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鱼是具有上下颌,以腮呼吸,用鳍运动,体表被有鳞片,心腔分一心房一心室,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目前全世界共有鱼类2万余种,其中海洋鱼类约1.271万种,我国有2000多种。在分类学上将鱼类分为三个纲:圆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圆口类是最原始的鱼类,为一些小型或中型的脊椎动物,现知全世界有60余种,我国只有日本七鳃鳗和蒲氏粘盲鳗为海产。软骨鱼类内骨骼全为软骨,但常可钙化加固,无任何真骨组织。现世界有650余种。全球各海域都有,但以低纬度海域为主。中国有166种,可明显分为“标准北方种类”和“标准南方种类”,前者生活于黄海、渤海及东海北部,后者生活于南海、台湾海峡和东海南部。硬骨鱼是鱼类中最高级的,也是现在最为繁盛的一类。内骨骼出现骨化,并具有骨缝。现知全世界硬骨鱼类有2万余种,其中海洋鱼类的种类最高。中国邻近海域硬骨鱼类有1800余种。硬骨鱼类体型一般分为:鱼雷型、箭型、侧扁型、蛇型、带型、球型、纵扁型。鱼鳍是鱼类主要的运动和平衡器官。鱼类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卵胎生和胎生,绝大多数鱼类是卵生。最大的鱼是鲸鲨,体长达20米,重数吨;最小的鱼是微虾虎鱼,体长只有0.75--1.15厘米。•海水的性质决定了海洋生物的丰盛和特点,而它在海洋中的每个角落是不一样的。其水平变化要比垂直变化速度快得多。这一特点决定了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活环境。海水很快吸附了太阳辐射的光和热,由于海水中含有各种悬浮物质和浮游植物,阳光在开阔的海洋中辐射入海水的深度大于数百米,而在混浊的沿岸水域中,辐射深度只有数十米。在光层下面一直到数千米的海底则漆黑一片。海水也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温度变低的。生物的形态、习性和颜色随深度而变化是很明显的。所以,每一水层中的生物有共同的特性。在表层十几厘米的水层里,有食肉的蓝色甲壳纲动物、软体动物和管水母。往下是弱光层,颜色发红和发黑的动物取代了透明的无脊椎动物。再往下,是漆黑的深海区,它的光线来自底栖鱼类如鱿鱼、灯笼鱼的发光器官。生活在海底的生物也是随深度变化而变化,从大陆架到大陆坡直到深海底。在泥质海底上以掘穴动物为主,而在深海软泥海底则以鱼、甲壳纲动物和海参为主。对于那些从海水中吸吮悬浮物质为生的鱼类来说,其数量与深度成反比;而对于那些从海底沉积物中觅食为生的鱼来说,则生活在很深的海底。•海洋动物的“母爱”生男养女是人类的天职,亦是人们义不容辞的任务。而在海洋世界里,水生动物的“母爱”同样屡见不鲜。章鱼的“慈母”心肠海洋中的章鱼,实属软体动物,是墨鱼的近亲兄弟。雌章鱼在产卵期间,真是奇妙得很,它的孵化过程要经过数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在孵化期内,雌章鱼绝对不允许任何海洋动物靠近它一步,即使是自己的“丈夫”误进它的孵卵窝,也照样不认情非把自己的丈夫活活咬死才罢休。雌章鱼不但时刻不离地抚爱着自己的卵子,而且还会精心地给予保护,并经常给卵子冲水“洗澡”。当小宝贝孵化出世后,虽很快就能自由生活到处漂游但雌章鱼仍痴情地守卫着剩下的空卵壳,日复一日,始终不肯进食,直到自己饿死为止。•不同环境下的海洋生物由于海洋环境要比陆地上复杂得多,因此,一般的海洋生物要比陆地生物的繁殖力强,它们的求偶方式、繁殖、生殖方式,都非常巧妙。即使是这样,在众多的海洋生物群落中,也只有变化时,超过其生物的生理允许限度,这些生物不逃亡便会死亡。从另一个方面看,在众多的海洋生物群体之间,也有一个相互间适应的生存需要。这种互为依存的生存需要,是在食物链关系下生存的。•朋友们,我叫海,你们曾探索过我,但你们没有潜入过我的深处,它是奇特美丽的,住着鱼、虾、植物、矿物,我是以丰富的资源库,科学家曾多次对潜入我的“肚子”做过探讨,其实你们是做不到的,海水压力大,连潜艇也只能潜到几百米,如果下太深,就会爆炸。如果你们想到我的肚子里来,就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我的肚子里建造人类的家园吧!海洋生物概述有人做过统计,地球上的生物有50万种以上。生物可以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有人统计,海洋中有18万多种动物,2万多种植物,总共20多万种。海洋中的生物似乎比陆地上的生物种类少些。但是,到今天为止,我们对于汪洋大海中的生物世界了解的还很少,根本不能准确地统计出海洋生物种类的数量。然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陆地上有的生物大类,海洋中似乎都有。另有一个有趣的事实是:陆地上植物种类比动物种类多,而海洋中则相反,动物的种类比植物种类多。海底动、植物展[2]海底动、植物展[3]红藻•红藻的藻体呈紫色或紫红色,大多数为多细胞,有丝状、片状和分枝状。形态多姿,有圆形、椭圆形、带形。红藻多数喜居深海,生长在低潮线附近和低潮线以下30-60米处,少数种类可在200米的海底生长。红藻类约有2500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种类有紫菜、石花菜、红毛藻、海索面、鸡毛藻、粘管藻、海萝、蜈蚣藻、海头红、多管藻、鹧鸪菜等。海底动、植物展[4]高温下的生命奇迹利学家发现,生活在海底火山口周围的管生软体虫——庞贝虫,具有耐高温的生存能力,其承受的温度范围,远远超过已知的其他任何一种多细胞生物体。因此,假如《微界吉尼斯大全》要为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动物开设一项记录的话,庞贝虫一定会脱颖而出,荣登傍首。过去,人们一生认为,动物的耐热记录是撒哈拉大沙漠中的一种蚂蚁创造的,它们能在55℃的高温下寻找食物而庞贝虫的尾部,可以浸泡在温度高达81℃的水中,头部却丝毫不受这酷热环境的影响,生活仍很正常。海底动、植物展[5]•漫话海洋鱼类海洋是鱼类的主要栖息地,从两极到赤道海域,从海岸到大洋,从表层到上千米深渊均有海洋鱼类的踪迹。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海洋鱼类的多样性,但由于组织、结构、机能上相似,产生了一系列共同特点。人们根据鱼类的共同特点,给鱼下了如下的定义:鱼是以鳃呼吸、用鳍运动、大多数体表被有鳞片、体内一般具有鳔和能变温的海洋脊椎动物。从这个定义来看,海洋生物中凡是具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并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运动,不管它像不像鱼,也肯定是鱼。例如海马,浑身上下没有哪一处让人觉得它像鱼,可事实上海马具备上述鱼的特征,是属于不折不扣的鱼类:而另外一些被冠以鱼的称呼的海洋生物,妇墨鱼、鲍鱼等,要么属于软体动物,要么属于哺乳动物,虽然被约定俗成地叫做鱼,其实蹑鱼类一点关系也没有。海底展览馆海底展览馆海底展览馆海底展览馆海底展览馆介绍海底•海底“油库”•石油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石油不仅蕴藏于陆地,而且在茫茫海洋的深处也非常丰富。法国石油研究所曾估计,世界石油的最大可采量为3000亿吨,其中海底石油占45%。那么,海底石油是如何形成的?现在绝大多数的科学家认为,石油是在过去地质时期里,由生物经过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而形成的。那么,形成石油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首先,要有大量的生物遗体,这是形成石油最重要和条件。第二,要有储集石油的地层。第三,要有保护石油跑不掉的盖层。第四,还要有有利于石油富集的地质构造。在几千万年甚至上万年以前,在海湾和河口地区,海水中氧气和阳光充足,加上江河带入大量的营养物和有机质,为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海洋藻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大量繁殖。介绍海底•滨海砂矿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近30年已发现滨海砂矿20多种,其中具有工业价值并探明量的有13种。各类砂矿床191个,总探明量达16亿多吨,矿种多达60多种,几乎世界上所有海滨砂矿的矿物在我国沿海都能找到。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钛铁矿、锆石、金红石、独居石、磷钇矿、金红石、磁铁矿和砂锡等。我国是世界上海滨砂矿种类较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滨海砂矿总储量达2720万吨。辽东半岛沿岸储藏大量的金红石、锆英石、玻璃石英和金刚石等滨海砂矿。我国滨海砂矿类型以海积砂矿为主,其次为混合堆积砂矿。多数矿床以共生、伴生矿的形式存在。海积砂矿中的砂堤砂矿是主要含矿矿体,也是主要开采的对象。不少矿产的含量都在我国工业品位线上,适合开采。制作人:李芮琪