中心论点的提出开门见山,简洁明快,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第一个分论点承中心论点直接提出,顺应自然。第二个分论点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提出,引人思考,对中心论点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运用因果论证的方法,从道理上给人以明晰、严密的感觉,语气坚定,观点鲜明。本文以高度概括的方式论述六国亡于秦的原因,又联系现实政治,借古讽今。但本文借古讽今不是消极地批评北宋王朝失策,这反映在文章在指出六国应抛弃错误政策的同时,又指出了正确的政策,即“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战略构想对当时北宋朝廷同样适用。苏洵的忧国之心也可见一斑了。比较阅读(有人将《六国论》比作《过秦论》的姊妹篇)比较《过秦论》1、都是史论文2、都借古讽今,都表现作者的忧国情怀:《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3、论证方法:都采用对比论证法。4、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5、语言:相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附:从历史看天下兴亡《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阿房宫赋》:戒奢以俭《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比较阅读阅读苏辙的《六国论》节选,回答后边的问题: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熟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父子两文的共同点是:2.父子两文的不同点是:(1)洵文的论点是:辙文的中心论点是:认为六国没有团结一致抗秦弊在赂秦背盟败约,自相屠灭(2)洵重——史实辙重——假设3.友人说苏氏父子都认识不到秦统一六国是历史趋势,不过是借题发挥;而从论古讽今的贴切来说,还是苏洵的文章有意义,所以洵文得以流传,而辙文则知者甚少.你同意这说法吗?为什么?同意.因为宋对西夏有贿赂退让,与六国赂秦土地相似.4.解释下列举句子中括号里的词义:(1).藉之以(蔽)其西:(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3).以(阴)助其急:(4).(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遮挡暗中挺身而出发展到…...六国论苏轼苏子曰:秦并天下,非有道也,特巧耳,非幸也。然吾以为巧于取齐而拙于取楚,其不败于楚者,幸也。呜呼!秦之巧,亦创智伯而已,魏韩肘足接而智伯死,秦知创智伯,而诸侯终不知师韩魏,秦并天下,不亦宜乎!齐泯王死,法章立,君王后佐之,秦犹伐齐也;法章死,王建立,六年而秦攻赵,齐楚救之,赵乏食,请粟于齐,而齐不予,秦遂围邯郸,几亡赵。赵虽未亡,而齐之亡形成矣,秦人知之,不加兵于齐者四十余年。夫以法章之才,而秦伐之;建之不才,而秦不伐,何也?太史公曰:“君王后事秦谨,故不被兵。”夫秦欲并天下耳,岂以谨故置齐也哉?吾故曰:巧于取齐者,所以慰齐之心,而解三晋之交也。齐秦不两立,秦未尝须臾忘齐也,而四十余年不加兵者,岂其情乎。齐人不悟,而与秦合,故秦得以其间取三晋。三晋亡,齐盖岌岌矣。方是时,犹有楚与燕也,三国合,犹足以拒秦。秦大出兵伐楚伐燕,而齐不救,故二国亡,而齐亦虏,不阅岁,如晋取虞、虢也,可不谓巧乎?二国既灭,齐乃发兵守西界,不通秦使,呜呼!亦晚矣。秦初谴李信以二十万人取楚,不克,乃使王翦以六十万攻之。盖空国而战也。使齐有中主具臣,知亡之无日,而扫境以伐秦,以久安之齐,而入厌兵空虚之秦,覆秦如反掌也。吾故曰拙于取楚。1.苏轼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苏轼认为秦国攻打楚国为什么是很笨拙的行为?3.司马迁认为秦为什么不急于攻齐?苏轼认为秦为什么不急于攻齐?六国论李桢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1.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解释:罪溺克弱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